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思想政治教学、运用
在教学领域有一种说法:“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这里的“法”是指教学的特殊方法。由于教学活动是一种复杂的创造性活动,为了达到某种教学要求,教学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而现实思想政治课教学仍在执行着传统教学方式,即老师从头讲到尾,学生从头听到尾。教师讲课要依"法度"而讲,不能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变成了一种新"八股",令人生厌。如此方式,造成了课堂寂静无声、死气沉沉,学生仿佛是在"梦中"一样。不仅学生不愿意上政治课,教师也不乐意去教政治课,因此,我们必须倡导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从而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活起来。在众多的教学方法中,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是一个不错的教学方法,现将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以下阐述:
一、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的理论来源。
英国教育家斯宾塞于1854年就提出了“快乐教育”的思想。他认为学习如果能给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满足和快乐,即使无人督促,也能自学不辍。他的理论完全符合心理科学,因此,根据他的理论创造的各种课堂快乐教学法,在英国教育界普遍得到师生的欢迎。而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正是“快乐教育”思想的一种体现,它是一种类似“智力竞赛”的教学方法。教师把要教授的内容编成竞赛题,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抢答记分或当场评论表扬。当前电视里很多“益智”类节目很受观众的喜爱,不论男女老少都愿意看,如:幸运52、非常6+1、开心词典、财富大比拼等,这些节目实际上就是智力竞赛,所以将这种教学方法运用到课堂上一定会产生积极的效果。
二、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在思想政治课上运用的范围。
1、复习课。思想政治课复习课是教学中比较难上的一种类型课,教师上复习课时往往把知识点罗列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去背。而现在的学生学习主动性比较差,决大多数学生不可能安安稳稳去背诵知识点,课上他们可能打瞌睡,可能讲废话,还可能看课外书。总之,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果,不利于知识的传授,同时学生也会对教师产生厌烦心理。运用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知识点编成竞赛题,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以竞赛的形式完成授课。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掌握了知识。
2、授课的内容非常枯燥,而又非常浅显,学生一看就能明白的课。这种课往往给教师一种无从下手的感觉,教师上这样的课时往往采取自学指导的教学方法。而这种方法针对的对象是那些学习主动性比较强的学生,现实情况决大多数学生不可能主动的去自学,这样会产生厌学的心理,同时会去做一些扰乱课堂秩序的事情,运用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这个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三、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在政治课上运用的方式。
这种方法运用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大体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兴趣激励。就是针对学生求新求趣的心理特点,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主动学习。 心理学认为,兴趣是认识某种事物或某种活动的倾向,这种倾向可以使人们积极地观察和认识事物。在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 实、最活跃的成分是认识兴趣——求知欲。如果学生对某事物或某事件感兴趣,就会注意并体味其中的哲理或含义,提高认识, 受到教育。激励兴趣的方法很多,较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设疑法。这种方法是教师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而有效的思考,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因而,这种方法又叫设疑引趣法。它尤其适用于新课的引入。例如,讲哲学介绍课时,先出示谜语:“你们知道能使人聪明的一门学课是什么?”这样引入新课,学生的思维逐渐会转到谜底:“哲学”,为学习“为什么要学哲学”作了暗示。巧妙设疑,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幽默法。法国著名演讲家海因兹?雷曼麦有句至理名言:“用幽默的方式说出严肃的真理,比直截了当的提出更易让人接受。”思想政治课讲授了大量的“严肃的真理”,教师若采取幽默的教学技巧,使学生好学乐学,无疑是提高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捷径。例如,讲“量变与质变”时,可以用“傻子吃饼”这样一个讽刺幽默故事:“有个人外出赶路,途中饥饿难忍,于是到饭铺吃,吃了一个没有感觉,连续吃了六个仍不饱,于是开始吃第七个,当吃到一半时,就感觉饱了,于是,他非常懊恼,连续说自己傻。”学生听了哈哈大笑,并很快掌握了知识。可见,运用幽默,可以引起学生注意,让学生在笑声中接受教育,从而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当然,幽默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真正目的在于笑过之后获得深刻的哲理启迪。
