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苏醒病人的并发症及处理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4532 日期:2025-09-07 来源:论文网
作者:邵红丽 吕艳秋 宋秀芹 陈兰英

  【关键词】 全身麻醉 苏醒室 并发症
  手术结束后全麻恢复期,由于药物的残余作用,以及手术的直接创伤和原有病理变化,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怎样及时发现并处理尤为重要。因此,在全麻苏醒室的工作须特别耐心细致和认真负责。本文探讨500例全麻恢复期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处理。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人共500例,年龄82天-81岁,ASAⅠ-Ⅲ级,手术范围包括普外、胸外、骨科、口腔、眼科和五官科的择期手术,其中成人400例,小儿(年龄≤14岁)100例,气管内插管病例428例,单纯静脉全麻72例。
  1.2观察指标:①呼吸并发症:观察呼吸型式和呼吸频率,有无喉头水肿及喉痉挛,连续监测脉搏及血氧饱和度,SPO2&<90 %为低氧血症; ②循环并发症:低血压、高血压、心运过速和心动过缓; ③苏醒时间:是否存在苏醒延迟; ④恶心呕吐; ⑤寒颤、躁动等。
  2 结果
  400例成人未拔管者82例,其中79例在入室后5-40min内拔管,3例在2-6h清醒拔管,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8%(72例)。
见表1
  表1 麻醉苏醒室成年病人并发症
并发症例数百分率(%)
高血压153.8
低血压41.0
心动过速82.0
心动过缓20.5
低氧血症143.5
恶心呕吐123.0
苏醒延迟30.8
寒战61.5
躁动82.0
  小儿未拔气管导管42例,入室后5-20min内拔管,小儿低氧血症、喉痉挛和呕吐发生率为6%(低氧血症2例、喉痉挛1例、呕吐3例) 。 3 讨论
  手术结束后,早期由于各种麻醉药作用尚未完全消除,是术后并发症的高发期。本文观察苏醒室病人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5. 6%。低氧血症都发生在刚进苏醒室时,可能与麻醉药残余作用使有效通气量降低有关。给予吸氧5-20min 后大都恢复至95%以上。循环并发症主要表现为高血压,在原有高血压患者中,在全麻恢复期高血压发生率为65% ,剧烈的血压波动,可危及重要脏器功能。常见原因有: ①原有高血压病史; ②疼痛;③吸痰刺激; ④低氧血症或高碳酸血症; ⑤术后恶心呕吐; ⑥寒战、躁动等。预防有处理: ①充分镇静,镇痛,在吸痰拔管时可用咪唑安定1-2 mg/ kg 和1 %利多卡因1-2mg/ kg ; ②有些腹部及下肢手术,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阻滞,不但可以减轻术后疼痛,而且抑制应激反应,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1-2] ; ③血管活性物质应用,可静注压宁定0.1mg/ kg ,预防拔管所引起的血压升高,硝酸甘油舌下含服,如心率过快还可合用美托洛尔。本组病例出现3例苏醒延迟,其中2例可能为肝功能不佳,贫血而引起药物不能正常降解,经静注纳洛酮、给氧、保暖和维持循环稳定等措施清醒,后拔管返回病房。另1例乃急症糖尿病患者,术前发现其糖尿病史,后抽血急查血糖为60mmol/L ,血浆渗透压为400mOsm/L ,考虑为高渗性昏迷,立即输入生理盐水2000ml ,同时补钾盐,适量使用胰岛素,控制使用高渗糖溶液,此患者后清醒拔管送回病房。预防措施主要就是减少对喉头的刺激,吸痰时要轻巧。寒战可使机体耗能增加导致低氧血症和乳酸中毒。寒战可能与外界温度降低,麻醉及手术因素有关,因此在术中,术后应注意保暖,防止体温下降,治疗可用地塞米松或曲马多。躁动出现的主要原因是麻醉药残余作用使苏醒不完全以及疼痛和内脏不适。因此,减少催眠药用量,加强镇痛效应,有针对性的使用拮抗药氟马西尼、活性碳类吸附剂等,是减少苏醒时躁动的有效途径[3]。另外缺氧,气管导管不能耐受,尿潴留等也是重要原因,本组病例有4例是因尿潴留引起,导尿后患者立即安静下来,因此,大中手术留置导尿很有必要。
参 考 文 献
[1]葛宁花,薛张纲,蒋豪.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对血液对血液动力学和血管外肺水的影响.中华麻醉学杂志, 2001, 21(4) .
[2]何伟雄,陆宵云,许梅曦,等.硬膜外阻滞复合全身麻醉用于肝癌手术的临床研究.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1 ,17 (1) :35.
[3]倪新莉,涂继善,廖红.全身麻醉苏醒期病人躁动原因调查分析.临床麻醉学杂志. 2001 ,17 (2) :100.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