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德胜蛇药外涂对带状疱疹局部影响的护理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6833 日期:2025-09-30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探讨季德胜蛇药外涂对带状疱疹局部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98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在用抗病毒药物及B族维生素治疗的同时,观察组用季德胜蛇药溶于生理盐水外涂疱疹和红斑处;对照组用阿昔洛韦软膏涂患处,两组用药次数、方法相同。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00%,对照组为72.92%,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结论 季德胜蛇药外涂带状疱疹局部及结合抗病毒治疗带状疱疹效果满意,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

【关键词】 疱疹 带状 季德胜蛇药 外涂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该病毒为嗜神经病毒,感染后长期存在于脊神经后根神经节细胞中,当机体免疫功能降低时易诱发本病,其特征为群集小水疱沿神经走向单侧分布,伴显著神经痛及局部淋巴结肿大,治疗主要以抗病毒、镇痛、营养神经为主,局部治疗以抗感染为主[1]。以往的局部治疗用阿昔洛韦软膏涂患处或无环鸟苷眼药水外敷,但效果不满意。自2006年以来我们采用季德胜蛇药溶解于生理盐水后外涂带状疱疹局部,再结合抗病毒治疗,观察效果满意,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98例,其中男58例,女40例,年龄39~78岁,平均56.5岁。疱疹部位:胸背部46例,腰腹部21例,颈部13例,下肢8例,手臂1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50例,对照组48例,两组性别、年龄、疱疹部位、病程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抗病毒药物静脉点滴和维生素B1、B12肌肉注射治疗,观察组同时用季德胜蛇药溶解于生理盐水搅拌成稀糊状外涂疱疹局部或红斑处,每24h 6~8次,对照组用阿昔洛韦软膏外涂。两组用药次数、方法相同。

  1.2.2 疗效评定 治疗10天,患者疱疹及全身症状消失,无瘢痕及任何后遗症为痊愈;疱疹全部消失,留有少量瘢痕或部分余痛为好转;治疗前后无变化或略有加重为无效,痊愈加好转为总有效率[2]。

  1.2.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3 讨论
  
  季德胜蛇药是一种中药合成片剂,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并具有收敛、抗病毒、抗感染作用。外涂给药疗效快,止痛效果好,病人感觉舒适,不良反应少。也有报道:取季德胜蛇药适量用75%乙醇溶解搅拌成糊状擦疱疹作为带状疱疹的治疗,但75%乙醇对已破溃的疱疹刺激性大,引起疼痛,我们用生理盐水溶解对皮肤刺激性小,外涂时皮肤感觉清凉舒适。为了证实,我们在做健康教育时曾分别对观察组50例(用季德胜蛇药外涂)和对照组48例(用阿昔洛韦软膏外涂)治疗效果进行满意度测评,结果观察组有47例满意,满意度94.00%(47/50);对照组只有35例满意,满意度72.92%(35/48)。这个结果充分说明季德胜蛇药外涂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病人易于接受和感觉良好。季德胜蛇药用于外涂后局部形成结痂,所以局部的组织无渗出,减少疱疹的形成,从而减轻感染的发生率和局部炎性反应,促进创面的修复,病人易于接受和感觉良好。另外,季德胜蛇药的合成中有蜈蚣的成分,其作用机制按《本草纲目》解释说:“蜈蚣自能除风攻毒”,“盖行而疾者”,我们用这一作用可减轻嗜神经病毒对神经末梢的侵蚀和损伤,减轻疼痛症状,限制疱疹的形成和蔓延,缩短治疗时间,带来社会效益。从表1结果两组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7.97,P<0.01),说明季德胜蛇药外涂带状疱疹局部,再结合抗病毒的治疗,效果显著,方法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各级医院、乡村卫生院和社区医疗服务中心都适用。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略)

  与对照组比较,a:χ2=7.97,P&<0.01

参考文献


  [1] 青姚,许志学.黄五醇外治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中医外治杂志,2001,10(1):27.

  [2] 蔡中民.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5-36.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