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脑卒中后综合性心理治疗对康复的影响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6044 日期:2025-03-06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观察综合性心理治疗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康复的影响。方法 将60例初发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伴心理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针灸、肢体活动指导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用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CSS)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周末对患者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CSS评分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第2周末观察组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第4周末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心理治疗除能缓解脑卒中患者心理障碍症状,还能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促进肢体和语言功能康复,应推广应用。
【关键词】 脑卒中;心理治疗;神经功能缺损;康复
  脑卒中是常见病、多发病,据我国流行病学调查统计,每年死于脑卒中的患者约130万,生存者约75%致残,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1]。临床医生应设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但多数患者同时存在心理障碍,抑郁、焦虑,情绪低落,往往不能配合早期正规的康复治疗。本人试用心理治疗配合常规药物、针灸、肢体活动指导治疗,探讨其能否改善神经功能缺损,从而促进脑卒中患者的全面康复。
  1 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2007年5月—2008年5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患者60例,均为首次发病,生命体征平稳,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神经功能缺损,意识清楚,全部病例均经过头部CT或MR确诊为左、右基底节区梗死或出血,符合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其中脑出血24例,脑梗死36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最大77岁,最小32岁,平均(62.30±9.60)岁。随机分为2组,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种、病情等方面均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并予针灸、肢体活动指导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治疗,每天1次,每次30 min。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疗、认知治疗、系统脱敏法[2]和保证、疏泄、解释、教育、鼓励、暗示、环境改善[3]等方法使患者保持良好心态配合康复治疗。
  1.3 功能评定 用脑卒中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CSS)[4]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周末对患者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定。
  2 结 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CSS评分比较见表1。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2周末出现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治疗4周末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的比较   3 讨 论
  心理障碍是脑卒中常见的并发症。患病后患者一般要经过以下心理反应阶段:震惊阶段、否定阶段、抑郁反应阶段、对抗独立阶段、适应阶段[5]。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睡眠障碍等。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的CSS评分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治疗2周后出现差异,但无显著性,治疗4周末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积极进行心理治疗,消除焦虑、抑郁等心理障碍有利于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原因是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要依靠脑功能的重组,而脑功能重组与中枢神经系统的可塑性有关。中枢神经的可塑性表现在脑内具有多层次调控能力,人体在执行某一功能时,都有大量的神经元同时激活,并有许多神经环路和中枢参与。如果执行这一活动的主要区域在某点或某部位损害时,这个活动的执行将转到未受损的其他或临近的神经元及神经通路上,使原有的功能活动得到恢复。正常情况下,有相当一部分脑细胞处于修眠状态,一旦高级中枢或通路受损时,在适当的条件下可调动这些细胞进入功能状态,平时闲置不用的神经通路可发挥代偿作用,使原已丧失的神经功能重现[2]。脑细胞坏死不能再生,要想使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首先要使休眠状态的脑细胞兴奋,取代坏死的脑细胞。随着心理障碍的消失,患者的兴奋性提高,神经功能缺损也会相应减轻。医生应对患者进行准确的心理评估,细致检查,明确症状,将有关知识教给患者,并进行积极的心理治疗,使之对疾病本身、预后有正确的认识,自觉地加入到治疗过程中来,有效地矫正异常心理[2]。本研究结果提示,心理治疗结合常规治疗能用最小的财力使脑卒中患者康复,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简便易行,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励建安.社区康复[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80.

[2] 周士枋.范振华.实用康复医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342-345,492.

[3] 张日新. 医学心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71.

[4] 张明圆.精神科评定量表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121-126.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中国康复医学诊疗规范(上册)[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184-185.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