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血反应352例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7601 日期:2025-03-21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献血者;献血反应;预防
  【关键词】 献血者;献血反应;预防
  1临床资料
  200201/200412我中心血站共采集无偿献血者35 929例,年龄18~47岁;献血者职业包括干部、学生、军人、农民、工人及其他(无职业者或未标明职业者)等,文化程度以高中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为主. 健康检查标准符合卫生部颁布的《血站基本标准》附健康检查标准. 献血不良反应分为,轻度反应:头晕、轻度恶心、无呕吐、面色苍白、出虚汗等. 中度反应:除上述症状外伴有呕吐、胸闷、心慌、脉搏细数且采血中发现血流速度明显减慢,血液颜色由暗转红等. 结果出现献血反应352例(0.98%),其中初次献血1.08%(313/29 102),二次或以上献血0.57%(39/6827). 轻度反应227例(64%),中度反应123例(35%),重度反应2例(1%). 重度反应: 除上述症状外伴有晕厥、视物模糊、意识不清、抽搐等脑缺血症状. 352例献血不良反应中空腹献血有285例(81%),餐后67例(19%).
  2讨论
  献血是为临床医疗机构提供血液或其成分的惟一来源. 一次采血200 mL约占血液总量的5%,400 mL约占血液总量的10%. 当一个人失血达到总量的15%时,可能发生急性低血容量反应. 因此符合献血条件的健康人,若一次献血200~400 mL,机体可以通过循环代偿[1-3]. 但献血者在献血过程中由于生理和心理等各种因素影响下,会出现以血容量急剧下降及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为特征的综合征,这种反应持续时间虽不长,但有一定的危害,给献血者带来痛苦,对献血产生恐惧和担忧.

  2.1献血反应原因①心理因素[2-3]: 大多数是初次献血,但对采血都有不同程度的激动紧张心理;② 身体疲乏:若献血前几天都在进行强体力活动,处于疲乏状态,易出现献血反应;③其他:如止血带绑的太紧,采血空间小,拥挤等.

  2.2预防措施① 消除精神紧张: 采血咨询登记处应安排工作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采血前献血知识的宣传,消除献血者恐惧心理;② 严格执行体检标准,对于过度疲劳、上夜班或睡眼不足者,以及月经期者嘱其改日再来献血和餐后献血;③ 提高业务水平和保证良好的采血环境.

  2.3献血反应处理对出现献血不良反应者首先应立即停止采血[2-3]. 轻度反应者停止采血后,稍事休息,饮水后症状很快就会消失,个别尚需平卧休息. 中度反应立即扶献血者平卧,待其好转后可饮糖水,必要时进行处理. 重度反应除采取上述措施外,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并由当值医生酌情给予吸氧、快速输注生理盐水等处理,情况严重者报站领导及急救中心进一步处理. 对因穿刺技术不佳或按压不当引起的局部血肿等应用无菌纱布覆盖加压包扎,嘱其注意保持穿刺部位干净,防止感染,并向献血者说明原因.
  【

参考文献


  [1] 孙洪艾, 陈晓建. 无偿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护理[J]. 临床输血与检验杂志, 2000,2(4):17.
  [2] 姜述华, 王丽娟, 马雪芹, 等. 1003例献血反应原因分析预防措施[J]. 临床输血与检验杂志, 2001,14(1):47.
  [3] 王培华. 输血技术学[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4-16.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