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挥办学优势,构建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0938 日期:2025-04-24 来源:论文网

           作者:崔益群 刘成玉 陈健 章敏 刘桂珍

【关键词】 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医学;七年制
  [摘要]目的 探讨增设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优势及培养模式。方法 分析我校医学教育的办学经验和优势,明确培养目标,设想构建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措施。结果 我校的医学教育在办学历史、学科特色、临床教学、以及为区域性经济建设和人民健康事业服务等方面均有较大的优势;基础性培养应在七年内连续进行,并注重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创新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实践培养模式的基本措施。结论 七年一贯、本硕融通、整体优化、面向临床是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的基本培养模式。
  [关键词] 高等教育;培养模式;医学;七年制
  [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advantages and teaching model of establishing the 7-year-schooling clinical medi-cine. MethodsThe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advantages of our college were analyzed,the teaching objectives were clarified,and the measures to establish the model to teach 7-year-schooling students of clinical medicine were conceived. ResultsThe medical education of our college was superior in terms of its history,characteristic subjects,clinical teaching,and service to the local econo- mic development and to the people’s health. The teaching in the fundamental stage should be accomplished successively within sev-en years. The coordinating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abilities,and qualities and the training of clinical skills should be emphasized. The basic measures to practice the new model included the innovation of the contents,the system of the courses,and the teaching methodology. ConclusionThe basic model to teach the 7-year-schooling students of clinical medicine consists of consistency for seven years,combination of undergraduate and postgraduate courses,conformity and optimization,and clinical-orientation.
  [KEY WORDS] higher education; teaching model; medicine; 7-year schooling
  为了适应21世纪生命科学、医疗卫生事业、经济发展的需求,我们必须在医学教育的规模、布局、层次、结构以及培养模式上进行改革与调整,开创高等医学教育的新纪元。在“稳定本科、扩大和发展长学制教育”的原则基础上,我们于2001年向省教育厅提出申请,增设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并经国家教育部批准,于2002年正式招收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这样使我校医学教育更具有国际意识(面向世界与面向未来)、素质意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和改革意识(创新教育)。但我们的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刚刚起步,为了更好地开展七年制医学教育,培养更多的高层次医学人才,现将我校增设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优势和如何构建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如下。
  1 增设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优势
  1.1 办学优势 我校医学院从1946年开始招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经过几代人不懈地努力,我们始终坚持“团结、勤奋、求实、创新”的育人原则,以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培养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和服务性,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医学人才为宗旨,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不断深化教育和教学改革,坚持开放教育、主体教育、创新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教育模式,培养了成千上万的高质量医学人才,为我们增设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2 学科优势 医学院现有7个本科专业,一个专科专业,其中临床医学专业为山东省重点专业。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 硕士培养学科40多个;现有省级重点学科(实验室)11个,研究中心(所)6个。近年来,我们一直坚持“稳定本科、扩大和发展长学制和研究生教育”的原则,在教育、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与临床医学专业密切相关的生物学、医学检验学、口腔医学、医学影像学、护理学等专业,无论在师资力量、教学条件、科研工作等方面均为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和支持。
  1.3 综合大学的优势 青岛大学是新型的省属重点建设的综合性大学,是博士、硕士、学士授权单位,设有25个学院72个本科专业,涵盖9大学科门类。作为综合性大学的医学院开设七年制临床医学教育,可以保证学生受到良好的、较为广泛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和较宽广的自然科学基础训练,可为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并自然地形成“理医结合、文医渗透”的培养模式,充分体现现代医学特征的医学教育。同时,综合性大学独具特色的教学环境,促进了良好学风的形成,更有利于学生拓宽视野和培养广泛的社会科学知识及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
  1.4 教学科研优势 教学是学校生存的源泉,科研是学校发展的动力。医学院始终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和优良的工作作风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承担各级各类教学研究课题100余项,获得各级教学成果奖79项,优秀教材8部,主编和参编国家级规划教材40余部,国家“十五”重点规划视听教材和CAI课件48部。近3年来,共承担厅局以上科研课题350多项,教学研究课题38项,科研经费达800多万元,获得各级科研成果奖300余项。这些成绩充分说明了我们科研和教学的实力,为全面推进七年制教学工作提供了不竭的动力。
  
