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小儿腹泻的病因及护理对策。方法 对128例腹泻患儿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128例患者均痊愈或好转出院。结论 针对病情,全方位制定护理措施,切实做好护理工作是促进患儿早日痊愈的关键。
【关键词】 小儿腹泻 护理 预防
自2005年1月-2009年12月 我院对128例婴幼儿腹泻进行护理观察,现将护理体会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128例患儿,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确诊为腹泻的患儿,并符合全国腹泻的诊断标准[1]。男80例,女48例;年龄&< 1岁28例, &< 2岁56例,2-10岁44例;发病季节:1-3月份22例,4-6月份30例,7-9月份64例,10-12月份12例。所有病人均有食欲不振、呕吐、大便次数增多,4-10次/d ,稀薄或带水,呈黄色或黄绿色,混有奶瓣及泡沫。其中58例病人伴发热,体温38℃,精神不振伴烦躁,皮肤弹性略差。入院后经综合治疗及护理均治愈。
2 护理
2.1 饮食 首先禁食不易消化的食物。母乳喂养者缩短每次哺乳时间,并在喂奶前喂适量的开水;人工喂养者可先给米汤或稀释牛奶, 由少到多, 由稀渐浓。吐泻严重者暂时禁食8-12h , 以利肠道休息。禁食停止后逐渐恢复饮食。临床实践证明,早期进食者食欲恢复快,体力恢复早,体质量增长快。特别是对那些免疫力减弱、腹泻、迁延不愈的患儿,宣传早期进食的好处是护理腹泻患儿的重要内容。
2.2 心理护理 首先要全面了解患儿的病史、病情、补液的目的及临床意义,做到心中有数。现在每家只有一个孩子,由于腹泻,幼儿出现食欲不振、哭闹、烦躁,家长心情紧张烦躁,不知所措,要做好家长工作,取得配合;对于患儿也要做好鼓励与解释,以消除其恐惧心理。家长消除紧张情绪,放松心情才能更好地照顾幼儿,有利于患儿早日康复。
2.3 观察大便的次数、性状和气味 母乳喂养时,大便呈黄色或金黄色,均呈膏状或带少许黄色粪便颗粒,略带酸味, 3-5次/d ;牛奶喂养时大便呈淡黄色或灰黄色,较干稠,可混有白色奶凝块,臭气较重;消化不良时大便呈黄色或绿色,次数较多,粪便与水分开,如蛋花汤样;病毒性肠炎时大便次数多,黄绿色水样便或米汤样便,或夹有黏液,无臭气;细菌性肠炎大便多腥臭,黄绿色有黏液或蛋花汤样;真菌性肠炎大便黄稀多泡沫,时呈豆腐渣样,带黏液。必要时留标本做大便培养,并观察患儿全身症状,发现情况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相应措施治疗。
2.4对出入量护理 经治疗的患儿应详细记录大便次数、尿量、呕吐量及液体进入量,根据大便次数、性质、气味等估计患儿的病情变化情况。如出现脓血便或果浆样便,应及时报告医生并留送标本,以排除菌痢或出血性肠炎。根据尿样来调整治疗,一般补?h后尿量仍少于50ml/ (kg·24h) ,应考虑液体量不足,如果尿量异常增多,有出现低血钾的可能均应报告医生处理。在治疗中出现剧烈呕吐,且有腹胀而无大便,应及时报告医生以排除肠梗阻的可能。
2.5 消毒隔离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是切断本病传染途径的关键。医护人员接触患儿后,均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患儿的粪便尿布。用1:1000的“84”消毒液浸泡后再清洗;严格床边隔离,每床固定使用盆、擦桌布、奶瓶、奶嘴使用后,用0.2 %过氧乙酸浸泡后煮沸消毒,室内的一切设施每天用“84”消毒液擦拭。
2.6 观察低血钾表现 常发生于输液后脱水纠正时,当发现患儿全身乏力、不哭或哭声低下、吃奶无力、肌张力低下、反应迟钝、恶心呕吐、腹胀及听诊发现肠鸣音减弱或消失,心音低钝,心电图显示T波平坦或倒置、U波明显、S-T段下移和(或) 心律失常,提示有低血钾存在,应及时补充钾盐。补钾时应注意有尿或入院前6h内有尿方可加钾,浓度不能超过0.3% ,切忌将钾盐静脉推入,否则导致高钾血症,危及生命[2-3]。
2.7 加强体温的观察及皮肤护理 根据病情测体温4-6次/d ,体温升至39℃以上者,予以物理降温或遵医嘱药物降温,降温后30-60min测量体温,并作好记录。保证充足水分摄入,既可祛除体内毒素,还可达到降温的目的。降温出汗后,要勤换内衣,保持皮肤清洁。
2.8 及时补充液体 脱水常是急性腹泻死亡的原因,合理的液体补充是降低病死率的关键。①静脉通路的准备:为了保证药物及液体及时用到患儿体内,我们选用留置针,因为腹泻患儿输入的液体大多电解质溶液渗透压高,容易引起血管外渗。伴有不同程度脱水的患儿要求补液速度快,使用留置针可以保证速度。小儿补液时往往躁动不安,留置针可以避免穿破血管。②输液速度根据脱水程度和继续损失的量和速度,对于重度脱水有明显周围循环障碍者应先快速扩容。补液遵循“先快后慢、先盐后糖、见尿补钾、见惊补钙、临时调整、因人而异”的原则。因小儿病情变化快,脱水、酸中毒表现不明显,小儿肾脏的浓缩稀释功能不成熟,若补液过快过多会导致水中毒、肺水肿和心力衰竭。因此,患儿在补液时应密切观察神志、吐泻情况、尿量、皮肤弹性、四肢末梢循环情况,根据病情随时调整治疗方案。
2.9 加强基础护理 臀部护理:由于患儿腹泻次数增多,应勤换尿布,做到一湿即换。便后用清水洗臀部,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防止红臀的发生。若有红臀,局部涂油膏或麻油,减少刺激。口腔护理:呕吐患儿应多喝含碳酸氢钠开水,防止发生鹅口疮。如有鹅口疮可用制霉菌素涂抹,做好清洁卫生工作,以防病从口人。适当给患儿增加户外活动,增强机体抵抗力。
综上所述,小儿腹泻护理的内容较多,需要较广的知识面、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只有具备较强的责任心,了解和关心患儿及其家属,才能根据患儿的特点、饮食习惯、经济条件等来制定护理计划。全程耐心、细致的个性化护理使患儿家属在受到精心治疗、护理的同时,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预防、保健、康复、家庭护理知识,密切了护患关系,满足了家属对健康知识的需求。因此,护士不仅能为患儿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而且在提高疗效、整体护理质量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参 考 文 献
[1]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292-301.
[2]胡雁主编.儿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7l8-722.
[3]李丽慧,李春玲.小儿腹泻的病情观察及护理[J].中华现代儿科学杂志,2005 ,6 (2) :560-561.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