腔内放射治疗预防尿道内切开术后再狭窄临床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8027 日期:2025-03-26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尿道狭窄 放射疗法 192Ir
  0引言
  尿道狭窄是泌尿外科常见病之一,对尿道狭窄的正确诊断及合理治疗,在临床工作中至关重要. 尿道狭窄的病理改变主要表现为尿道管腔的瘢痕性狭窄,临床现有的单纯尿道扩张、尿道内切开、瘢痕电切或激光治疗尿道狭窄等方法,尽管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但不同程度存在尿道再狭窄问期,再狭窄率达13.5%~90%[1-2]. 我们采用尿道内切开和(或)瘢痕电切术后,配合192Ir腔内放射治疗预防尿道再狭窄,取得了初步结果.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200403/200512,我院放疗中心与泌尿外科协作:尿道内切开和(或)瘢痕电切术后腔内192Ir放疗治疗尿道狭窄43例,均为男性. 经尿道造影或内窥镜检查确诊,年龄18~81(平均61)岁,狭窄长度0.5~5.5(平均3.0) cm,90%狭窄长度在3.0 cm以内. 其中外伤性狭窄20例、前列腺增生术后狭窄18例、不明原因狭窄5例. 多数是单段狭窄,4例属2段以上狭窄,无3段以上狭窄病例. 狭窄部位以尿道膜部和近尿道外口处居多. 有22例是首次治疗,21例是再次治疗. 均由泌尿外科医师经尿道内切开和(或)瘢痕电切手术.
  1.2方法
  术后均留置18~20 F三腔气囊导尿管,4~48 h后通过留置导尿管进行192Ir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 放疗中心医师根据狭窄部位及长度确定治疗方案,实际治疗长度是在狭窄段近、远两端各外放0.5 cm,参考点选在尿道黏膜表面及黏膜下0.5~1.0 mm区域,每次治疗处方量300~400 cGy,每日治疗1次,隔日重复治疗,共计4~5次,总处方剂量为1400~1800 cGy. 治疗后2~6 wk拔除导尿管,根据治疗前狭窄程度和患者一般情况决定拔除导尿管时间. 拔除导尿管后可扩张治疗1~3次, 1次/wk,排除心理因素影响.
  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结束6~7 wk复查,以本次检查作为判断标准. 检查基本项目包括:血、尿、粪常规及尿流动力学检查,以后分别于治疗后4,8,12 mo来院复查或电话随访(有异常者必须来院检查),以后每年随访1次.
  2结果
  本组43例,行单纯尿道内切开12例,31例在尿道内切开术后行经尿道电切瘢痕组织. 术后均行腔内近距离放射治疗. 留置导尿管拔出后,1例出现尿失禁,经对症处理6 mo后排尿基本正常,其余42例均在治疗6~7 wk后复查排尿正常,43例平均随访11(6~22) mo,随访率90%,有效率98%. 最大尿流率由治疗前2.9~7.9(4.9±3.4) mL/s上升至13.9~36.4(19.2±10.3) mL/s,平均尿流率均>15 mL/s. 43例血常规及性功能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 并发症:尿道热3例,急性附睾炎1例,暂时性尿失禁1例. 无尿外渗、尿道穿孔、直肠损伤;无外括约肌损伤造成的永久性尿失禁;无继发性出血及尿道癌发生.
  3讨论
  前列腺增生术后后尿道狭窄的发生率1.8%~6.9%[1-2], 单纯尿道扩张术后再狭窄的几率高达90.9%~93.8%; 尿道内切开术后再狭窄的几率13.5%~76.2%;尿道内切开术后配合电切、激光,尿道扩张等综合治疗疗效较好,仍有创伤大、易复发等缺点[3-4]. 在放疗防治皮肤瘢痕瘤、血管内放疗预防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再狭窄等研究成果[5]的启发下,采用尿道内切开和(或)瘢痕电切术后192Ir腔内放疗治疗尿道狭窄有效率达98%,未见复发病例,平均尿流率均>15 mL/s. 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其他治疗方法[1-3]. 说明腔内放疗可抑制尿道瘢痕形成,有助于预防尿道狭窄复发. 转贴于   孙颖浩等[3]的报道是国内近10 a来惟一相关资料,可以肯定该治疗手段是有效、可行的,其操作方便、无创伤. 192Ir施源器(放射源装置)在留置导尿管内自如活动,体积微小,可驱动,易弯曲,患者无痛苦. 治疗剂量、长度和深度可控,卧床或坐位或站位均可治疗,治疗时间<1 mo/次,费用低廉. 需要注意以下问题:①明确诊断,彻底切除瘢痕组织,这是治疗成功的前提[5-6],由于放疗对新生瘢痕有抑制作用,主张切除已有瘢痕长度应超过瘢痕组织到正常尿道黏膜近、远端各0.5 cm. ②放疗时机选在术后24~48 h内开始,效果明显. 因为术后水肿可能导致放射源无法通达狭窄部位,治疗时间顺延,影响治疗效果. ③照射剂量,美国物理协会推荐[5]血管内照射吸收剂量为1500~3000 cGy,总照射剂量低于1200 cGy可能无效,尿道内照射可以作为参考,建议初次治疗、复发后治疗总量分别控制在1200~1400 cGy, 1600~1800 cGy较好. ④术后常规留置18~20 F三腔气囊导尿管起引流和支撑作用,也是192Ir腔内放疗的通道,术后1 wk尿管应间歇开放,以训练膀胱功能. 留置时间过长,影响膀胱功能恢复,同时增加感染机会. 尿道上皮修复一般需要3 wk,但生长一圈约需6~8 wk,建议狭窄段&<1 cm, 1~4 cm,&>4 cm留置导尿管时间分别以1~2,2~4,2~6 wk为宜. ⑤治疗过程中充分引流尿液、尿道外口清洁护理及抗生素的合理应用很重要. 拔管后即行扩张以了解尿道情况,动作轻柔,减少不必要的创伤.
  由于腔内放射治疗预防尿道内切开术后再狭窄是一项新的尝试,本组治疗最早的病例已观察22 mo,远期疗效和治疗安全问题还需要长时间密切观察,需要大样本、随机、双盲研究.

【参考文献】
  [1]王炜,黄翔,石明,等. 前列腺增生术后后尿道狭窄的腔内治疗[J]. 临床泌尿外科杂志,2003,18(4):217-218.

  [2]尹永华,陈凌武,张永海.男性外伤性尿道狭窄治疗效果的多因素分析[J].现代泌尿外科杂志,2006,11(2):105-107.

  [3]孙颖浩,许传亮,廖国强,等. 尿道内切开或瘢痕电切术后腔内放疗治疗复发性尿道狭窄[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00, 21(10): 630-632.

  [4]Bazo A, Rao K.Urethral strictures: Once a stricture, always a stricture [J]. Trop Doct, 2003, 33:69-71.

  [5]申文江.现代良性病放射治疗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271-321.

  [6]Koraitim MM. Failed posterior urethroplasty: Lessons learned [J]. Urology, 2003, 62(4): 719-722.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