筋膜内电刀旋切子宫切除术临床效果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1379 日期:2025-04-28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子宫切除 筋膜内 手术方式
  经典式全子宫切除术使盆底组织结构变化大,阴道缩短,术后常有伴发膀胱、直肠的膨出,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008年10月开始笔者施行筋膜内全子宫切除术达到良好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将2008年10月2010年1月因子宫良性病变需行全子宫切除术者3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6例,研究组采用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术,对照组采用经典式全子宫切除术。
  1.2 手术方式
  1.2.1 经典式全子宫切除术 该术式需分离膀胱至宫颈外口处,遇粘连严重,膀胱损伤机会大,术后易出现血尿。而且要在宫颈处切断主韧带、骶韧带,盆底组织结构会发生很大变化,如粘连严重,处理宫旁组织及韧带时易损伤肠管,膀胱和输尿管。
  1.2.2 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术 手术开始至打开膀胱腹膜返折为止各步骤均与经典式全子宫切除术相同。余下分离膀胱至切除全子宫过程:(1)稍向下推膀胱,不需要至宫颈外口水平。(2)于子宫动静脉结扎处以上1cm电刀环形切开宫颈筋膜,深度为2~3mm,助手用组织钳钳夹宫颈筋膜向外牵拉,术者一手向上提拉子宫,一手予电刀沿宫颈方向环形旋切宫颈筋膜至宫颈外口处,全部切除宫颈管,保留阴道穹窿,出血处电凝止血。(3)缝合,予2/0可吸收线距宫颈筋膜外口边缘2~3cm处分别行外翻式半荷包缝合,筋膜边缘向阴道面,然后间断缝合筋膜层,阴道残端形成假宫颈。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t检验及X2检验。
  2 结果
  2.1 两种术式切断组织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游离切断组织比较
  
   2.2 两组术式效果比较见表2。 转贴于   表2 两组手术效果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术后随访 术后半年随访,检查见研究组阴道穹窿中部横椭圆形凹状突起,阴道长度及宽度与术前无变化,而对照组阴道穹窿消失,阴道长度明显缩短。
  3 讨论
  随关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妇女各期生理结构功能的完善性引起了高度重视。近年的研究表明,子宫不仅仅是性腺分泌的靶器官,同时也有内分泌功[1]。经典的全子宫切除术,切除全部宫颈组织,损伤了这些神经,切断主韧带及骶韧带,影响下丘脑-1垂体-卵巢轴的功能,不能很好地保持盆底组织的张力及阴道的完整性[2]。而筋膜内电刀旋切全子宫术式与其相反,保存了血管、神经、韧带的完整性,即使切除子宫,盆底的支持结构不变,同时切除宫颈外口鳞柱状上皮交界区,避免发生残端宫颈癌[3]。此外,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剖宫产史等使盆腔粘连发病率增高。使子宫全切术难度增大,有可能造成难以预料的出血及副损伤。如采用该术式,则变难为易,而且使用电刀旋切出血少,术后肠功能恢复快,术后病率低。
参 考 文 献
[1]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89.
[2]蔡丽萍,半腹膜外筋膜内子宫切除术43例分析[J],中国实用妇科和产科杂志,1999,15(10):634.
[3]刘思新,徐慧,腹式小横切口筋膜内子宫切除术效果分析[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3,12(6):471.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