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挫伤性前房出血的治疗体会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20152 日期:2025-11-05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眼挫伤 前房出血

  外伤性前房出血是眼球挫伤常见的表现,虽然大部分前房出血能够吸收完全,但伤后近期和远期仍可发生一些并发症,威胁视力[1]。因此,需认真处理前房出血,尽可能减少视功能的损害。本文对我科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间所收治的67例挫伤性前房出血的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67例中,男44例,女23例,右眼31例,左眼36例,均为单眼;年龄3~76岁,平均26岁。其中6岁以下12例,6~19岁14例,20~50岁36例,50岁以上5例。入院视力:0.1以下者44例,0.1~0.3者16例,0.4以上者7例,受伤至就诊时间30分钟~5天。致伤原因:拳击伤24例,球类伤18例,爆炸伤11例,弹射伤9例,碰撞伤5例。前房出血采用OKsala法分3级:Ⅰ级31例,为出血占前房1/3以下者;Ⅱ级25例,为出血占前房1/3~1/2者;Ⅲ级11例,为出血占前房1/2以上者。

   2.治疗情况

  ①非手术治疗41例(61.19%),其中前房出血Ⅰ级,Ⅱ级共37例,Ⅲ级4例,具体方法:患者包扎患眼制动,采用半坐卧位休息,每天1小时内饮水1~1.5 L,以改善微循环利于血水吸收;静脉滴注止血芳酸、止血敏等止血剂及20%甘露醇,合并高眼压者予噻吗心安,布林佐胺,口服醋氮酰胺片,早期给予皮质类固醇,出血吸收稳定期予改善微循环药复方血栓通、益脉康及维生素类药物治疗;视虹膜炎症及瞳孔情况给予扩瞳剂。②手术治疗26例(38.81%),其中前房出血Ⅱ级19例,Ⅲ级7例。单纯前房注吸术11例,同时联合白内障手术3例,联合行小梁切除术4例,联合玻璃体切除术8例。具体方法:角膜血染早期,前房出血5天内无任何改善,凝血块持续存在超过10天均进行前房注吸术;部分外伤性白内障患者,可同时进行白内障及人工晶体手术;继发性青光眼应用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眼压者,行小梁切除加前房冲洗术;合并晶状体脱位或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脱离保守治疗1个月后无效均行玻璃体切除术。

  3.结果

  前房出血吸收时间:Ⅰ级1~5天,Ⅱ级6~12天,Ⅲ级10~42天。前房积血吸收治疗后视力:0.1以下者5例(7.46%),0.1~0.3者9例(13.43%),0.4以上者53例(79.11%)。主要合并损伤及并发症:结膜下出血21例,占31.34%,角膜血染2例,占3%;继发性青光眼高眼压12例,占17.91%;外伤性瞳孔散大14例,占20.90%;虹膜根部离断11例,占16.42%;外伤性虹膜睫状体炎10例,14.93%,外伤性白内障或晶体脱位9例,占13.43%;玻璃体积血10例,占14.93%,视网膜脱离2例,占2.99%。视网膜震荡24例,占35.82%,视神经萎缩2例,2.99%。

  讨 论  

  挫伤性前房出血主要是由于眼球受外力打击后眼球内压力骤升,房水冲击虹膜根部、晶状体导致睫状体前表面撕裂,虹膜、虹膜动脉大环及其分支血管破裂所致。血液吸收的主要方式是血细胞经小梁网及Schlemm氏管进入房水静脉和虹膜血管吸收。前房出血常常合并眼部其它损伤,严重者可阻碍出血的吸收及引起继发性青光眼,妨碍伤眼视力的恢复。前房出血对视力的影响及预后与出血量、出血时间、有无继发性出血和并发症都有密切关系,故其治疗关键是促进前房出血的吸收,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无论何种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对于符合手术治疗的患者应早期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

