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心肌梗死;误诊;漏诊
为了解近10年来心肌梗误诊的主要原因,我们对万方数据库检索出的91篇临床资料齐全的论文中的2697例心肌梗死患者的误诊影响因素进行归类整理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为万方中文数据库检索出的自1998年以来临床资料齐全的91篇论文中误诊的2697例心肌梗死患者,其中男1862例,女835例,年龄最小21岁,最大93岁。
1.2 方法
对误诊的2697例心肌梗死患者的的年龄、性别、心肌梗死的临床表现、诊治过程中影响误诊的因素等资料使用Microsoft EXCEL软件进行归类整理、总结和分析。
2 结果
2.1 年龄与性别因素
50岁以上人群占全部误诊、漏诊患者的95%以上,男性占69.56%;而40岁以下青年组中误诊患者97%为男性。
2.2 症状和体征因素
全部心肌梗死误诊、漏诊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不典型,以消化系统症状为主者占27.22%,循环系统症状为主者占25.57%,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者占22.18%,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者占19.65%,以牙周炎、颈椎病、肩周炎等其它疾病为主者占5.28%。
2.3 诊治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①因各种原因就诊入院时未行心电图检查者为2227例,占82.57%;②因心电图表现不典型者为257例,占9.53%;③因忽视动态观察心电图和血清酶学而误诊者115例,占4.26%。④因其他急危重症合并心肌梗死而漏诊者为98例,占3.63%。
3 讨论
心肌梗死是常见心血管疾病急症,急性期病死率较高,尤其是在发病后24h内容易因心律失常而猝死,所以早期诊断是减少病死率的重要措施。部分心肌梗死病人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特征,特别是老年人常并发多种慢性疾病,不典型心肌梗死更为常见[1~3],临床上已受到各级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但由于诊疗环境的复杂化、以及不典型心肌梗死临床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并主要表现为其他系统的症状和体征[3~5],病人多认为医院为了增加收入乱检查而拒绝检查、复查心电图,因而时有心肌梗死的误诊、漏诊,严重时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误诊病人的影响因素中,我们所统计的这组病人的结果表明:就诊入院时因各种原因未行心电图检查是心肌梗死误诊、漏诊的主要原因,特别是许多病人由于并发多种慢性疾病,其长期反复的发作及多种疾病发作时症状和体征的重叠,导致病情十分复杂,若病人此时是由临床经验不足的医生接诊,就很可能不行心电图等检查而导致误诊、漏诊。而目前心电图检查不仅费用低廉,且耗时短,操作简便易行,若将心电图检查作为成年病人就诊时的常规检查项目,绝大多数病人即可明确或排除心肌梗死的诊断,从而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和避免心肌梗死误诊、漏诊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肖智谦.首诊延误或漏诊的急性心肌梗死68例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5,11(10):68-69.
[2]白清中,裴瑞泽, 刘华亭,等.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误诊186例分析[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3,3(9):1296.
[3]孙领,刘青.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102例误漏诊原因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5,14(2):147-148.
[4]阔光漪,黄智春,王松林.22例不典型心肌梗死误诊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04,19(4):179.
[5]王承辉.心肌梗死误诊的大样本流行病学调查[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4):3520-3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