3.故事法。要把抽象的政治理论讲得生动活泼,可适当运用故事说明道理。例如,在讲“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实质”时,针对有些学生认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民主是虚伪的,而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可讲述一则寓言故事:“一位记者来到波涛汹涌的太平洋的一个以标榜民主著称的岛国,他发现这里的岛民大会有一种奇特的表决方式:大会主席宣布一件事以后,赞成者先吹喇叭,然后反对者再次吹喇叭,两者相比,以声音大 者形成决议。在一片吹吹打打声中,记者看到的是这样一个怪现象:吹喇叭的人只是少数,多数人空手而立,神情冷漠。原来,按岛国规定,只有用金子铸成的喇叭才能用来作为表决的工具。” 运用这一故事作诱导,学生很自然地悟出资本主义的民主选举是以金钱和财富为基础的,它根本不可能体现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从而使学生认识出资本主义民主的虚伪性,也纠正了个别学生对社会主义民主的错误认识。可见,在教学中适当地穿插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学生对学习就充满兴趣,学起来就会全神 贯注,反应灵敏。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多搜集故事,而选例时,要处理好多与少的关系,举例并不都是多多益善,对事例也不能蜻蜓点水似的简单一说就过去,而应该做到恰到好处的分析,效果才会最佳。
总之,在讲课中运用巧妙的疑问、幽默的语言、生动的故事等方法,课堂活跃,学生的兴趣盎然,积极投入思考,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领捂深奥的道理,政治课教学的效果就能落到实处了。
(二)、情感激励。就是教师要尽力与学生建立起真挚、亲密的感情关系,以情育情,以情动人。 激励情感的方法有:
1.教师首先应以真挚深厚的情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这种情感来源于政治教师高尚的师德和崇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一个政治教师具有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学生负责的精神和对知识 的科学态度,才能从自身产生真爱,才能在课堂上打动学生,也才能感化学生。因而,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利用自己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职业优势,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建立起相互信任、尊重、 帮助、团结友爱、共同进步的良好关系,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乐其道,才能积极地接受我们所传授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2.教师要运用一定的教学艺术和技巧,适时把握情感的表达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亲切和蔼的面容,充满期待的目光,适当的手势动作,严谨、简洁、意深、抑扬顿挫的教学语言,以帮助学生调节自己的行为,并在行动上做出积极的反应, 产生肯定的心理倾向,愉快地接受教师的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当学生学习出现困难时,生活遇到麻烦时,身体不适时,都是教师表达真挚情感的好时机。 3.寓情于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认真地钻研教材,用精辟、深刻的理论去吸引学生,把阐述理论同形象化的叙述融为一体,把教材内容本身所表达的情感体现出来,就可以使理论增添感情色彩。例如,讲“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观 点前,可满怀激情地为学生朗诵著名爱国将领冯玉祥的一首诗: “鸟爱巢,不爱树/树一倒,没住处/看你糊涂不糊涂!/人爱家, 不爱国/国如亡,家无着/看你怎样去生活[”听罢这首爱国诗, 学生被冯玉样将军高尚的爱国情怀所打动,懂得了个人与家庭与 国家紧密相连,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此时,学生的学习更专注了。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要用自己的积极情绪情感去诱发和激励学生的情绪情感,造成良好的课堂环境,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只有以情感培养情感,才能把爱通向学生,从而使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最佳效能。
(三)、信心激励。就是教师利用或创造有利的条件,让学生尽可能地参与教学过程,并使其有成功的喜悦体验,以培养他们的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过程中,思想政治教师要让学生尤其是差生多一些表现与发挥的机会,如容易的问题让他们先回答,讨论辩论问题时让他们积极参与,注意倾听他们的发言,对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和习题要不断地给他们暗示:“这个问题再仔细想想,你肯定能够解决”,若回答正确,则给予高度的评价:“很好,真棒,有水 平等”,以培养他们的学习信心。可见,学生经常受到激励、鼓舞,会产生肯定性、愉悦性的心理体验,能够帮助学生特别是差生树立起学习信心,激发他们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向新的奋斗目标不断前进。
(四)、竞赛激励。就是教师要安排一些适当的比赛来吸引学生,鼓励他们为取得优异的成绩而奋斗。前苏联学者斯拉斯捷宁说:“竞赛被采用为教育方法,是从这样一个无可怀疑的社会心理事实出发的。这就是:企望参加健康的竞争,取得优胜的地位,渴求自我肯定,是儿童、少年和青年所固有的最大特点。在吸引学生为取得劳动和社会活动的最好 成绩而奋斗时,竞赛可以把落后的学生提高到先进的水平上,促进积极性。”为此,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安排一些比赛活动。