【关键词】 眼挫伤 前房出血

  外伤性前房出血是眼球挫伤常见的表现,虽然大部分前房出血能够吸收完全,但伤后近期和远期仍可发生一些并发症,威胁视力[1]。因此,需认真处理前房出血,尽可能减少视功能的损害。本文对我科2006年1月至2009年3月间所收治的67例挫伤性前房出血的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67例中,男44例,女23例,右眼31例,左眼36例,均为单眼;年龄3~76岁,平均26岁。其中6岁以下12例,6~19岁14例,20~50岁36例,50岁以上5例。入院视力:0.1以下者44例,0.1~0.3者16例,0.4以上者7例,受伤至就诊时间30分钟~5天。致伤原因:拳击伤24例,球类伤18例,爆炸伤11例,弹射伤9例,碰撞伤5例。前房出血采用OKsala法分3级:Ⅰ级31例,为出血占前房1/3以下者;Ⅱ级25例,为出血占前房1/3~1/2者;Ⅲ级11例,为出血占前房1/2以上者。

   2.治疗情况

  ①非手术治疗41例(61.19%),其中前房出血Ⅰ级,Ⅱ级共37例,Ⅲ级4例,具体方法:患者包扎患眼制动,采用半坐卧位休息,每天1小时内饮水1~1.5 L,以改善微循环利于血水吸收;静脉滴注止血芳酸、止血敏等止血剂及20%甘露醇,合并高眼压者予噻吗心安,布林佐胺,口服醋氮酰胺片,早期给予皮质类固醇,出血吸收稳定期予改善微循环药复方血栓通、益脉康及维生素类药物治疗;视虹膜炎症及瞳孔情况给予扩瞳剂。②手术治疗26例(38.81%),其中前房出血Ⅱ级19例,Ⅲ级7例。单纯前房注吸术11例,同时联合白内障手术3例,联合行小梁切除术4例,联合玻璃体切除术8例。具体方法:角膜血染早期,前房出血5天内无任何改善,凝血块持续存在超过10天均进行前房注吸术;部分外伤性白内障患者,可同时进行白内障及人工晶体手术;继发性青光眼应用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眼压者,行小梁切除加前房冲洗术;合并晶状体脱位或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脱离保守治疗1个月后无效均行玻璃体切除术。

  3.结果

  前房出血吸收时间:Ⅰ级1~5天,Ⅱ级6~12天,Ⅲ级10~42天。前房积血吸收治疗后视力:0.1以下者5例(7.46%),0.1~0.3者9例(13.43%),0.4以上者53例(79.11%)。主要合并损伤及并发症:结膜下出血21例,占31.34%,角膜血染2例,占3%;继发性青光眼高眼压12例,占17.91%;外伤性瞳孔散大14例,占20.90%;虹膜根部离断11例,占16.42%;外伤性虹膜睫状体炎10例,14.93%,外伤性白内障或晶体脱位9例,占13.43%;玻璃体积血10例,占14.93%,视网膜脱离2例,占2.99%。视网膜震荡24例,占35.82%,视神经萎缩2例,2.99%。

  讨 论  

  挫伤性前房出血主要是由于眼球受外力打击后眼球内压力骤升,房水冲击虹膜根部、晶状体导致睫状体前表面撕裂,虹膜、虹膜动脉大环及其分支血管破裂所致。血液吸收的主要方式是血细胞经小梁网及Schlemm氏管进入房水静脉和虹膜血管吸收。前房出血常常合并眼部其它损伤,严重者可阻碍出血的吸收及引起继发性青光眼,妨碍伤眼视力的恢复。前房出血对视力的影响及预后与出血量、出血时间、有无继发性出血和并发症都有密切关系,故其治疗关键是促进前房出血的吸收,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治疗包括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无论何种治疗,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对于符合手术治疗的患者应早期选择合适的手术治疗。

