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适应新时期服务需求,满足门诊病人需求,提高门诊病人满意度。方法 营造舒适的就医环境,优化门诊服务流程,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课堂,实行温馨的便民服务措施以及开展切实有效的质量控制。结果 工作效率增强,病人满意度增加,医院整体水平得到了提高。 结论 病人对门诊服务需求越来越高,只有不断创新,一切以患者为中心,方能满足需求。
【关键词】 门诊;规范化管理;运行模式
医院门诊作为医院的窗口,是医院开展人性化服务的前沿,开展现代化医院门诊管理,必须改变传统的门诊管理模式,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走“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之路,向“健康检查”和“健康教育”倾斜,并加强“质量管理”和创新服务模式,实施多元化服务,在此基础上才可能向现代化医院管理迈进。
1 改变传统的门诊管理模式
改变传统的门诊管理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随着医疗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一些过去必须住院治疗的疾病现在逐渐通过门诊治疗而解决问题[1]。门诊医疗方便快捷的特点迎合了人们快节奏的生活。综合医院门诊部要进行服务意识的创新,以及“人性化服务设计”,重新设计服务流程,使流程科学、简便,让患者及家属感到方便、舒适、快捷。将服务延伸至院前的预防、健康教育、健康体检、医疗保险和院后的随访、健康指导、心理咨询[2]。
2 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
(1)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观念,以满足患者的需求为目的,简化就医流程,降低医疗成本,改善就医环境[3];(2)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走质量效益型发展的道路;(3)适应环境、发挥综合医院的优势;(4)扩大对外宜传、开展义诊咨询活动、开设健康课堂等形式畅通传播渠道,有效扩大潜在的医疗市场;(5)通过品牌战略优势,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人新我精”。开设方便门诊、特需门诊、夜门诊和节假日门诊等;提供专科和专病服务;门诊服务向社区延伸。
3 走“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之路
3. 1 门诊工作信息化和网络化是门诊工作最重要的创新,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必须走“数字化”门诊的模式。因为一套成熟的信息网络可使综合医院管理者及时掌握收支及科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等情况,还可规范工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使管理者在纷繁的人际关系及繁重的工作压力中解脱出来。更重要的是能满足患者了解医疗费用使用情况的要求,提高患者对综合医院的满意度,提高综合医院的信誉。
3. 2 门诊将试行“一卡通”治疗模式在门诊医疗服务中的应用。具体操作方法是:首次就诊患者先到咨询建卡处填写《诊疗录入表》,办理《医疗就诊卡》。此后该患者的信息便可在本院范围内的诊疗全过程中实现共享。应用“一卡通”就诊模式可使挂号、开方、划价、收费、取药“一条龙”、“一张卡”服务,减少了病人排队的时间,尤其是大大缩短了病人就医的时间,减少了“三长一短”的现象,从而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2]。
4 向“健康检查”和“健康教育”倾斜
4. 1 对医院门诊工作而言,今后门诊的职能将会拓展到“健康检查、健康教育”等方面,门诊工作可以渗透到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伴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将注重心身疾病的治疗和预防,将注重生活质量的提高[1]。至于健康教育的方式将会是各种各样。医疗保险政策的出台和公费医疗制度的终结,一些患者因为不符合住院条件而被迫接受门诊治疗。政府、综合医院和保险公司为了有效缩短住院日,增加病床周转次数,人为将患者住院前、手术前的必要检查放在门诊完成。为肿瘤化疗、激素治疗、慢性病治疗等设计的日间综合医院可以降低国家整体医疗费用,减少住院天数,必将成为现化门诊关注的焦点。
4. 2 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为妇女儿童健康保驾护航。针对孕妇和儿童家长对保健知识的需求很强烈,而门诊医生的解答由于时间关系往往不能满足患者的需要,门诊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满足了病人的需要,也起到了很好的保健知识传递的作用。
4. 3 充分利用电子显示屏、彩电、碟机等电教设施,坚持每天滚动式播放各种健康信息、保健知识;在各专科诊室内外设置宣传板报,刊出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治疗和保健知识;印制各类疾病的健康教育处方,定期向社区人群、就诊人群进行健康宣教。
4. 4 坚持每周开展“准妈妈课堂”和“宝宝课堂”,对孕期保健和儿童保健知识进行系统、详尽的宣教。
4. 5 在围产保健门诊设立专职健康教育宣教员,及时解答门诊孕妇和家属的疑问,并开展产科健康教育每日小课堂。
5 加强“质量管理”是永恒的主题
(1)门诊医疗管理工作质量是门诊工作的重点,应坚持高素质医师出诊制度,坚持科主任及专家门诊制度,坚持门诊专科定额指标制度,坚持门诊病历与处方抽查制度,坚持首诊负责制度[1]。(2)全面提高门诊服务质量,即开展导医导诊服务;(3)加强基础质量和环节质量管理,为患者排扰解难;(4)营造良好就医环境,为患者奉献爱心;对各类人员服务态度满意度,提出了门诊秩序化质量管理措施,包括:门诊就医流程畅通,实行一条龙服务;实行门诊计算机网络化;实行工作人员上岗制。(5)门诊应当对各项医疗活动建立质量标准和有效的质量控制标准,门诊工作人员应当结合门诊工作的特点,不断创新,不断加强质量体系建设。
6 创新服务模式,实施多元化服务
(1)在门诊定期举办“孕妇瑜伽”、“拉玛泽呼吸分娩减痛方法培训”、“产后康复操”等培训班,通过无偿提供一些新颖独特的专科特色服务,使病人享受到高性价比、高附加值的医疗服务,使其感受到“意外的惊喜’,从而开辟和吸引更多的保健人群。(2)为让病人在就诊过程中感到亲切、温暖,门诊部医务人员想方设法改进细节,为门诊病人送去入文关怀。(3)在门诊部窗口前、楼道口、电梯旁都设有温馨提示语牌。(4)免费为婴幼儿提供儿童推车,(5)为远道病人免费邮寄检查报告单。(6)输液观察室配备有根据婴儿特点自行设计制作的儿童输液推车,使婴幼儿能开心地接受治疗。(7)还特设有学生输液观察室,精心设计的学生桌椅可以让学生病人边输液边学习,解除了家长及学生的后顾之忧。
现代化医院门诊管理应具备公平、公开、公正、文明的分诊系统,快捷的病人自助查询、挂号、收费等人性化服务以及自动化、无纸化医院管理,只有在以上基础上才可能称为现代化医院门诊管理[4]。
参考文献
[1] 王春秋.综合医院门诊现代化管理的探讨[J].武警医学,2003,12:758-759.
[2] 张征宇,黄锦麦,孙 彬.“一卡通”诊疗模式在门诊医疗服务中的应用探讨[J].医学信息学,2005,7(18):710-711.
[3] 刘乃丰,汤仕忠.门诊医疗服务流程优化和运行管理[J].现代医学,2006,4(34):123-125.
[4] 陈 平,方 宁,许和平.现代化医院门诊管理系统的发展方向[J].医疗卫生装备,2004,10: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