  1.5 临床教学优势 医学院现有6所附属医院和7所教学医院。“目标一致、责任共担、资源共享、相互支持、相互尊重”是医学院与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的合作方针。培养高质量、高层次医学人才是我们的共同目标。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均设有完整的教学建制及结构合理、队伍整齐的教师队伍,并形成了完善的临床教学体系,对保质保量完成临床教学任务提供了有利的保障。
  1.6 生源优势 青岛大学所处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由于青岛 市的经济、文化和卫生事业较为发达,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外部环境;青岛大学既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又有浓厚的时代气息;青岛大学作为地方性重点大学,既有为区域性经济建设服务,又符合高等教育开放性和国际化的趋势;医学院具有半个多世纪的办学历史,有着更为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光荣传统。由于地理优势、优越的办学条件、丰富的文化底蕴,青岛大学医学院吸引着无数有志献身医学事业的优秀高中毕业生。
  2 充分认识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目标是整个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在教育创新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如何依据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是首先要考虑的问题[1]。《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和促进现代化的重大任务,在这三大任务中,培养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第一任务,而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历来是教育的根本问题,也是培养目标的核心问题。在新形势下,我们应当把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医学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达到硕士水平,并具有创新思维、创造能力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所谓高素质医学人才应具备三大特征:①高层次: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时代,七年制医学教育为精英教育。我们将承担精英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为未来社会培养精英人才和医学专家。②具有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也就是具备运用创造性思维,独立地、自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出新观点,并能从事相应的医疗实践活动的能力。具有开创性、冒险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能够以知识、社会和管理职能构思和创造有价值的东西。③自身特色:人才培养目标既要有我校医学教育的办学方向和办学定位,又要体现医学教育在长期办学历程中形成的传统优势和学风。

转贴于   3 充分定位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模式
  3.1 七年一贯,本硕融通 七年一贯,本硕融通是七年制的基本精神,就是坚持“理医结合、文医渗透”的七年连续培养模式。在实施过程中必须注意:①七年制决不是五年制本科教育的延伸和课程门数的增多,也决不是“五七分 流”和“4+3形式”。 七年制应是一种新的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的培养模式,也就是说,一些重要的基础性培养,如基本技能、学风养成、思想教育、基础知识应在七年内连贯、有目的、有层次地组织实施。②一定要走“理医结合、文医渗透”的道路,这对培养宽厚型、复合型、创新型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十分重要。③把伦理教育贯穿培养的全过程:一是以医学伦理学为重点,把伦理道德教育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二是以预防医学课程为重点,开展以社区服务为对象的卫生保健实践,加强学生的三级预防观念[2];三是将外语和计算机教学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加强自身现代化建设,掌握获取知识和信息手段;四是将综合能力培养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并将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有机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自学、实际操作、创造、研究、思维表达、协作及获取知识的能力。
  3.2 整体优化,面向临床 整体优化,面向临床就是整体优化课程体系,突出临床基本技能训练,培养具有自身特点的临床医学专业硕士学位的复合型人才。①实行通式教育: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过程一定要从相对狭窄的专业对口教育转到通式教育,即由注重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传统教育转到注重知识、能力、素质(KAQ)协调发展,科学知识与人文素质教育并重的综合素质教育;②早期介入科研活动:在七年制培养过程中要创造条件,使学生早期介入科研活动,这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方法。学生可在直接的科研实践活动中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发展的过程,能提高其科学素质、科学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③加强课程之间的渗透:在七年制学生培养过程中,要加强公共基础课与专业基础课的渗透、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渗透;加强医学基础课与临床专业课的交叉融合,使学生早接触临床;加强综合能力和临床技能训练,达到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
  4 构建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的措施
  4.1 创新课程内容和课程体系 (1)加强基础教育,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 加强基础医学与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融合,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注重有利于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同时,还要加强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宽口径、综合化。(2)整合与优化现有课程,促进课程结构综合化 课程整 合优化是扬弃分科课程的缺陷,是课程的整 体认知特点和科学发展的综合化趋势。因此,在构建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体系过程中,要注意同类课程的紧密配合,避免分割过细、脱节或不必要的重复。可采取系列化、模块化的形式,整合与优化医学类课程,以构建能融会贯通、紧密结合、有机联系的课程体系。(3)增大选修课比例,着力培养学生个性 培养学生鲜明的个性和创造力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和前提,选修课则是培养学生个性的有效载体,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我们应该在原有选修课的基础上,鼓励教师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特长,开设新型选修课,并尽力为学生提供套餐式的选择模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选择空间,促进学生个性的养成和发展。(4)促进课程的国际化,增强医学教育的国际性 伴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高等医学教育国际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应尽快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把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人才作为七年制医学教育的重点。因此,我们要大力提倡和推进英语教学改革和双语教学,并积极将国外优秀的原版教材引入教学活动中。强化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并开设交际英语课,使学生快速准确阅读专业文献和流利地用英语进行交流,以初步达到七年制医学教育的目标。
  4.2 创新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 (1)改革教学方法,着重能力培养 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积极实践启发式、讨论式和交互式的教学方法,逐步建立以问题为中心的课程教学法(PBL)和以临床表现为基础的临床课程教学方法[3],推进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并重的教学模式,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2)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积极鼓励教师充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采用最适合教育规律和教学需要的手段,并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建设的投入力度,制作适合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教学需要的CAI课件和视听教材。
  [

参考文献


  [1] 李 元元. 创新教育模式,培养“三创型”人才[J].中国高等教育,2003,23:30.

  [2] 顾 学箕,叶葶葶,傅华,等. 建立预防医学教学基地的理论与实践[J].上海预防医学,2000,12(10):454.

  [3] 马 艳,达建.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课程结构的比较研究与实践[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38.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