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新鲜芦荟薄片外敷预防化疗性静脉炎的作用。方法 将使用留置针静脉滴注蟾蜍的100例行静脉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静脉化疗时用新鲜芦荟片在穿刺处外敷(避开针眼处),对照组:静脉化疗时穿刺处未用任何方法外敷。观察两组静脉炎发生率及留置针的留置时间。结果 实验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降低,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明显延长(P<0.01)。结论 新鲜芦荟片外敷静脉留置针注射部位,可有效地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延长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
【关键词】 化疗性静脉炎 新鲜芦荟 预防
静脉滴注化疗药物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反复、多次大剂量静脉冲击化疗已成为临床抗肿瘤的常规治疗方法,但由于许多化疗药物为生物碱制剂,易引起静脉和邻近组织红、肿、热、痛,血管硬化等炎症反应,化疗性静脉炎的发生率可达57.65%[1],一旦发生静脉炎,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而且影响后续治疗。因此,预防化疗性静脉炎是保证肿瘤持续治疗的关键环节,依据芦荟的功效,我科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应用新鲜芦荟片局部外敷,预防静脉留置针滴注化疗药物蟾蜍所致的静脉炎,经临床50例患者的对比研究,效果显著,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住院患者共50例,男性38,女性12,年龄32~76岁。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新鲜芦荟外敷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治疗方案等一般情况无明显差别,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血管状况影响因素比较(略)
1.2 方法 均采用BD公司22GA型静脉留置针、肝素帽、透明敷贴,选择前臂的头静脉、贵要静脉为穿刺点,蟾蜍以每分钟不超过40滴的速度滴注。实验组患者在滴注蟾蜍时采用新鲜芦荟片外敷注射部位。方法:新鲜芦荟片洗净切成薄片,平敷于留置针敷贴上方,可用胶片稍作固定,直到输液完毕。芦荟片干后应及时更换。
1.3 观察指标 (1)静脉炎发生率,依据美国静脉输液护理学会关于静脉炎的诊断标准。Ⅰ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无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Ⅱ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未触及硬结;Ⅲ度:局部疼痛、红肿或水肿,静脉条索状改变,可触及硬结。本研究是否发生静脉炎以5d为界限,5d内出现静脉炎症状的予拔针。(2)静脉留置针的留置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静脉炎发生率比较用χ2检验,留置针留置时间比较用t检验。
2 结果
实验组静脉炎发生情况:用药后3~5天发生静脉炎18例,用药5天后发生静脉炎7例。对照组用药后3~5天发生静脉炎15例,5天后发生10例;静脉针留置时间:实验组平均留置时间4.8天,对照组平均留置时间1.4天。两组比较P&<0.01.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3.1 新鲜芦荟片局部外敷的效果 芦荟是一种天然的食用植物,经常食用可抗肿瘤、促进血液循环,软化血管等作用。但临床应用证明,新鲜芦荟片局部外敷,可使药液渗出血管外致局部红肿、疼痛的症状消失,条索状的血管弹性得到改善,具有散淤、消肿、止肿、消炎、促进损伤组织细胞修复的作用。因此,使用新鲜芦荟片外敷,可使蟾蜍刺激性药物损伤的血管壁细胞修复,从而预防静脉炎的发生。同时,芦荟薄片的外敷延长了静脉针的留置时间,从而使静脉留置针发挥了优势,减少静脉穿刺的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
3.2 护理要点 (1)应先做好心理护理,向患者介绍新鲜芦荟薄片外敷,对皮肤无刺激、无污染,无任何不良反应,而且来源丰富,价格低廉,操作方法简单,使患者精神放松,配合治疗。(2)建议在使用静脉留置针滴注蟾蜍时即应使用新鲜芦荟片局部外敷,留置时间不宜超过6d,置管期间应经常观察穿刺部位的变化,一旦出现疼痛、红肿等静脉炎征象,应立即拔除留置针[2],并用新鲜芦荟片继续外敷疼痛部位,直到静脉炎征象消失。(3)老年人皮肤变薄,皮下脂肪减少,皮肤弹性减弱,血管弹性差、易滑动及机体抵抗力差[3],对老年、体弱、血管状况差的患者应适当缩短静脉针留置时间。
参考文献
[1] 黄小玲,江月忠,章海滨.化疗性静脉炎的防治[J].护理与康复.2004.265~266.
[2] 邵红梅.静脉留置针引起静脉炎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5,22(6):40~41.
[3] 齐 艳,吴明姬.减轻老年病人静脉穿刺疼痛的方法[J].护理学杂志,1999,14(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