  本组非手术治疗41例(61.19%),其中前房出血Ⅰ级,Ⅱ级共37例,Ⅲ级4例,治疗后视力达到0.4以上,无并发症发生。在治疗中我们的体会如是:①早期给予卧床休息,取半卧位使血液下沉,便于眼部检查,单眼与双眼包扎临床结果没有差别,所以采用患眼包扎,既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又方便患者。防止便秘和剧烈咳嗽,并避免对眼球施加压力,以防止继续出血。每天短时间内大量饮水(一小时内喝完1~1.5 L)是改善微循环利于血水吸收简单实用的办法。②根据前房积血的不同阶段选择性使用止血药对预后很重要。早期使用安络血、止血敏、6氨基己酸,能增加血小板的生成和凝聚,抑制纤溶酶激活因子,阻碍纤维蛋白溶酶的形成,使纤维蛋白酶溶解受到抑制,有利于破裂血管的修复,达到止血目的。对于吸收期或有血块形成不易吸收者,给予尿激酶球旁注射,能刺激纤维溶酶原形成纤溶酶而溶解纤维蛋白,起到溶解血块的作用。同时辅以复方血栓通、益脉康及维生素类药物治疗[2]。③对于伴有眼压高者给予20%甘露醇静脉滴注,能提高血液房水间的渗透压,使组织脱水,改善虹膜及小梁水肿,同时可使玻璃体容积缩小、前房加深、房角增宽,利于房水引流,减少角膜血染和视神经损害的发生;联合使用噻吗心安、布林佐胺,口服醋氮酰胺片,能起到降低眼压的作用。④早期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可保护视神经及视网膜,降低神经萎缩程度,也可以减轻虹膜炎症反应及睫状体水肿,减少纤维渗出,防止虹膜粘连。⑤散瞳虽有助于减轻虹膜炎症反应及虹膜粘连,但可使房角变窄,不利于房水引流;缩瞳可使前房角开放,便于出血排除,防止眼压升高,但会促进虹膜根部离断加重,引起虹膜后粘连及加重刺激症状。故在眼外伤情况不明时,不活动瞳孔,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短效散瞳剂活动瞳孔,防止虹膜粘连。

  本组另外26例采用了手术治疗,其中前房出血Ⅱ级19例,Ⅲ级7例,手术的原因主要是:①角膜血染11例,经药物治疗3~5天眼压在30~50 mmHg不能降到正常,前房内充满血凝块,7天内积血无明显改善而进行前房注吸术,手术采用“角膜双通道法”:一个切口置入前房维持器进行灌注,另一个切口放血液或处理凝血块[3],部分病人需联合黏弹剂或玻切处理机化凝血块防止虹膜根部进一步断离。②顽固性高眼压4例,予前房冲洗联合小梁切除术,手术操作按常规小梁切除术,术后眼压控制良好。③合并白内障、晶状体脱位或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脱离15例,由于脱位晶状体、玻璃体等可与积血相粘连,阻塞房角小梁网,不利于积血的吸收,极易引起眼压增高,故同时进行白内障摘除术及部分植入人工晶体,联合玻切术及硅油填术等,治疗效果满意。治疗需要个性化,手术时机掌握好,在治疗中并未发现手术治疗并发症较非手术治疗增多,因此,联合手术更能有效控制眼压,加快出血吸收及减低合并损伤对视功能的损害。
  
  男青年及儿童是挫伤性前房出血的高发人群,本组病例共49例占73.13%,而主要原因为拳击伤、球类伤、爆炸伤、弹射伤等[4],首先应针对以上群体进行针对性宣教与保护,预防眼外伤。一旦出现挫伤性前房出血,早期积极的保守治疗及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手术干预,可有效促进前房出血的吸收,提高视力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效房,杨进献.眼外伤学[M].郑州:河南医科大学出版社,1997,298.

  [2]罗松来.继发性前房出血24例临床分析[J].右江医学,2002,30(6):511-512.

  [3]李俊宁,周红星.前房维持器在儿童眼前段伤的临床应用[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08,16(4):182-183.

  [4]郝友娟,魏俊,王君婷.外伤性前房积血732例临床分析[J].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2007,29(10):791-793.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