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胃炎
摘要:【目的】观察胃炎消颗粒抗实验性胃溃疡、急性胃粘膜损伤及抗炎镇痛的作用。【方法】采用大鼠应激性和消炎痛急性胃溃疡模型、乙酸法慢性胃溃疡模型以及急性化学性胃粘膜损伤模型,观察胃炎消颗粒的抗溃疡及抗胃粘膜损伤作用,并采用热板法、扭体法及小鼠耳廓肿胀法、大鼠蛋清足肿胀法、大鼠棉球肉芽肿法,对其抗炎镇痛作用进行观察。【结果】胃炎消高、低剂量(246、123g・kg-1)均能降低大鼠应激性溃疡和消炎痛溃疡模型的溃疡指数(P<005或P<001);减少乙酸法胃溃疡大鼠的溃疡面积(P<001);对盐酸-乙醇、02mol・L-1氢氧化钠急性胃粘膜损伤模型也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给药组胃粘膜损伤指数较对照组减少(P<001)。对大鼠蛋清性足肿胀模型有抑制作用,能降低炎症足肿胀度;对大鼠棉球肉芽肿模型有抑制作用,降低肉芽肿的质量。胃炎消颗粒两个剂量(246、492g・kg-1)均能提高热板法试验小鼠的疼痛阈值和降低醋酸扭体试验小鼠的扭体次数(P<001),对二甲苯耳廓肿胀炎症模型有抑制作用,降低致炎耳廓的肿胀度(P<001)。【结论】胃炎消颗粒具有抗多种胃溃疡和胃粘膜损伤的作用,并有抗炎镇痛作用。
关键词:胃炎消/药理学; 胃炎消/治疗作用;胃溃疡/中药疗法;胃粘膜/损伤;疾病模型,动物;大鼠
胃炎消是广东省名中医劳绍贤教授多年积累的经验方,临床用于慢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癌前病变的治疗,经70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证实,胃炎消颗粒对胃癌癌前病变患者的症状改善及病理改善程度均优于阳性对照药维酶素[1]。我们采用慢性胃炎[2]、慢性萎缩性胃炎[3]、胃癌癌前病变[4]及不同发病机理的胃溃疡模型,对胃炎消颗粒的药物效应进行了观察,本文就其抗胃溃疡和胃粘膜损伤及抗炎镇痛作用进行报告。
1 实验材料
11 动物
普通级SD大鼠,体质量180~220g,雌雄兼用,由广东省卫生厅医用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94022;普通级NIH小鼠,体质量18~22g,雌雄兼用,由广东省卫生厅医用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合格证号:94021。
12 药物
胃炎消颗粒干燥粉剂(不含辅料),每g含生药77g,由佛山市制药二厂提供,批号:930724;养胃冲剂,15g/包,批号:940408,中国杭州第二中药厂生产,以上药物试验时用蒸馏水配制;醋酸强的松,10mg/片,批号:940150,由广州侨光制药厂生产;盐酸吗啡,5mg/片,批号:710822,中国制造;消炎痛,10mg/片,批号:940415,广州侨光制药厂生产。
13 主要试剂
消炎痛,美国SIGMA公司生产;无水乙醇,分析纯,批号:9406052,广州化学试剂厂生产;氢氧化钠,分析纯,批号:890111,天津化学试剂三厂;浓盐酸,分析纯,批号:9405181,广州化学试剂厂生产。
2 方法和结果
21 胃炎消对胃溃疡及急性胃粘膜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
211 应激性胃溃疡
按Takagi[5]的拘束水浸应激法造模。动物预先灌胃给药4d,胃炎消高、低剂量组分别以246g・kg-1・d-1和123g・kg-1・d-1给药,养胃冲剂以375g・kg-1・d-1的剂量给药;空白对照组给予等容积的蒸馏水,连续4次。末次给药1h后进行应激试验,将大鼠装在特制的铁丝笼中,水面在大鼠剑突部位,水温保持在18℃~20℃,7h后处死动物,以胃粘膜溃疡总长度(lulcer/mm)作为溃疡指数。结果显示:胃炎消高、低剂量组的溃疡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胃炎消对应激性胃溃疡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结果见表1。表1 胃炎消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模型的作用(略)
212乙酸法胃溃疡
按Okabe[6]法改良进行。大鼠乙醚麻醉后,消毒皮肤开腹,在腺胃部前壁窦体交界处浆膜面贴上浸透冰醋酸的圆形滤纸(直径55mm)30s,重复1次,关腹缝合创口。术后常规喂养,次日随机分组后按前述方法和剂量开始给药,连续10d,第11天处死动物,观察并计算溃疡面积,以溃疡面积的大小评价溃疡愈合程度。胃炎消高、低剂量组溃疡面积较对照组缩小(均P<001),表明该药有促进乙酸法慢性溃疡愈合的作用,结果见表2。表2胃炎消对乙酸法胃溃疡模型的影响(略)
213 消炎痛胃溃疡[7]
按前法和剂量预先给药4d,末次给药前禁食24h,给药后1h,皮下注射消炎痛(40mg/kg),注射后7h处死动物,溃疡指数的评定同应激性胃溃疡。大鼠皮下注射消炎痛能造成胃粘膜明显损伤,表现为腺胃部条索状出血性缺损。结果显示:胃炎消能减轻消炎痛对胃粘膜的损伤作用,溃荡指数低于对照组,结果见表3。表3 胃炎消对消炎痛胃溃疡模型的保护作用(略)
214胃炎消对胃粘膜损伤模型的作用
