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奈替米星葡萄糖注射液的初步稳定性考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7994 日期:2025-10-12 来源:论文网

     作者:戈延茹, 曹恒杰, 姜树红, 任宏

【摘要】 目的: 探讨影响硫酸奈替米星葡萄糖注射液稳定性的因素,为医院制剂生产提供指导。方法: 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法考察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选择最佳工艺参数;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含量。结果: 生产中各因素影响硫酸奈替米星葡萄糖注射液稳定性的显著性,分别为灭菌温度>pH值>吸附剂种类,确定生产工艺中灭菌温度为105℃,pH为5.5,加入适当的稳定剂。结论: 生产中应注意影响硫酸奈替米星葡萄糖注射液稳定性的因素,提高产品质量。

【关键词】 硫酸奈替米星葡萄糖注射液; 生产工艺; 稳定性; 正交设计

  [Abstract] Objective: In order to provide some directions for hospital preparation,the stability of Netilmicin Sulfate Injection was investigated. Methods: The stabilization factors of Netilmicin Sulfate Injection was optimized by orthogonal experiment, the optimum production parameter was obtained; the content was determined by HPLC. Results: In the Preparation, the right factors influencing sulfate Netilmicin glucose injection stability significantly, sterilization temperature &> pH &>type of adsorbent. The production technics was as following: sterilizing at 105 ℃ for 30 minutes, pH of 5.5, adding stabilizer as required. Conclusion: In the Production,we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factors affecting sulfate Netilmicin glucose injection stability,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products.

  [Key words] Netilmicin Sulfate Injection; production technics; stabilization; orthogonal design

  硫酸奈替米星为一新的半合成的氨基糖苷类广谱抗生素,具有广泛的抗微生物作用,主要针对革兰阴性杆菌属和少数革兰阳性菌 [1]。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毒性小,耐受性好,临床疗效高,在防治细菌感染方面,具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由于硫酸奈替米星易溶于水,对热、光不稳定,注射剂制备和贮存过程中易变色,而且异常毒性检查常常不合格,因此研究一条比较可控的制备工艺路线,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尤为重要。本试验采用正交实验,寻找影响其稳定性的有关因素。

1 仪器与试剂

  1.1 仪 器

  高压灭菌锅(上海申新医疗器械厂);高效液相色谱仪(日本岛津LC10Atvp,二极管阵列检测器SPDM10Avp);电子天平(sartorius AG Bp221S)。

  1.2 试 剂

  硫酸奈替米星(无锡市第二制药厂);活性炭(中国医药集团);其他试剂均来自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2 含量测定

  2.1 含量测定方法的确立[2-4]

  由于高效液相色谱法[5]的高灵敏度和准确性,本试验选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奈替米星原料及其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并对色谱条件进行了考察。色谱柱:Shimpack VPODS(150 nm×4.6 mm,5 μm,日本岛津)

  2.1.1 流动相的选择 本试验选择含0.61%庚烷磺酸钠的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磷酸调pH为2.5)和乙腈作为流动相,通过调节缓冲液和乙腈的比例来达到最好的分离主药与辅料的目的。①含0.61%庚烷磺酸钠的0.1 mol/L磷酸二氢钾溶液的配置:准确称取磷酸二氢钾6.804 5 g于1 000 ml 烧杯中,加入超纯水300 ml,加入准确称取的庚烷磺酸钠3.050 0 g,摇匀,超纯水定容至500 ml,磷酸调pH至2.5。0.22 μm膜过滤,滤液超声20 min。②缓冲液和乙腈的比例:调节不同的缓冲液和乙腈的比例,结果以75∶25最好,硫酸奈替米星能和辅料很好地分离。

  2.1.2 柱温 调节柱温,从25℃~40℃每两度调节一次,结果35℃时分离度较好,和40℃时比较没有明显区别,因此柱温选择35℃。

  2.1.3 流速 流速从0.5 ml/min逐渐上升到1.0 ml/min,每次上升0.1 ml,结果1.0 ml/min时保留时间最小,分离度也很好,因此选择流速1.0 ml/min。

  2.1.4 检测波长 根据文献和紫外扫描,检测波长在205 nm时峰面积和浓度的线性关系最好,因此波长选择205 nm。硫酸奈替米星对照品及其辅料和葡萄糖注射液的高效液相色谱图见图1,保留时间4.46 min,理论塔板数大于5 000。

  2.2 标准曲线的绘制

  称硫酸奈替米星粉末0.250 0 g,放入到50 ml量瓶,加超纯水定容至刻度,摇匀,配成浓度为5 mg/ml的标准硫酸奈替米星溶液备用。分别取硫酸奈替米星溶液0.125,0.25,0.5,1,2和4 ml置于10 ml量瓶,定容至刻度,分别取20 μl进样,以峰面积(A)为横坐标,浓度(C)为纵坐标,回归方程为:C=0.0002A-22.082(n=6),r=0.999 8,线性范围为0.062 5~2.0 mg/ml。

  2.3 精密度试验

  取标准曲线项下浓度为1 mg/ml的溶液,重复进样5次,每次20 μl。结果RSD为0.6%。

  2.4 回收率试验

  采用空白辅料加样回收率测定法,求得平均回收率为100.6%,RSD<0.6%。

  2.5 样品测定

  精密量取自制硫酸奈替米星葡萄糖注射液1 ml至10 ml量瓶,加水定容至刻度,摇匀,过0.22 μm滤膜,取20 μl进样。

3 硫酸奈替米星葡萄糖注射液的制备及稳定性因素的考察

  3.1 硫酸奈替米星葡萄糖注射液的制备

  3.1.1 缓冲液的配置 取磷酸二氢钠15.6 g,加水100 ml溶解,用1 mol/L的氢氧化钠调节pH,得到pH4.5,pH5.0,pH5.5的磷酸盐缓冲液。

