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对比前后10年诊疗老年急腹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1986~2006年老年急腹症患者分为两组,前10年组采用传统的诊疗方法,后10年组采用大型仪器及详细的实验室检查结合临床症状辅助诊断,手术方法除传统手术方法外还增加了腹腔镜下手术,手术前后注意营养支持。对比两组的病死率、住院时间、治愈率、剖腹探查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后10年组各疗效指标与前10组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均&<0.01)。结论 对老年人急腹症采用灵敏度、分辨率、准确性较高的大型仪器和详细的实验室检查结合临床症状明确诊断,具手术适应证者采用腹腔镜微创技术,比传统治疗方法具有更好的效果。
【关键词】 老年人;急腹症;腹腔镜检查
老年急腹症的临床表现不典型,病变重而症状及体征轻,给诊断带来困难,易延误治疗。将我院自1986年1月~1996年10月共收治60岁以上急腹症436例及1997年1月~2006年10月共收治60岁以上急腹症441例进行疗效对比,现将两阶段采取不同诊疗方法得到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986年1月~1996年10月的病人为前10年组,本组男234例,女202例,年龄(65.8±12.4)岁,其中腹腔穿刺392例,抽到渗出物或气体278例,伴有内科疾患共226例,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及肺心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1997年1月~2006年10月的病人为后10年组,本组男238例,女203例,年龄(66.1±11.8)岁,其中腹腔穿刺389例,抽到渗出物或气体280例,伴有内科疾患共223例,包括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及肺心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脑血管疾病等。两组病人性别、年龄、所伴随的病情差异无显著性,两组病例疾病构成比,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疾病构成比(略)
1.2 治疗方法 前10年组采用症状、X光透视和简单的生化检查而做出诊断,保守治疗无效后行外科治疗。后10年组采用如彩色多普勒B超、CT、MRI等大型仪器及详细的实验室检查结合临床症状辅助诊断,除传统手术方法外还增加了腹腔镜下手术,手术前后注意营养支持。对比两组的病死率、住院时间、治愈率、剖腹探查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3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应用SPSS 13.0版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结果表明,后10年组的病死率、治愈率、剖腹探查率、并发症发生率与前10年组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见表2。前10年组的住院时间为(14.62±4.94)天,后10年组为(7.68±5.31)天,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t=20.03,P&<0.01)。
表2 两组疗效对比(略)
3 讨论
老年人急腹症具有自身的特点[1,2]:①各脏器机能呈退行性改变,很多引起急腹症的腹腔内疾病、感染及失水,首发表现不典型;②反应迟钝,临床表现与病理变化不一致,老年人急腹症消化道症状轻,肌紧张、反跳痛也不如年轻人明显,体温及白细胞升高均不如年轻人明显;③多伴有胃肠道功能紊乱及便秘等症状,患急腹症后往往与类似症状相混淆,就诊较晚;④老年人体弱多病,常因急腹症引起伴随的慢性病发作,掩盖急腹症病情,主次难分或延误手术时机。导致对急腹症病情产生错误估计,增加急腹症诊疗的复杂性。本研究虽两组病例构成比有所不同,但后10年组病例的病死率、住院时间、治愈率、剖腹探查率、并发症发生率等疗效指标皆优于前10年组。结果表明:外科医生负责耐心地仔细询问病史,或家属、陪伴代述很有必要;其次,后10年常规采用灵敏度、分辨率、准确性较高的大型仪器和详细的实验室检查结合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可大大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并获得及时掌握老年人急腹症的手术时机。此外,术前结合病人的心、肺、肝、肾、脑等重要器官的功能情况,正确评价病人保守治疗的前景或手术的耐受性十分必要,对有心肺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等术前进行必要的矫正,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3]。高龄、心血管疾病及肺部感染等不应作为手术禁忌证。集诊断与治疗于一体的电视腹腔镜技术明显地提高对老年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水平,传统的剖腹探查术需有腹膜炎指征,而腹腔镜技术则对“高疑似”腹膜炎病例,既可进一步证实诊断,又可实施手术治疗;而且避免因开腹手术带来的体液丢失和对其他重要脏器的干扰等临床问题,缩短了手术时间,与传统手术方式比较,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低[4,5]。对于老年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的治疗对策应首先积极抗休克治疗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同时选择合适的时机及时手术,注意控制感染并早期防治MODS,以上措施的综合运用可以明显提高治愈率[6]。
总之,对老年人急腹症采用灵敏度、分辨率、准确性较高的大型仪器和详细的实验室检查结合临床症状明确诊断,具手术适应证者采用腹腔镜微创技术,比传统治疗方法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巫协宁,花天放.老年人急腹症的诊断和处理[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1999,5(4):184.
[2] 刘海顺.老年人急腹症323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15):2971.
[3] 郑少鹏,林杰.老年人急腹症123例诊疗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05,10(4):261-262.
[4] Catani M, DeMilito R, Ratta G, et al. Laparoscopy in an abdominal emergency: the diagnosis and therapy in 3 clinical cases of acute abdomen [J]. Ann Ital Chir,1999,70(2):265.
[5] Decadt B, Sussman L, Lewis MPN, et al. 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of early laproscopy in the management of acute nonspecific abdominal pain [J]. Br J Surg,2000,86(4):1383.
[6] 贺华勇,郭伟,杨德民,等.老年急腹症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分析[J].广东医学,2007,28(7):1130-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