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目的 了解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的抑郁状况,探讨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放射治疗的影响。方法 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对68 例接受放疗的宫颈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心理干预前患者有明显的抑郁情绪,心理干预后患者的抑郁情绪明
显改善(P&<0.05),68 例患者均治疗顺利。结论 心理干预可有效地减轻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的抑郁情绪,提高了患者放射治疗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关键词】 宫颈癌;放射治疗;抑郁;心理干预;分析
宫颈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居我国妇女恶性肿瘤的首位[1]。放射治疗是宫颈癌治疗的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之一。适用范围广,各期均可应用,疗效好。患者得知患宫颈癌需接受放疗,就好象天塌似的,认为病情已发展到晚期,往往产生或加重抑郁情绪。抑郁症状是癌症患者常见的负性情绪,当抑郁症状严重且持久时,可能发展为抑郁症,对个体生活质量及健康造成严重损害。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治疗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回顾性分析2008 年9 月至2009 年1 月到云南省肿瘤医院妇瘤科进修学习对68 例宫颈癌患者进行了心理护理干预,增强了宫颈癌患者对放疗的自信心及放射反应的耐受力,提高了患者对放射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8 年9 月至2009 年1 月在妇瘤科初次行放射治疗的宫颈癌68 例,年龄25~69 岁,平均年龄(40.5 岁±3.5)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10 例,初中至高中40 例,小学以下18 例,其中(农民13例),经济状况好能承担全部医疗费用并不成为经济负担者18 例,经济状况一般能承受医疗费用32例,经济状况差者18 例。
1.2 方法
1.2.1 测量的方法
患者入院后用量表进行第一次心理调查,在放疗期间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放疗结束后进行第二次调查。调查工具为抑郁自评量表(SDS)。
1.2.2 评价方法
SDS 表共有反映抑郁症状的20 个条目,其中有10 个条目为反向评分每一条目按1~4 分记,20个项目的分数相加得初分,最高初总分为80 分,初分乘以1.25 转换成标准分。SDS&<50 分为正常,50~59 分为轻度抑郁,60~69 分为中度抑郁,70分以上为重度抑郁[2]
1.2.3 心理干预的方法
肿瘤专科护士根据患者不同的年龄、个性、经历、职业、文化程度。病情及经济状况在放射治疗的同时采取具有支持性和启发性的心理护理方式去安慰,体贴、关心患者。并在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同时传递与其病情和放射治疗相关的信息,放射治疗的利弊、治疗的效果、疗程,患者配合的必要性,可能出现的放疗反应及应对的措施,介绍治疗成功的病例,预后及对婚姻和家庭的影响等,尽量消除患者的抑郁情绪,取得积极配合治疗的主动性。鼓励患者与放疗完成的患者沟通、交流。向家属介绍与患者病情及放疗相关的护理知识,让家属能更进一步的了解患者的病情,主动的关心和照顾患者,充分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增强患者对抗疾病的主观能动性。
2 结果
通过对量表的分析发现,心理护理干预前患者抑郁人数63 例(92.6%),心理护理后抑郁人数有(11.8%),干预前后p&<0.05,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后患者抑郁情绪得到明显改善,见表1。
3 讨论
3.1 心理干预前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的心理状态,由于所处角色和女性特殊的生理特点及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在未接受心理干预前大部分患者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问题,抑郁的发生率非常高且非常严重。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抑郁是综合医院患者的最常见症状之一,往往影响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过度抑郁甚至是预后差的危险因子[3]。本组宫颈癌放疗患者心理干预前SDS 平分≥50 分者63 例。
3.2 心理干预对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的影响
心理干预是宫颈癌患者放射治疗的重要措施之一。支持、启发性心理治疗的最基本的方式,它可帮助患者认识问题,消除疑虑增强信心,使患者认识到调节情绪的重要性。李雪英[7]报道: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具有支持和加强防御功能的特点,能使患者增强安全感,使他们对治疗的态度和认知发生积极的改变同时,心理护理还有助于大脑皮层神经系统机能的恢复,引起患者神经内分泌的相应变化,从而调动自己的免役机制,达到治疗的目的和效果。国内外研究表明[6],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有效心理护理,不但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护理,还能促进功能康复和心理康复,减轻放疗反应。因此在放疗期间针对性地对个体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以缓解病人抑郁情绪是很有必要的。通过对68 例宫颈癌放射治疗患者抑郁情绪的分析,结合患者的个性特点.心理状态,耐心细致地开展心理护理,从不同角度满足其心理需要,能够减轻患者的抑郁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殷蔚伯,谷铣之.肿瘤放射治疗学[M].北京:中国协合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889;1108-1109.
[2] 夏进东,曹树军,徐霖等.晚期宫颈碍血管内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0,12:15.
[3] 周芙玲,李明众,魏水长,等.宫颈癌放疗患者抑郁状况调查分析[J].西安交大学报(医学版),2004,25(1):17-19.
[4] 丁荣磊,胡凤云 实用肿瘤护理知识回答[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0:148.
[5] 童亚芳.护士对癌症病人抑郁的认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0,19(1):35.
[6] 仲伟法,刘秀梅,刘淑永.冠心病冠袂脉事件与情绪障碍[J].济南医学院学报,2001,24(3):89.
[7] 李雪英.PTSD 的认知理论及知识行为治疗[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9,7(2):125.
[8] 许小蓉.护理干预对宫颈癌外照射加后装治疗的临床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16):2134-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