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剖宫产术后镇痛对血浆泌乳素的影响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95791 日期:2025-03-03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产妇硬膜外连续注射0.125%罗比卡因对血浆泌乳素(PRL)的影响。方法 60例健康足月产妇,择期在联合椎管内麻醉下施行剖宫产术。术毕随机分为镇痛组(n=30)和对照组(n=30):镇痛组行硬膜外镇痛,注入0.125%罗比卡因(5 ml/h) 持续48 h镇痛;对照组术毕拔出硬膜外导管。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泌乳素(PRL)。结果 2组术后PRL 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1),术后24、48 h镇痛组PRL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剖宫产术后罗比卡因硬膜外镇痛效果确切、安全,术后血浆泌乳素水平高于非镇痛组。
【关键词】 罗比卡因 剖宫产 术后镇痛 泌乳素
  剖宫产术后伤口疼痛引起的焦虑、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血浆儿茶酚胺增加等可抑制母乳的产生。为促使剖宫产术后产妇正常泌乳,我们对剖宫产术后镇痛对产妇泌乳情况的影响进行研究。本研究就罗比卡因用于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镇痛效果及对产妇血浆泌乳素(PRL)的影响进行了临床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5年8月—2006年8月我院足月初产剖宫产产妇60例,年龄20~32岁,体重(65±9) kg,孕期38~42周,无乳房发育缺陷及其他并发症。
  1.2 方法 60例产妇分镇痛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镇痛组:硬膜外麻醉,穿刺点L2-3,术后镇痛采用美国雅培自控镇痛电子泵,应用0.125%罗比卡因200 ml,注射背景5 ml/ h,单次剂量4 ml,给药锁定时间间隔15 min,4 h限制量40 ml。对照组:术毕拔出硬膜外导管,不予镇痛。
  采集术前及术后24、48 h肘静脉血3 ml,离心5 min(3000 r/min)取血浆,-28℃冰箱内保存,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泌乳素(PRL)含量。
  1.3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用x±s表示,应用配对t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 果
  2组术前PRL水平相当,术后24、48 h PRL水平较术前升高,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镇痛组术后24、48 h PRL均高于对照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2组产妇血浆泌乳素水平
  3 讨 论
  血浆泌乳素是促进乳腺发育、引起并维持泌乳的最主要因素,妊娠3个月时,PRL 开始分泌增多,哺乳期达高峰。产妇血浆PRL水平及泌乳受诸多因素的影响[1],其中创伤疼痛使交感神经兴奋及儿茶酚胺增多而抑制PRL的分泌,使乳汁分泌不足或延期泌乳。剖宫产术后因切口痛及宫缩痛,从而严重影响产妇情绪和休息,抑制PRL 分泌影响泌乳,甚至因疼痛而拒绝哺乳在产科亦较为多见。 转贴于   目前,剖宫产术大多选择硬膜外麻醉,因而术后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具有方便可行、不增加额外损伤和创伤的优点,其以恒定速度注入镇痛药物,镇痛持续稳定并可根据需要追加药量, 大大提高了产妇术后的生活质量,并且这种镇痛还克服了不同个体使用常规剂量不足或过量的情况,故围手术期镇痛效果好。持续给药可使血中药物浓度稳定[1]并始终维持在最低有效镇痛状态,且用药量少,从而降低术后产妇的应激反应,消除因疼痛导致的焦虑、紧张等情绪反应,提高了PRL分泌,更利于剖宫产术后产妇丘脑-垂体-靶腺轴的调节[2~4]。以上文献显示,剖宫产术后镇痛可明显改善哺乳量。
  罗比卡因为一新型长效酰胺类局麻药,具有感觉运动神经阻滞分离作用。本组应用罗比卡因进行剖宫产术后自控镇痛,结果表明产妇术后24、48 h血浆PRL分泌水平较对照组增多,证实良好的镇痛能改善PRL的分泌。
  我们认为术后疼痛是影响产妇PRL分泌及哺乳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通过良好的术后镇痛治疗能明显改善产妇泌乳,提高母乳喂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徐华瑞,张雪芹,桑秀丽.剖宫产术后硬膜外麻醉微量输入泵给药镇痛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11):704.

[2] 梁梅珍.剖宫产术硬膜外镇痛对产妇及泌乳素的影响[J].河北医药,2004,26(8):641-642.

[3] 杨庆堂.分娩镇痛对生乳素及泌乳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1999,15(6):342.

[4] 潘建辉,刘雨生,谷 海,等.剖宫产术后硬膜外吗啡镇痛血清泌乳素变化[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00,4(4):242-243.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