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调查门诊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选择2010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126名2型糖尿病患者,用百分率进行结果统计。结果 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总体掌握情况较差,掌握程度高的仅为9.5%。结论 要坚持大力开展糖尿病有关防治知识的科学宣教,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关键词】门诊 糖尿病 问卷调查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是由环境和遗传因素相互作用引起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导致的以血浆葡萄糖水平升高(简称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疾病群。长期血糖不佳的患者,可伴发多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为了解门诊糖尿病患者对有关防治知识的掌握情况,我们做了问卷调查,为加强糖尿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随机选择2010年门诊就诊的126名患者。男69例,女57例,年龄34~72岁,平均48.5岁,病程2~31年。入选标准为:(1)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2)神志清楚,具有正常的理解判断能力;(3)愿意配合和支持本调查问卷工作。
1.2 调查内容 一般资料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身高,体重,职业,诊断糖尿病的时间,糖尿病类型,主要治疗措施,自我血糖监测情况及联系方式等。调查表内容
参考文献
[1]自行设计,包括:糖尿病的定义;血糖监测的时间及意义;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饮食治疗;运动对糖尿病治疗的作用;吸烟饮酒与糖尿病关系;口服降糖药的种类及服药时间;低血糖定义及其处理;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等共10题。分“不了解”到“非常了解”4个等级。“不了解”计1分;“部分了解”计2分;“了解”计3分;“非常了解”计4分;总评分为0~40。10~20表示对糖尿病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低;20~30表示掌握程度中;30~40表示掌握程度高。1.3 方法 根据2007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中有关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相关内容,采用自制问卷,随机选取患者,由作者进行规范化解释说明后,对就诊的符合标准的患者分发试卷,答题者采用自填式记名方式当场独立完成。
1.4 统计方法 调查结果运用计数和百分率进行统计。
2 结果
在所列出的十项问题中,仅“血糖监测的时间及意义”、“低血糖定义及其处理”、“口服降糖药的种类及服药时间”三项内容的“了解”或“部分了解”人数超过40%,但是,“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目标”、“运动对糖尿病治疗的作用”、“吸烟饮酒与糖尿病关系”、“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五项内容“不了解”的人数超过60%。统计情况具体见下表1。
表1. 126例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防治知识掌握的总体评分情况
评分 例数(人) 百分率(%)
10~20分 78 61.9
20~30分 36 28.6
30~40分 12 9.5
共计 126 100.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及人口老龄化。糖尿病的发病呈逐z年上升趋势,糖尿病已成为我国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2]。面对我国糖尿病流行的严峻现状,虽然医务工作者已经为糖尿病防治事业做了不少工作,但我国广大民众对糖尿病的认知程度与糖尿病的流行趋势不相符合。
我院地理位置处于城乡交接处,来诊者以城镇和乡村患者为主,限于知识水平和经济状况,患者针对糖尿病的重视程度有很大不同,部分糖尿病患者不能很好的接受现实,表现出精神紧张焦虑抑郁,有的对医院医生产生依赖、恐惧等的心理,但也有部分对此表示不以为然,甚至听天由命、满不在乎。而这些复杂的心理反映也会对患者学习糖尿病防治知识造成很不同的影响[3]。通过对门诊126例糖尿病患者的调查问卷发现糖尿病患者对相关防治知识的掌握程度极低。评分为10~20分达78例,占61.9%,掌握程度高的仅为9.5%。虽然调查人数不多,反应的不够全面,但是毕竟能够反映出一些现实。因此,采取正确的方式帮助糖尿病患者认识疾病,战胜自我,积极学习糖尿病的防治知识、了解和掌握自我护理方法刻不容缓。
要很好的处理这个问题,作为医院医护人员,就是要进一步加强患者就诊、住院时宣传教育的力度,着眼于糖尿病患者尽快适应患病后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的改变,帮助其掌握糖尿病的防治知识,克服恐惧心理,使患者明白掌握糖尿病防治知识的重要性。每位糖尿病患者一经诊断就应接受糖尿病教育,可以是糖尿病教育课堂或个体化的饮食和运动指导,后者的针对性更强。这样的教育和指导应该是长期的和随时随地进行的,特别是当血糖控制较差需要调整治疗方案或因出现并发症需要进行胰岛素治疗时,具体的教育和指导是必不可少的[4]。同时,也要抓住患者复诊、随访的机会适时给予指导,加强某些欠缺内容的指导和纠正某些不良的生活方式,适时地组织院外患者参加联谊、交流学习等活动,为患者提供互帮互助的机会,帮助患者掌握糖尿病防治的相关知识,树立正确对待疾病的态度 ,特别是边远地区和广大农村。另外,家庭、社会要给予糖尿病患者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创造糖尿病防治的小环境和大环境,帮助患者树立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和勇气,改善生存质量。广大社会民众也要从健康角度出发,摒弃不良的生活习惯,科学合理的安排自己的健康生活,从而有效的防止糖尿病的发生和蔓延。
参 考 文 献
[1]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中国卫生出版社,2004:110-115.
[2] 陈雅娟,孙秋华.糖尿病健康教育研究进展[J].护理与康复,2007,6(6):377-379.
[3] 肖新华.我国糖尿病发病的严峻趋势与应对措施[J].医学研究杂志,2007,36(4):11-13.
[4] Renders CM, Valk GD, Griffin SJ, Wagner EH, Eijk Van JT, Assendelft WJ. Interventions to improve the management of diabetes in primary care, outpatient, and community settings: a systematic review. Diabetes Care, 2001, 24 : 1821-33.转贴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