骶尾部深度压疮皮瓣修复的护理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6832 日期:2025-09-30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总结骶尾部深度压疮皮瓣修复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36例骶尾部深度压疮皮瓣修复术病人进行观察及术前术后各种护理。结果 36例病人皮瓣全部成活,创面愈合好,患者满意。结论 骶尾部深度压疮皮瓣修复术,护理重点是加强营养、注意观察皮瓣的血液循环、做好体位及大小便的护理。

【关键词】 骶尾部 压力性溃疡 外科皮瓣 修复外科手术 护理

  骶尾部深度压疮是长期卧床患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在临床上经过局部换药治疗难以治愈。近年来,由于显微外科手术的发展,使一些经久不愈的压疮得到了有效的治疗。我科于2006年7月~2008年3月采用肌皮瓣修复36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6例中,男25例,女11例;年龄17~78岁,平均58岁;压疮发生的时间为23天~1年8个月;压疮外口最大为10cm×12 cm,最小为5cm×8 cm。压疮深度为Ⅲ度15例,Ⅳ度21例。

  2 结果
   
  3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32例伤口一级愈合,4例皮瓣下积血,经过换药处理,伤口创面愈合,皮瓣均无坏死现象。经过5个月~1年的随访,原手术部位无压疮复发,皮瓣质地柔软,外形满意。

  3 术前护理

  3.1 心理护理 长期卧床患者由于疾病的长期折磨、再加上压疮久治不愈、生活不能自理等因素,常伴有抑郁、焦虑等悲观心理问题,常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对前途感到渺茫。护理人员应该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与交流,帮助病人树立信心,在生活上给予最大的关心,平时多了解患者的需求,尽可能地给予满足和帮助,使病人及家属主动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

  3.2 伤口的护理 由于36例病人压疮创面均脓性分泌物较多且有异臭,因此患者入院后要进行伤口清创,清除坏死组织,再用3%双氧水和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对伤口分泌物要进行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有急性感染时要用抗生素。

  3.3 饮食护理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合并有贫血、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等并发症,因此术前要注意加强营养,努力改善患者局部和全身情况,纠正贫血、营养不良、低蛋白血症等以利于创面愈合,为手术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

  3.4 体位护理 予患者卧气垫床或翻身床,建立床头翻身卡。为利于术中、术后配合,避免术后皮瓣受压及皮瓣血运观察,训练病人俯卧位与侧卧位交替,教会病人俯卧位进食及排便。

  3.5 术前准备 如患者吸烟,应嘱其戒烟,说明烟中的尼古丁可使血管收缩,影响皮瓣的血液循环,最终导致手术的失败[1]。同时做好三大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胸片、心电图检查及皮肤的准备。术前一日晚予软皂水清洁灌肠,术日晨予留置导尿管,预防术中污染切口及术后用力排便,以免增加局部皮瓣的张力,影响皮瓣成活。

  4 术后护理

  4.1 皮瓣的观察及护理 严密观察皮瓣的温度、色泽、毛细血管充盈度等血运情况,术后皮瓣红润、温暖、触压后皮瓣迅速恢复正常颜色,表明皮瓣血运良好。如出现青紫、苍白、肿胀、毛细血管充盈度反应大于5s等,应及时查明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2]。室温应保持在25~28℃,局部持续灯烤10天,灯烤温度为32~35℃[3]。由于皮瓣无感觉,因此局部禁用热水袋及微波治疗,避免烫伤的发生。

  4.2 引流管的护理 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量,发现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发生异常,在加强观察的同时要及时报告医生,避免皮瓣下积血和积液,避免引流管扭曲和脱出,保持引流通畅。

  4.3 体位的减压 在继续使用气垫床或翻身床减压的基础上,保持正确的体位,以俯卧位与侧卧位交替,根据患者的耐受情况可每30min~2h更换体位 1次,翻身时避免拖、拉、推动作。避免平卧位,防止皮瓣受压。严禁采用半卧位,以免躯体下滑产生揉搓造成剪切力,使皮瓣受压和牵拉,影响皮瓣愈合。同时给病人及家属讲解如何减少剪切力和受压力,以及再次发生压疮的各种危险因素,使病人及家属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工作。继续建立床头翻身卡,严格交接班制度,做到每班交接,避免新的压疮发生和皮瓣的受压。

  4.4 皮肤及大小便的护理 每日予患者全身皮肤清洁2次,以保持皮肤的清洁和促进血液循环。并保持床单位的清洁干燥、平整。由于压疮部位在骶尾部,跟肛门距离近,因此大便时容易污染伤口,每次大便后及时清洗肛门及周围的皮肤,保持伤口敷料的清洁干燥。对于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可用一次性粘贴巾保护伤口敷料,以免被大便污染伤口敷料。肛周皮肤用生茶油或石腊油擦涂,以免肛周皮肤被浸湿发红或糜烂。使用便器时尽量不要让创面受压及刮伤。并嘱患者进食含纤维素高且易消化的食物,防止术后大便干结致用力排便,以免增加局部皮肤皮瓣张力,影响皮瓣成活。对于留置导尿管的患者,每日要进行尿道口护理,定期进行膀胱冲洗及更换尿管,并嘱病人多喝水,预防泌尿系感染的发生。

  4.5 康复指导 根据患者自身的条件及病情状况,卧床期间,予协助及指导患者行四肢及关节的功能训练。一般术后第3周开始可以离床活动。对截瘫完全卧床的患者继续给予床上翻身,每2h 1次。对能拄拐下床活动的患者,指导其下床活动。对坐轮椅的患者,应在轮椅上放好气垫圈后,再给患者坐轮椅,回房时要检查皮瓣及伤口周围情况。

  4.6 肺部并发症的护理 病人活动少、卧床久,容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应给予相应的预防措施。对病人要定期拍背,鼓励其咳嗽、咯痰,必要时做雾化吸入,以防发生肺部感染。

  5 出院指导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压疮的自我保健及家庭护理知识,如定时翻身,在易受压部位用海绵垫、气垫床等,每2h翻身1次,每次翻身后按摩受压部位,经常检查受压部位的皮肤,同时要加强营养和做好大小便的护理。

参考文献


  [1] 丽美莲,朱苗,林涧,等.骶尾部压疮显微外科修复的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6,5(2):13.

  [2] 谭红莲.应用臀大肌皮瓣修复骶尾部难愈性压疮的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6(7):9.

  [3] 卢丽.3例臀部压疮肌皮瓣修复术后护理[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24(S2):145.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