  3.1.2 处方 硫酸奈替米星1.62 g(100万单位);葡萄糖50.0 g;EDTACaNa20.02 g;亚硫酸氢钠1.0 g; 活性炭0.3 g;     加注射用水至1 000 ml。

  3.1.3 硫酸奈替米星葡萄糖注射液制备工艺[6-8]①葡萄糖溶液的制备:称取处方量葡萄糖, 加注射用水500 ml,加入0.3 g活性炭搅拌均匀,加热煮沸5 min ,过滤,转移至1 000 ml烧杯。②加药:在葡萄糖溶液中加入处方量的EDTACaNa2和亚硫酸氢钠,溶解,称取处方量的硫酸奈替米星,用少量注射用水溶解,加入葡萄糖溶液中。③调节pH:加入已配好的磷酸盐缓冲液,调节pH至所需值,用注射用水定容至1 000 ml。④吸附:加入吸附剂活性炭,搅拌,精滤至澄明。⑤灌封:将精滤好的溶液分别灌封于100 ml的输液瓶中,用铝膜封口。⑥灭菌:灭菌30 min。

  3.2 硫酸奈替米星葡萄糖注射液稳定性因素的考察[9-11]

  3.2.1 制定考察因素与水平[12,13] 经文献调研,本文选择pH值[14]、吸附剂的种类和用量、灭菌条件等作为考察影响硫酸奈替米星葡萄糖注射液稳定性的因素。采用正交设计法选定以上三者为因素,分别取3水平,按L9(34)表,以硫酸奈替米星的含量为考察指标进行实验。表1 影响硫酸奈替米星葡萄糖注射液稳定性的因素及水平

  3.2.2 正交结果分析 由表2,表3 可以看出,各因素对硫酸奈替米星葡萄糖注射液稳定性的影响的显著性分别为A&>C&>B,即A因素为显著因素,对硫酸奈替米星葡萄糖注射液的稳定性影响最大,因此选择灭菌温度为105℃。

  从上述试验结果可以直观看出,当灭菌温度超过105℃时,样品颜色变黄,含量有所下降;其次是pH值,pH值对硫酸奈替米星葡萄糖注射液的稳定性有影响,但不显著;最后是吸附剂的影响,有影响,但不显著。从以上结果,确定该产品工艺为A1C3B1。 表2 L9(34)表及试验结果表3 正交试验结果及方差分析

  3.2.3 验证实验 以最优工艺条件,即灭菌温度为105℃,pH值为5.5,进行验证实验,此条件下,制得硫酸奈替米星葡萄糖注射液的含量是83.61%,无色。

  4 讨 论

  本实验含量测定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既准确又灵敏。以缓冲液和乙腈的比例75∶25,柱温3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5 nm分离效果最佳。在硫酸奈替米星葡萄糖注射液的稳定性因素的考察中,由正交试验可知,用磷酸盐缓冲液调节pH值可提高药液稳定性。

  通过正交试验可见,样品在最敏感灭菌温度105℃时,硫酸奈替米星葡萄糖注射液最稳定。高于105℃,其含量均下降,且产品颜色变黄,提示生产过程中应避免高温,制剂应低温贮藏。

  根据有关奈替米星性质和文献资料,处方中加入了稳定剂并避光操作以确保样品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 吴 燕,郭成明,袁雯玮.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分析方法进展[J].天津药学,2005,17(1):46-48.

[2] 杨 立,陈卫波,翁德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奈替米星注射液的含量[J].中国热带医学,2006,6(1):132-134.

[3] Adams E, Puelings D, Rafiee M,et al.Determination of netilmicin sulfate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pulsed electrochemical detection[J].J Chromatogr A,1998,812(2):151-157.

[4] 纪日东,杨义华.硫酸奈替米星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J].江苏药学与临床研究,2001,9(3):57-58.

[5] 代 红,余 立,王国兰,等.硫酸奈替米星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J].药物分析杂志,2000,20(4):268-269.

[6] 崔美兰,常 虹,王爱凤.硫酸奈替米星葡萄糖注射液的生产工艺研究[J].齐鲁药事,2005,24(4):249-251.

[7] 杨 聪.葡萄糖注射液生产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医学文选,2000,19(s1):74-75.

[8] 洪 虹,沈剑锋,章 瑾.奈替米星的合成工艺改进[J].中国医药工业杂志,2002,33(1):3-5.

[9] 任 姿,王素岩.硫酸奈替米星及注射液初步稳定性试验[J].中国药事,1996,10(3):191-192.

[10] 杨 娜,李玉杰,黄 萍,等.硫酸奈替米星葡萄糖注射液中葡萄糖对硫酸奈替米星效价测定的影响[J].山东医药工业,2001,20(1):19-20.

[11] 吴 鹰,江腊梅,姜 潇.影响注射用硫酸奈替米星稳定性因素的考察[J].山东医药工业,2001,20(2):16-17.

[12] 杨 娜,黄 萍,李玉杰.硫酸奈替米星葡萄糖注射液中硫酸奈替米星对测定葡萄糖含量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1,41(14):40.

[13] 王长虹,刘 军,林伊梅,等.影响含糖输液质量的多因素相关分析[J].中草药,2001,24(4):354-355.

[14] 雍小兰,曾仁杰,张 勤.提高葡萄糖注射液pH值的临床意义[J].西南国防医药,2002,12(2):156-157.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