(五)、榜样激励。就是教师以先进人物或其他动人事迹来进行鼓动宣传,从而激励感染学生。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多向学生宣传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为其树立学习典范,这也是在教学中坚持正面教育的原则。例如讲“发扬助人为乐的风格” 时,选取了我校云碧霞教师和梁洪涛同学长期照顾双目失明的范师傅老人的事迹教育学生,让学生知道他们与榜样人物的距离并不遥远,学有榜样,通过努力也可以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优异的 业迹。但教师在选取榜样事例时,要注意既要选取古今中外的优秀人物的事迹,也要选取当今社会生活、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学生所熟悉的典型人物的事迹,以便提高榜样人物的先进事迹的可信度和亲切感,在潜移默化中被感染,学习的热情就会高涨。
四、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的在思想政治课上运用的优点。
1、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现在的学生好胜心特别强,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正是强者展现自己的舞台,许多学生为了表现自己,会去主动参与,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这种方法可以带来一种宽松和娱乐的课堂氛围,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高学生的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竞赛中学生为了能获得好的成绩,往往花费好多时间主动的去学习,这种学习是他们乐意做的,无形中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3、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现在的政治课教师讲的多,学生听的多,而学生说的却非常少,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的不到培养,所以我们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当教师提问问题时,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很差,有些学生回答问题时面红耳赤,甚至产生结巴情况,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会踊跃参与竞赛,为了把所问的题答对,竞赛中他们会把语言组织好,全面而又有逻辑的表达出来,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能提高学生应变能力,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
4、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需要团结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思想政治课的德育目标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结协作精神,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的运用,可以使学生融入到集体中,为了集体的荣誉而去学习,去主动参与活动。从而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和提高团结协作精神。
5、活跃课堂的气氛和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传统教学方式下的政治教师很难受到学生的拥护,他们往往讨厌政治教师,何谈乐意去上政治课。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能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竞赛期间教师可以给学生表演节目或是让学生表演节目,这样学生会感到教师不是高高在上,双方建立一种朋友型的师生关系,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建立了良好的师生关系,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五、竞赛激励式教学方法在政治课上运用时教师应该注意的问题。
1、课前做好准备工作。包括让学生学习或者复习好知识点;把竞赛题编好等。竞赛题的编写既要考虑到知识的覆盖面,又要具有一定的科学合理性。
2、课上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课堂氛围,既不能死气沉沉,也不能太活跃了。以免课堂纪律失控。这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这需要教师是一个很好的主持人。
3、课后注意总结,同时也要给获胜的学生以物质或精神上的奖励,从而使他们的学习兴趣不减,持续高涨。唯物辩正法的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这个反映不是机械的、被动的,而是一种能动的,主动的反映。人的认识是一种心理活动,教育对人的认识起着重要作用。但是教育并不是机械地决定人的认识发展。教育不能简单地把知识“转移”到人身上或者注入到人的心理。人类接受知识,是人类内部心理作用的结果。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是认识的内因。在教学中,只有学生主动思维,头脑中才能产生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才能学到知识。内因是认识的根据,当也需要外因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是学生认识的外因。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离不开激励学生学习的技巧,因此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就必须练就激励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精湛艺术。
参考文献
[1]宗桂琴.浅论创新思维在教学中的运用[J].无锡南洋学院学报,2006,5(2).
[2]刘美忠.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策略[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等教育版),2007,10(1). 免费论文下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