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介入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体会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5175 日期:2025-09-13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 并发症; 护理

  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术(PCI)能尽快明确病变血管的位置、性质及程度,在心肌严重缺血前使闭塞的血管再通,恢复缺血心肌供血,挽救濒死或缩小梗塞面积,同时冠心病介入治疗避免了开胸手术的创伤,克服了药物治疗难以奏效的缺憾,具有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效果迅速可靠、病人易接受等优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作为一种有创手术,加之抗凝药物的使用,如果护理不当、观察不及时,将会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现将我院几年来对介入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4年5月至2008年7月,我科做介入治疗47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18例,年龄52~81岁;其中陈旧性心梗21例,急性心梗14例,不稳定型心绞痛9例,冠脉综合征3例;冠心病危险因素中,伴高血压25例,糖尿病8例,高脂血症11例,经过精心护理,无1例发生并发症。

  2 护理

  2.1 生命体征监测 严重心律紊乱是PCI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也是死亡的重要原因,而持续心电监护对预防和早期发现一些并发症至关重要,因此对术后患者进行持续心电监护,加强巡视(一般30分钟观察1次),严密观察有无频发室早、室速、房室传导阻滞,有无ST段、T波等心肌缺血改变和心肌梗死的表现。压迫止血期间观察血压、心律、表情、面色、肤温等全身情况,严密监测血压,特别是收缩压的变化,一旦血压波动过大或收缩压明显增高,应及时通知医生,配合控制血压。另外,对术中及术后大剂量应用抗凝药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全身皮肤有无出血点及大小便颜色,有无牙龈出血、鼻出血等情况。

  2.2 心理护理 术后病人入监护室卧床休息,护士应立即告知病人手术已顺利完成,达到了手术的目的,让病人放心,以消除病人的紧张情绪,使病人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并向病人多传达有利信息,给予鼓励和支持,以免病人术后心理负担过重。

  2.3 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3.1 伤口出血及皮下血肿 PCI术后的患者为防止血栓形成,常需要严格抗凝治疗,但由于个体对抗凝剂存在的明显个体差异,使抗凝剂的用量很难掌握,常易导致出血性并发症。因此应密切观察敷料有无渗出,特别是在术后前3小时,一旦发现腹股沟有肿块,应观察其硬度、范围、波动及杂音[1]。为了预防穿刺口出血,局部伤口沙袋压迫6小时,穿刺不顺利者适当延长时间,注意观察伤口有无出血,足背动脉搏动情况。术后应绝对卧床24小时,并用1.5kg沙袋压迫伤口,穿刺侧肢体制动12~24小时,避免弯曲,咳嗽及大小便时应用手压迫穿刺口以防出血。一旦发现应重新加压包扎,酌情减少抗凝剂。对于局部有血肿及瘀血者,应采用50%硫酸镁湿敷。

  2.3.2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由于患者心理过分紧张和拔管痛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病人出现头晕、恶心、胸闷、乏力,继而出现面色苍白、心悸、呕吐、全身大汗等;心电监测:心率骤然低于50次/分,血压下降低于90/60mmHg,严重者有神志和意识改变,此时应立即静脉快速滴注5%GS或NS补液、多巴胺3~5mg静推、阿托品1mg静推。所以在拔管时应保持良好的静脉通道,并备好抢救药物。

  2.3.3 低血压 冠脉介入手术期间低血压常由于药物使用不当或急性心脏缺血引发的心源性低血压,均于术后30分钟至2小时出现血压下降、心率增快、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等,所以术后应密切观察血压情况,发生血压下降时立即告知医生;并学会判断迷走神经反射性低血压:血压下降时伴心率减慢、恶心、呕吐、出冷汗,严重时发生心脏停搏,一旦发生,立即处理,经升压、强心、利尿及血管扩张剂减轻心脏前、后负荷等处理后血压恢复正常。

  2.3.4 假性动脉瘤 由于高效抗凝、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患者体形肥胖、高血压及介入手术过程中操作人员由于穿刺点过高或过低,或刺破动脉后壁,或误入股浅动脉均可发生假性动脉瘤,假性动脉瘤一旦出现,很多患者都会表现出焦虑、烦躁;另外,患者有局部的疼痛、肿胀等不适,所以术后应加强巡视,做好交接班工作,观察穿刺点周围是否有出血、皮下淤血及血肿的形成,一旦有出血、血肿,应早期发现并立即通知医生,重新给予包扎、压迫止血,严密观察出血情况、血肿范围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同时观察穿刺侧肢远端的血液循环情况,如足背动脉搏动、肤温、感觉;加压包扎解除后,查看局部有无肿块及搏动感。

  2.3.5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主要有长期卧床造成血流淤滞、按压股动脉力量过大、静脉壁损伤等,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浅静脉曲张或红斑等。静脉血栓最大的危害是肺栓塞。所以,密切观察下肢血运、皮肤颜色及下肢有无肿胀、麻木、无力等,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用药时要严格掌握药物的使用方法、时间、剂量、给药途径,在用药期间尽量避免一些有创伤性的检查,对注射穿刺部位按压时间相对延长;同时要求患者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防止血栓脱落,并嘱患者抬高下肢,高于心脏水平,以促进静脉回流[2]

  3 出院指导
  
  因PCI术后,需长期坚持定时服药,所以认真做好药物知识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应详细介绍各种药物的作用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说明按医嘱正确服药的重要性,不能随意停服或漏服,并指导在服药期间如出现各种出血症状应及时停药并就诊,坚持定期门诊复查血小板和凝血时间,以便医生调整药物剂量。对伴有高脂血症、糖尿病、高血压糖尿或吸烟等危险因素的患者,由于其机体处于高凝状态,更应注意监测和观察与抗凝有关的栓塞征象。患者在服药期间,若因其它疾病就诊,应该告诉医生,自己正在抗凝治疗,以免其它药物干扰抗凝治疗,而发生意外。出院后应劳逸结合,避免强体力活动或运动,防止受凉、跌倒和情绪激动。

  4 小结
  
  PCI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冠心病诊疗技术。但因病人缺乏这方面的信息而产生紧张和焦虑的情绪,如果护理不当,会影响患者的康复,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我们通过对47例冠脉介入治疗术后的全程监护,对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可以有效减少某些并发症发生,消除或减轻并发症的危害,使病人顺利度过手术难关,取得最佳手术效果。

参考文献


  [1] 韩雅玲,荆全民.经绕动脉介入治疗与诊断冠心病的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1):7.

  [2] 心血管介入诊疗术血管并发症的护理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11):1039.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