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多处骨痛为首发临床表现的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例报告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6099 日期:2025-09-23 来源:论文网

       作者:廖云秋,覃建宏,李达波

【关键词】 白血病,粒细胞,急性;骨痛

  1 病例简介
     
  患者,男,25岁,因多处骨痛9天入院。入院前9天无诱因先后出现腰部、两肩胛及前胸部疼痛,呈持续性胀痛,阵发性加剧。无畏寒、发热、鼻衄、牙龈出血、皮肤瘀斑及关节肿痛等症状,无外伤史。病后曾服非甾体解热镇痛药、中草药等治疗,病状未缓解。体检(PE):T 37℃,P72次/min,R 28次/min,BP 15.96/10.64kPa,神清,呈急性痛苦面容。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出血点、瘀斑,浅表淋巴结无肿大,牙龈无肿胀,腰椎、两肩胛及胸骨明显压痛,尤以胸骨中、下段明显。心肺未见异常,腹部平软,肝、脾无肿大。双下肢无水肿。外周血象:Hb 127g/L,WBC 11.5×109/L,PLT 218×109/L,心肌酶谱:AST 36u/L、LDH 1 604u/L、CK 349u/L、CKMB 15u/L,血沉36mm/h,肝、肾及凝血功能未见异常,胸部及腰椎X线、心电图、腹部B超、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正常。因查找不出多处骨痛的原因,而行骨髓穿刺涂片,作细胞形态学分析见:原始粒细胞占35%、早幼粒细胞占21%,确诊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AML-M2型),而转上级医院行骨髓移植治疗。

  2 讨论
  
  急性白血病是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时骨髓中异常的原始细胞及幼稚细胞(白血病细胞)大量增殖并抑制正常造血,广泛浸润肝、脾、淋巴结等各种脏器。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淋巴结肝脾肿大,外周血白细胞多数明显增多,血小板多数减少。该患者以剧烈的多处骨痛为首发临床表现,而无贫血、出血、感染征象,无肝、脾、淋巴结肿大,外周血象未见明显异常,最后经行骨髓穿刺涂片细胞学分析方确诊为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骨痛的原因:①白血病细胞影响骨膜;②不明原因的骨梗死和骨髓坏死;③高尿酸血症致痛风发作;④溶骨性粒细胞肉瘤等[1]。本例患者可能与①、②点有关。临床上这种仅仅以多处骨痛为首发临床表现的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较少见,易造成误诊。因此对临床上遇到不明原因的多处骨痛患者,要考虑到急性白血病的可能,应及早行骨髓穿刺涂片细胞学分析及外周血涂片细胞分类等检查,以免造成过长时间的误诊。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实用内科学:下册[M].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312.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