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刘生,张波,段华芳,王琪鸿
【关键词】 基层卫生士官;现状;对策
作为部队基层卫生工作的主要力量,卫生士官队伍素质的高低、作用的发挥与否将直接影响到部队基层卫生工作的质量。本文通过对某部卫生士官数质量状况统计分析后,针对困扰当前卫生士官队伍建设中的突出问题,提出了如何提升基层卫生士官队伍能力素质的对策。
1 卫生士官队伍现状
1. 1 组成结构不合理 一是编制结构不合理。基层部队卫生士官队伍中,初级士官占80%以上,中级士官还不到20%,高级士官仅师医院编有1人,导致具有一定的操作技能、独挡一面的卫生士官偏少。二是学历结构不合理。据对某部卫生士官队伍的统计分析来看,现有卫生士官中具有大学学历(包括函授大专、本科)的仅占整个卫生士官队伍的9. 5%;高中(包括中专)学历的占22. 2%,而初中(含初中)以下学历的达到68. 3%。三是工作任务与培训层次不合理。当前,活跃在基层护理一线的主要力量是卫生士官,他们90%以上只接受过上级卫训队6-8个月的短期培训,却要承担以前由干部护士承担的工作,实事求是地讲,卫生士官从理论基础、操作技能、临场处置等方面,与干部护士均有一定的差距,相当于是任务没有变,而技术力量在减弱。
1. 2 专业基础不扎实 一是基层部队卫生士官队伍文化程度普遍较低。从统计数据来看,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0%以上,这些卫生士官学历低,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也就较低,稍微深一点的医疗护理知识就难以掌握。二是现有卫生士官,虽然都经过上级卫训队、师医院或地方医学院校的培训,但存在业务理论基础较差、基本操作技能偏弱、爱伤护伤观念不强等情况,遂行重大卫勤保障任务困难多、压力大。三是卫生士官继续培训的机制不成熟。大部分卫生士官经过卫训队培训后,只能依靠岗位练兵、自学成才等方法提高自身素质,而这些方法又往往受主观因素的制约,其素质的提高速度较慢,效果不明显,导致卫生士官队伍的发展后劲不足。
1. 3 思想基础不牢固 一方面基层卫生士官无技术职务,学历又低,回地方后不具备执业条件,面对基层条件艰苦,进修学习机会不多,业务技能提高不快等现实,普遍存在工作上进心不强、积极性不够、扎根基层思想不牢、思想易波动等情况;另一方面平时工作对医务干部的依赖性较大,多数士官认为转二级、三级士官名额有限,反正也不一定能长时间留用,所以对担负的工作不尽心尽职,为兵服务图形式、走过场,对干好本职工作要求不高、标准不够、办法不多。
1. 4 人员分布不均匀 现有的卫生士官绝大部分分布部队驻地条件较好的地方。据对某部卫生士官人员分布统计的情况来看,该部所属的6个卫勤机构中,驻地在城市的有4个,卫生士官数量占现有卫生士官总数的67. 5%;其中一个位于城市中心,编制卫生士官29人,实有34人,超编5人。而驻地在郊区或边远山区的2个单位,卫生士官普遍存在着缺编的现象。
2 主要对策
当前,研究和加强卫生士官队伍的作用,已经成为做好基层卫生工作的紧迫任务。我们认为,加强基层部队卫生士官队伍建设应该重点抓住三个方面。
2. 1 不断规范卫生士官队伍建设的制度 一是完善培训机制。可以借鉴护理干部培训模式,年初给基层单位分配一定数量的卫生士官培训指标,各单位根据工作实际,有针对性地选调一定数量的卫生士官到医院进修学习,培养一技之长、一专多能,使其在基层单位能独挡一面开展工作。二是完善考评机制。根据各类卫生士官岗位标准要求,建立健全卫生士官考评标准,定期对卫生士官进行业务考核考试,并将结果记录在案,作为年终评功评奖和晋级的依据。三是完善编制机制。适当增加三级、四级卫生士官比例,为保留人才提供条件,保证选得准、留得住、用得上。四是完善转退机制。当前影响卫生士官队伍安心本职岗位最主要的原因是现行制度与地方卫生制度不接轨,卫生员毕业证书不被地方认可,因此卫生士官想长期从事本行的难度较大。建议从根本上解决学历认证的问题,为卫生士官考助理医师、执业医师创造条件,切实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
2. 2 不断提升卫生士官胜任本职的能力 一要充分利用国家和军队开办的各类教育,鼓励他们参加医学继续教育和学历教育,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学历结构,提高技术水平。二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将战救五项技术、卫生士官基础知识、体能训练等内容放手让他们去组训,重点培养一批会做、会学、会教、会组训的骨干队伍,使他们在训练实践中锻炼提高。三要结合单位实际,培养一专多能卫生士官。要结合战备教育,增强敌情观念,提高战备意识,在实战环境中摔打、磨励官兵火线救护的能力,增强对战场环境的适应性;要加强对平战时卫勤保障理论学习,不仅仅要学会战救五项技术,而且还要学会多发伤、复合伤、休克等伤员的急救,真正成为做好基层卫生工作的“多面手”,起到独挡一面的作用。
2. 3 不断加强卫生士官技能培训的力度 一是在选拔卫生士官时一定要坚持按文化水平高、思想品德好、作风纪律优、能安心基层部队的原则培训和选拔;在使用卫生士官时,要根据部队实际需求和本人技术专长,定岗定位,用其所长;同时要加强与军务部门协调,严格控制卫生士官改行、外流或学非所用;在士官选拔、套改中,优先考虑卫生专业骨干。二是加大卫生士官队伍专业技能培训力度。要充分发挥卫训队作为卫生专业培训基地的作用,利用每年的空余时间定期举办卫生士官培训班,适时组织预任卫生士官、在职卫生士官集训,通过针对性训练提高胜任工作的能力。三是卫生业务部门要借鉴卫生干部培养模式,统一规划完善卫生士官进修学习制度,规范卫生士官进修培训工作,为卫生士官继续教育、提高技能开创一条新路子,以适应基层部队卫生工作的需要。四是努力拓展直招护理士官入伍模式,不断充实卫生士官的数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