动物给药剂量与方法同前,末次给药前禁食24h,给药后3h,动物灌胃盐酸-乙醇(1L含盐酸150mmol,无水乙醇600mL)溶液1mL,或02mol・L-1的氢氧化钠10mL,1h后处死动物,观察胃粘膜损伤并计算损伤指数,以胃粘膜损伤总长度(llesion/mm)为损伤指数。结果显示:胃炎消能减轻盐酸-乙醇和氢氧化钠对胃粘膜的急性损伤作用,损伤指数低于对照组,结果见表4-5。表4 胃炎消对盐酸-乙醇胃粘膜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略)表5 胃炎消对氢氧化钠胃粘膜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略)
22 镇痛、抗炎试验
221 热板法镇痛实验[8]
取雌性小鼠,置于(55±05)℃的水浴烧杯上,以舔后足所需时间为痛阈(tPT);选出阈值在30s以内的小鼠随机分组,各组动物均测出给药前的正常阈值,然后给药;胃炎消颗粒高、低剂量分别按492g・kg-1・d-1和246g・kg-1・d-1灌胃给药,对照组灌服等容积蒸馏水,连续3次;阳性对照药盐酸吗啡按10mg・kg-1次给药;末次给药后30、60、90、120min分别测各组小鼠的痛阈,如小鼠在热板上60s仍无疼痛反应,取出按60s计。对每时间点测得的数值进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胃炎消颗粒低剂量组作用不明显,高剂量组有镇痛作用(见表6)。表6 胃炎消对热板法小鼠疼痛阈值的影响(略)
222 醋酸扭体法[9]
动物分组及给药同热板法,末次给药后1h,每只小鼠腹腔注射体积分数为06%醋酸02mL,观察注射后30s内各鼠的扭体反应次数和最早出现扭体反应的时间(tlatency/min),比较给药组与对照组的统计学差异用t检验分析。结果表明:胃炎消颗粒高、低剂量组对醋酸引起小鼠腹部疼痛均有缓解作用,给药组动物在单位时间内扭体次数较对照组减少(均P<001),但其扭体潜伏期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见表7。表7 胃炎消对扭体法小鼠的镇痛作用(略) 转贴于 223 对小鼠耳廓炎症的影响[10]
18~22g雄性小鼠46只随机分组,胃炎消给药剂量及方法与镇痛试验相同,阳性对照组醋酸强的松采用1次灌胃给药(10mg・kg-1);胃炎消颗粒末次给药1h,强的松给药30min后,每只小鼠分别用01mL二甲苯涂于左耳廓两侧致炎;20min后处死动物,剪下左右耳,用打孔器(内径为5mm)打下耳片,电子天平称质量,以左右耳的质量差值(肿胀度)为指标,用t检验分析比较给药组与对照组的统计学差异,结果显示:胃炎消颗粒两个剂量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均有抑制作用,给药组肿胀度较对照组减少,提示该药有抑制急性炎症渗出的作用(见表8)。表8 胃炎消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略)
224 对大鼠蛋清性足肿胀的影响[11]
取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组,胃炎消高、低剂量分别按246g・kg-1・d-1和123g・kg-1・d-1,阳性对照药消炎痛按25mg・kg-1灌胃给药,对照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连续给药5d;末次给药后按“容积法”分别测出各组大鼠左足容积,作为给药前的基础值;给药后1h,每只动物于同侧左足跖皮下注射新鲜蛋清02mL,分别于致炎后的不同时间(1~6h)同法测量足容积;以每个时间点测定值与致炎前基础值的差值除以基础值乘以100%作为肿胀度,采用t检验分析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统计学差异。结果表明:胃炎消低剂量组各时间点的足肿胀度较蒸馏水组有所下降,但作用不明显(P>005);高剂量则有明显抑制足肿胀的作用,表现为各时间点的肿胀度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说明该药有抑制急性炎症反应的作用,结果见表9。表9 胃炎消对蛋清致大鼠炎性足肿胀的影响(略)
225 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12]
取雄性SD大鼠45只,乙醚浅麻醉下腹部去毛消毒,在左侧腹股沟皮下切口,植入灭菌棉球一个(30mg,高压灭菌,加10g・L-1氨苄青霉素,50℃烘干);大鼠随机分组,分别为胃炎消高、低剂量组(剂量同足肿胀试验)、醋酸强的松组(5mg・kg-1・d-1),对照组给予等容积蒸馏水,连续7d;第8天颈椎脱臼处死,取出棉球在60℃烘箱旋转12h后称重,减去原棉球质量即为肉芽肿质量。胃炎消高、低剂量的肉芽肿质量较对照组减少,以高剂量作用较明显,提示该药有抑制慢性炎症增殖的作用。结果见表10。表10 胃炎消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影响(略)
