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广西医科院校毕业生就业因素及对策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6823 日期:2025-09-30 来源:论文网

      作者:郑雪兰,李玫姬,陈雪斌

【关键词】 学生 医科 毕业生 就业

  长期以来,医科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都是比较乐观的。但近年来,医科院校毕业就业矛盾越来越突出,医学毕业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医科院校毕业生是我国卫生事业的有生力量,担负着我国卫生事业跨世纪的历史责任。使这些毕业生合理、及时而又充分的就业,对社会的发展、国家的稳定、经济的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笔者现就广西医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和对策进行初探。

  1 影响广西医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

  1.1 不利因素

  1.1.1 高校扩招的负面影响 各医学院校扩招使毕业生人数迅猛增加,总供给量大幅增长,供大于求的矛盾突出,是每位医学毕业生就业压力的重要因素,同样也是广西医科院校毕业生就业的主要压力。随着1999年以来的高校持续扩招,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了大众化时代,大学生就业也由过去的“精英就业”转变为“大众化就业”[1],各医学院校招生人数扩大,广西医科院校的毕业生在2007年仅四所本科院校的毕业生人数已达6942人,而在2004年是2897人,三年期间毕业生增长率是139.62% 。

  1.1.2 受广西经济水平发展慢的影响 在地区分布上,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东部沿海等经济发达或经济发展较快的内陆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较快,新建、扩建医院多,医院规模也比较大,所以接受毕业生比较多。而西部内陆等经济不发达或欠发达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较慢,医院数量少,规模也小,因此接受的毕业生数量也比较少[2]。

  1.1.3 用人单位因素 用人单位存在“人才高消费”和急功近利的思想。即使是一些普通岗位也要优先录用高学历者,存在着不顾实际招聘高层次人才的现象。另外受地方医疗改革的影响,不少医院宁可选择退休的专家也不愿意接受新毕业生。在乎其短期效应的目的,而忽略了产生长期效应的人才培养与结构,导致即使正规大学医学生愿意进入基层医院也是困难重重[3]。其中许多三甲医院非省外重点医科大学毕业生不要,广西内的医科毕业生再优秀连面试机会都没有;虽然广西医疗机构以县级以下卫生服务体系为主,但是很多县级甚至有些县级以下医疗机构非研究生不要,而目前广西的高等医学教育尚是以本、专科教育为主,这样更加剧了地方医学生就业的压力。

  1.1.4 大学毕业生自身因素 相当一部分医科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落后、就业期望值过高。广西相当部分医疗机构员工还存有编制和聘用之分,许多毕业生只想到有编制的单位,对于聘用制单位还存在很大偏见,不愿意到这些单位就业,而私立医院就更是不愿意去了。还有些医学毕业生就业视野窄,许多临床专业毕业生除了医院,不愿意接受其他医疗单位;另外很多医学毕业生只瞄准大中城市的医疗卫生机构,县级以下的单位不愿意去,尤其是边远山区,即使是该地区的毕业生也不愿意回去。

  1.1.5 自主择业和创业的可行性小 目前我国毕业生分配制度已进入自主择业、自主创业的阶段。我国2002年出台的《医疗卫生法》中明确规定,没有取得医师执照,就没有处方权,也就没有行医资格。这就意味着,医学生毕业必须先就业进医院,才有报考医师的资格,也才有自主行医的可能性,所以自主创业这条路对于医学毕业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4]。

  1.2 有利因素

  1.2.1 广西的许多县级以下医院受原来人事制度的限制,对外来生源几乎是拒绝的,就业制度改革后,打破了这些限制,推动了毕业生的流动,拓宽了医学毕业生就业。广西很多地方由于受经济不发达的影响,教育水平较低,很多医疗机构人员的学历较低,尤其是各乡镇卫生服务机构,需要大量补充高等医学教育人才。

  1.2.2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开展为广西医学毕业生就业增加了机会。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开展,加大了对基层医院和农民的补贴,使得农民看病有保障,基层医院病人数增多,对医疗服务人员需求也大大提高。

  1.2.3 广西与东盟各方面合作的加强,为广西医药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平台,大批的投资、经商者及外国旅游客人增加,对医疗保健的高档次需求必然增加,需要一批医学毕业生参与,也为广西医科院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大好的有利机会。另外也对广西的医学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对策

  2.1 国家政策方面 国家要重视毕业生思想教育,积极引导医学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加强就业指导,增强服务意识,为医学毕业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建立和完善医学生就业市场,为医学毕业生就业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5]。政府虽然制定了相应政策鼓励毕业生到艰苦的农村和边远地区就业,而且广西大部分乡镇缺医少药的情况还相当严重,那么广西医学毕业生就业就还有很宽的天地,但由于大多数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环境和待遇很差,其工作环境跟高一级医疗机构的差距太大,所以没有办法吸引人才,即使有部分毕业生到了基层医疗机构工作,也是不稳定。因此政府要确实改善基层医疗机构的条件,创造基层医疗机构吸收人才的工作环境。

  2.2 高校方面 首先扩招后教学质量要跟上,不要因为学生多了,教育质量就打折,要大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提升毕业生就业能力,同时专业设置要合理,培养出来的毕业生要符合用人单位的需求。其次高校应该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放在与录取新生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多想措施,帮助毕业生顺利就业。第三,高校要加强与各医疗实习单位的联系,因为实习单位不但为毕业生提供了技能培训机会,还为毕业生接近用人单位架好了桥梁,该毕业生的表现如何,用人单位已经了解,这样既减少用人单位的招聘成本,学校又可以批量地推销学生。

  2.3 毕业生方面 医学毕生首先要提高自己的竞争力,医疗服务行业是高技术的行业,面对的是人的生命,在工作中不能有半点疏漏,因此用人单位对医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就较高,医学毕业生在学习生活中要严格要求自己,完善自己各方面的素质,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其次要改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医学的实践经验很重要,医学毕业生要先想办法先就业,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现在医学人才的流动很大,经验能力提高了,才有更好的发展机会;最后,医学毕业生自身要积极寻找就业机会,主动出击,不要过分依靠学校来就业,很多医学毕业生总是希望学校帮找单位,平时自己都不着急。每个高等医学院校肯定都会想尽一切办法帮助自己的学生就业,但是学校力量总是有限的,因此毕业生自己要依靠多种途径来寻找就业信息。
  
  医科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解决医科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不能仅仅靠一个方面的努力就可以,需要医学院校、毕业生自身、用人单位、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达到我们所需要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翟理祥.医学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EB/OL].(2006-07-17)http://gradjob.con.cn

  [2] 黄一诚.医科院校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及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07,149(11):182-183.

  [3] 赵世鸿,刘锦南.新形势下医学生就业“瓶颈现象"成因探析及对策[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7(4):328-329.

  [4] 高静,汤东.高等教育大众化时期医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右江医学,2004,32(3):288-289.

  [5] 朱森林.医学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新医药,2003,2(7):113-114.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