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代写网:
【摘要】目的 评价非洛地平缓释片与依那普利联合应用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方法 将符合老年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的76例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2.5mg-5mg、依那普利5mg-10mg联合治疗,每日1次,28d为一疗程,服用7d收缩压仍大于140mmHg或舒张压大于90mmHg者,上药加倍或调整用药时辰;对照组单用非洛地平2.5mg-5mg、每晨8时服用,时间同上,7d后血压控制不满意者,增加剂量,非洛地平每日最大用量为10mg。结果 治疗两周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测得总有效率分别为92.50%和77.77%,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7.50%和27.78%。结论 非洛地平、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老年高血压病安全、有效,耐受性好。
【关键词】非洛地平缓释片 依那普利 高血压
高血压病是当今世界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影响重要脏器如心、脑、肾的结构和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的功能衰竭,迄今仍是心血管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因此,一旦确诊高血压病,就需终身治疗,但部分患者因不能耐受药物的副作用,而自行停药或改用他药,导致血压控制不佳进而影响靶器官的功能。因此,高血压治疗中应用副作用小,长效制剂为佳。本文通过非洛地平缓释片与依那普利联合应用的观察,对其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及耐受性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按2004年WHO及我国高血压诊断标准,入选病例为60岁以上的患者,均为原发性高血压,经过全面系统检查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收缩压(SBP)均>140mmHg和(或)舒张压(DBP)>90mmHg。停用各种降压药物并服安慰剂2周,以第2周末测量的不同日3次坐位右上臂血压平均值符合以上标准作为观察对象。7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男44例,女32例,平均年龄(68.2±6.5)岁,合并冠心病19例(25.00%),糖尿病6例(7.89%)及高脂血症8例(10.52%)。
1.2 方法
停止使用其他降压药,治疗组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初始剂量1次5mg,每天1次;依那普利每次5-10mg,每天1次,其中,可根据患者对药物的不同反应,将非洛地平缓释片剂量减少至每天2.5mg或增加至每天10mg;依那普利可减少至每天5mg或增加至每天15mg。对照组单用非洛地平2.5mg-5mg、每晨8时服用,时间同上,7d后血压控制不满意者,增加剂量,非洛地平每日最大用量为10mg。治疗3-7d达到降压目的后,再逐步改为维持量,定期随访血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均作尿蛋白、肌酐、尿素氮、肝功能、心电图、x线片及有关血液指标测定。
1.3 观测指标
按上述正规治疗3d后,采用汞柱血压计测量血压,每天3次,每次连续测量3次,取平均值,连续测量至第7天,以后每周测血压、心率1次。
1.4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血压达130/80mmhg以下,或SBP下降&>20mmhg或DBP下降&>10mmhg;有效:血压下降未达130/80mmhg以下,但SBP下降&>10-19mmhg或DBP下降&<10mmhg;无效:治疗后血压未达到以上标准。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2.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 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降压疗效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n(%)
组别 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40 15(37.50) 22(55.00) 3(7.50) 37(92.50)*
对照组 36 7(19.44) 21(58.33) 8(22.22) 28(77.77)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脂、肝肾功能无明显变化,均在正常范围。 转贴于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头晕2例,胸闷1例,心悸1例,干咳2例,未停药,数天后症状自行消失。对照组:面红2例,心悸3例,头痛3例,头晕1例,轻度踝部水肿1例,其中5例不能耐受副作用自行停药。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生活质量提高,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高血压病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高血压患者心、脑、肾常有不同程度损害,靶器官并发症如脑卒中、心肌梗塞和肾功能不全,但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低,因此高血压的药物治疗应从小剂量开始,依据病人的年龄、需要和治疗反应,缓慢增加剂量。最好每日服药1次,24小时有效,下次用药初可保持50%以上峰效应,即谷/峰&>50%。长效制剂优于短效制剂主要基于下述考虑:①病人依从性好;②花费较少;③血压控制平稳;④晨起血压骤升可引发心脏病发作、中风或猝死,长效制剂可提供保护作用。因此,作用持续24小时以上的制剂具有吸引力[2]。国产非洛地平片的主要成分是非洛地平,它是选择性钙离子拮抗剂,主要抑制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外钙的内流,选择性扩张小动脉,而降低血压,对心肌无明显抑制作用。在降低肾血管阻力的同时,不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和肌酐清除率,且有利尿排钠作用,对肾功能无明显影响。近有报道非洛地平尚有逆转左室肥厚的作用[3],非洛地平具有高度的血管选择性,半衰期25h,口服后2h-5h起效,作用可维持24h[4],其药理学特点作用缓和而持久,血药浓度的峰谷波动小,可平稳降压。近年来国际大规模临床试验证明了合理的联合用药可增加降压疗效,减少药物剂量,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依那普利系ACEI,其降压机制涉及:①抑制循环及组织RAS,使AngⅡ降低;②抑制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③减少醛固酮分泌及肾血流量增加所致的钠潴留;④增加局部BK及血管舒张性前列腺素水平;⑤增加NO产生,抑制内皮细胞释放内皮素等[5]。药理学研究表明,其在降压的同时,对脂质、糖代谢有良好影响,能保护甚至逆转靶器官损害,且广泛应用于降压治疗。将血压降至正常范围是最大程度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重要保证,因此应该使用降压温和、缓慢持久,副作用小,不影响血脂、血糖代谢,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的药物。本研究显示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对老年性高血压降压效果明显,且副作用小,顺应性好,是理想的降压方案。
参 考 文 献
[1]叶任高.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47.
[2]刘坤申.高血压治疗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9,19(3):146.
[3]刘志高,何学兵.国产和进口非洛地平治疗高血压疗效比较[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2,21(6):356-358.
[4]李大军,潘伟,于林芳.非洛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观察[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0,(8):37-39.
[5]赵水平.心脏内科研修精要[M].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2:293.
非洛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论文大全文章
- 世界各国药典对药物残留溶剂测定法的比较分
- 关于喉罩在重症肌无力患者行胸腺切除术中的
- 关于空气压缩泵驱动布地奈德、复方异丙托溴
- Sysmex XT-2000i型血液浅析仪警示信息的应
- 快速法用于HIV抗体检测的研讨
- 关于持续腰大池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
- 关于63例频繁瞬目儿童检查结果报道
- 关于半导体激光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带状疱疹后
- 我院2010年门诊中药注射液不合理应用浅析
- 关于风寒止咳合剂的研制及质量标准的制订
- 胃食管反流病有关因素分析
- 肱骨外科颈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及其效
- 浅议小儿慢性咽喉炎与胃食管反流的关系
- 关于临床护理路径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患者
- 关于普瑞巴林联合甲钻胺治疗糖尿病并发周围
- 关于柴胡疏肝散加减结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