3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较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属中医“胃痞”、“胃脘痛”范畴,严重的萎缩性胃炎常伴有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属胃癌癌前期病变。多年临床研究表明该病的主要病理特点为正虚(主要为气阴两虚)瘀热为患,并确立了以益气养阴、理气化瘀、清热散结为主的治则。胃炎消颗粒由太子参、石斛、三七、莪术、郁金、白芍、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半枝莲、甘草组成,方中太子参益气健脾、益阴养胃,石斛养阴清热、益胃生津,两药共为君药,以治气阴不足之证;三七化瘀散结止痛,莪术破血散结、行气止痛,郁金止痛、行气、解郁,三药合用共起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效;白芍益阴和营、柔肝止痛,以上四药共为臣药;白花蛇舌草、蒲公英、半枝莲三药合用,清热解毒、散结止痛之力较强,以治热毒内蕴之证,共为佐药;甘草甘平,既助芍药以和阴缓急,又具有调和诸药之效,故为方中之使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清热解毒,散结止痛之效。临床用于慢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癌前病变的治疗。
Correa等[11]根据流行病学、病理学和临床研究提出人类胃癌发生的模式,认为胃癌的发生经过了一系列复杂的病理变化过程,即从正常胃粘膜经胃粘膜损伤、慢性胃炎、胃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不典型增生(异型增生),最后发展到胃癌。开展对胃癌癌前病变及癌前疾病的治疗,防止胃粘膜反复损伤是胃癌预防的基本措施之一。
有关消化性溃疡发生的机理,目前仍以攻击因子与防御因子失衡学说最为合理。攻击因子主要指胃酸、胃蛋白酶;防御因子主要包括胃粘膜血流量、碳酸氢盐和粘液的分泌、细胞膜完整性、细胞再生以及前列腺素生成、消化道激素等。一般认为应激性溃疡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及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导致胃肠运动与分泌功能紊乱所引起的急性溃疡;消炎痛致胃粘膜损伤主要是影响粘膜前列腺素系统,使防御因子减弱,攻击因子破坏胃粘膜屏障所引起的急性胃粘膜损伤;乙酸法慢性胃溃疡的形态及修复过程与人的胃溃疡相似,可用来观察药物对溃疡的促进修复作用;乙醇、强酸、强碱等是胃粘膜的急性坏死物质,能引起胃粘膜损伤,其主要机制不是通过影响胃的分泌及整体性机能而实现的,若胃粘膜内存在着强有力的抗坏死性物质或增强胃粘膜防御机能则能有效地防止这些物质引起的损伤。本研究结果表明:胃炎消对应激性和消炎痛急性溃疡、乙酸法慢性溃疡及多种化学性急性胃粘膜损伤均有不同程度的保护和治疗作用,且具有抑制急、慢性炎症和镇痛作用。因此,胃炎消治疗慢性胃炎等病症是从减少攻击因子和增强防御因子两方面进行干预,通过多种途径而发挥的综合作用,其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劳绍贤,许鑫梅,周福生,等.胃炎消治疗胃癌癌前期病变疗效分析[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7,8(2):72.
[2]王汝俊,杜群,邵庭荫,等.胃炎消治疗大鼠慢性胃炎的实验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0,16(1):29.
[3]王汝俊,杜群,邵庭荫,等.胃炎消治疗大鼠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理研究[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0,8(4):382.
[4]李茹柳,陈蔚文,劳绍贤,等.胃炎消抗大鼠胃癌的实验研究[J].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1998,9(3):155.
[5]Takagi K,Okabe S.The effects of drugs on the production and recovery processes of the stress ulcer[J].Japan J Pharmacol,1968(8):9.
[6]Okabe S,Takata Y,Takeuchi K.et al.Effects of carbonoxolone[J].Am J Dig Dis,1976,21:618.
[7]白音夫,杨艳源.荜茇对动物实验性胃溃疡的保护作用[J].中草药,1993,24(12):639.
[8]陈奇.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363,377,378.
[9]段泾云.独活寄生汤抗炎免疫药理作用研究[J].中成药研究,1988(5):28.
[10]徐叔云.药理实验方法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722.
[11]Correa P,Haenszel W,Cuello C,et al.A model for gastric cancer epidemiology[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