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式心理护理对自然分娩的影响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7879 日期:2025-10-11 来源:论文网

       作者:胡晓燕 姬宏宇 王永丽

【摘要】 目的:探讨激励式心理护理在孕妇分娩过程中是否有缩短产程,减少新生儿窒息,减少产后出血等的作用。方法:本文对190名初产妇随机分组,选择100名初产妇为实验组,采用激励式心理护理,对照组为90名初产妇,采用常规产科护理。两组产妇年龄、孕周、孕次、胎位及估算新生儿体重无显著差异。结果:接受激励式心理护理者较对照组产程显著缩短,新生儿窒息的患病率及产后阴道出血量降低。结论:产妇在围产期接受激励式心理护理,可缓解产妇焦虑和恐惧情绪,促使产妇以积极的心态分娩,从而提高顺产率及减少产后并发症。

【关键词】 分娩;焦虑;心理护理

 随着人们优生意识的提高,针对提高助产水平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分娩过程中压力过大、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状态均可使产程延长,而产程延长可提高新生儿窒息、感染等围产期并发症的出现[1]。结合产妇具体情况,给予激励式心理护理可调节产妇心理状态、缩短产程、降低新生儿的患病率及产后阴道出血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激励组2008-09—2009-07月在我院产科住院经阴道分娩的初产妇100例,采用激励式心理护理,对照组为2007-09—2008-07月住院阴道分娩的初产妇共90例,采用常规医疗护理。两组产妇的年龄为24~30岁,孕周38~41周均为第一胎初产妇,新生儿体重估计为3 000~3 500g左右,经比较两组产妇及胎儿特征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护理方法

  1.2.1做好卫生宣教和情感支持工作

  产妇入院待产时,由责任助产士通过耐心细致的交谈了解产妇心理状态和全身及产科情况,对产妇进行心理社会评估,而后针对不同产妇的体质特点及心理状态进行个性化的卫生宣教、分娩指导和情感支持。向产妇讲解有关妊娠、分娩的医学知识,解释分娩为正常生理过程,克服产妇尤其是初产妇对于分娩的恐惧。讲解宫缩疼痛的成因及规律,介绍积极向上的心理因素对分娩过程的正性作用和消极心态对于分娩的负面影响,使产妇认识到阵痛为子宫收缩引起的正常反应,是分娩过程的必然。通过讲解,使产妇能够积极有效地听从助产士的指导,合理配合宫缩收腹。随着产程进展,对频繁宫缩引起的阵痛用随意交谈等方式分散产妇注意力达到缓解疼痛的目的。助产士应从容、冷静的帮助产妇树立自然分娩的信心,讲解过程在用词准确的同时应考虑到产妇及家属的知识水平、宗教信仰及对待男孩女孩的态度,起到正性引导和鼓励的作用。在语言激励过程中,经产助产士应站在产妇角度,以切身体会鼓励产妇。有时拉拉手、擦擦汗、喂勺水都可以缩短产妇与助产士的距离,使产妇对助产士产生认同感。在宫缩间隙,鼓励产妇适当进食进水、平静休息、保持体力,并指导产妇适时、正确地迸气用力,促进产程进展。

  1.2.2准确预测分娩时限专人守护在产妇旁,在有效的宣教指导和积极的情感支持的基础上,综合评价产力、产道、胎儿三个因素,规律宫缩后向产妇说明正常分娩时限,以树立产妇的信心、调动其主观能动性。在确定了分娩时限后,产妇能够集中精力积极主动地配合。使助产士与产妇形成合力,达到缩短产程的目的。

  2结果

  2.1两组产妇第二产程时间比较两组产妇从宫口开全至胎儿娩出时间,两组各时间段内分娩的百分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激励式心理护理组96例在宫口开全1h内结束分娩,4例第二产程延长(&>120min),第二产程延长发生率为4.2%(4/96)。对照组76例,在1~2h内分娩,14例第二产程延长,第二产程延长率为18.4%(14/76)。

  2.2两组产妇分娩新生儿窒息率比较胎儿娩出1min Apgar评分小于7分者为新生儿窒息,激励组发生新生儿窒息2例,占2%,对照组发生6例,占7.1%,较激励式心理护理组明显增高(P&<0.05)。

  2.3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率比较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超过500mL。激励式心理护理组产后出血1例,产后出血率为1%,对照组产后出血5例,产后出血率5.3%。

  3讨论

  3.1产妇的心理特征现在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大多数为初产妇而且独生女居多,由于缺乏对分娩的直接体验,以及受目前高剖宫产率的影响,产妇在分娩期常发生显着的生理变化。助产士应该向产妇宣教,剖宫产是需要指证的、盲目的剖宫产并不是降低新生儿宫内窘迫的可靠方法,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的信心[2]。部分产妇家庭尤其是农村家庭存在着重男轻女的观念,增加了产妇的心理压力;大部分产妇对分娩过程中阵痛的惧怕,使产妇依赖性增强,而且能引起机体内环境的紊乱。焦虑与恐惧等负面情绪可导致产妇神经内分泌调节机能紊乱、影响平滑肌收缩,影响子宫正常收缩节律,导致继发性宫缩乏力、产程延长、胎儿宫内窘迫、产后出血等一系列并发症;不良的症状又进一步加重焦虑与恐惧心理,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导致分娩失败和围产期母婴患病率与病死率的提高。

  3.2激励式心理护理的临床意义

  3.2.1缩短产程在产妇进入产程后,我们根据产妇的生理状况,采用激励式的心理护理,确定第一、第二产程合适的时限,给产妇以足够的信心,使产妇放弃无指证剖腹产的念头,专心而又充满信心地配合助产士的指导,顺利完成自然分娩,从而避免不必要的剖腹产带来的术中、术后并发症,降低医疗成本。

  3.2.2减少新生儿窒息胎儿宫内窘迫是导致新生儿窒息的第一因素,也是导致新生儿缺氧甚至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产妇体内酸碱平衡紊乱及产程过长均可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胎儿因素及产妇因素相同的情况下,比较常规助产激励式心理护理能明显缩短产程,进而减少胎儿宫内窘迫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

  3.2.3减少产后出血 产后出血的多少与第三产程的进展有密切关系,胎儿娩出后子宫收缩乏力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产妇精神过度紧张、产程延长,体能消耗过大等因素均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3]。本研究结果显示激励式心理护理能显着缩短产程,减少产后出血。

  总之,本研究及文献[4]均表明针对产妇特定的生理与心理状况进行有效的卫生宣教,积极的情感支持和确定合适的结束分娩的时限是提高分娩过程人性化关怀的需要,激励式分娩对于缩短产程、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减少产后出血率等均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于降低剖腹产率、节约社会有效医疗资源和提高人口素质均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唐淑英,蒋红梅.激励式心理护理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运用\[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9-11.

  2徐静.无医学指证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原因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2003,13(2):126-128.

  3李加加.人性化护理在自然分娩中的体现\[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12(5):821.

  4常晓军.激励式心理护理促进自然分娩的临床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6,19(11):1352-1354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