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霁,韩斐,王春辉,王波
【摘要】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抽动障碍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与IgE的关系。方法 100例抽动障碍患儿通过中医辨证分为肝亢风动型、脾虚肝亢型、阴虚风动型,并给予相应中药治疗,同时检测抽动障碍患儿及正常对照者血清总IgE水平。结果 通过辨证治疗,肝风亢动型总有效率为84.78%(39/46),脾虚肝亢型总有效率为90%(9/10),阴虚风动型总有效率为92.58%(38/44)。抽动障碍患者总IgE水平略低于正常对照组,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辨证治疗抽动障碍在临床上有良好的疗效;其血清IgE水平略低于正常人。
【关键词】 抽动障碍;辨证施治;临床疗效;IgE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ourette syndrome (TS) treated with TCM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and probe its relationship with IgE. Method One hundred children with TS were pided into Gankang Fengdong type, Pixu Gankang type and Yinxu Fengdong type and treated with TCM. The total IgE of both TS children and the control children were measured. Result Afer TCM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of Gankang Fengdong type was 84.78% (39/46), the total effective of Pixu Gankang type was 90% (9/10), the total effective of Yinxu Fengdong type was 92.58% (38/44). The level of IgE of patient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CM treatment of TS based on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has good effect. IgE level of TS is slightly lower than normal.
Key words:Tourette syndrome;TCM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clinical effect;IgE
动或发声。有关抽动障碍流行病学的研究大多较零散和局限,缺乏大样本的系统研究,目前尚无较权威的统计,但近年来抽动障碍发病率有增高趋势,且男孩多于女孩。大多数病例发病年龄为2~15岁,平均发病年龄为7岁左右[1]。由于其病程缓慢迁延,症状复杂多变,而且伴随的行为问题复杂多样,不同程度地影响患儿的学习和生活,给患儿及其家长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目前西医治疗以控制症状为主,不良反应多;而中医药在防治儿童抽动障碍上具有独特优势,且安全稳定,可极大改善患儿的体质及生活质量。笔者采用中医辨证论治本病,同时对其中84例患儿血清中总IgE(total immunoglobulin E,tIgE)进行了检测,期望对抽动障碍的发病机制有进一步的了解,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本院2009年6月-2010年6月门诊治疗的100例TS患儿。其中男76例,女24例,年龄5~15岁,平均年龄9.08岁。中医辨证:肝亢风动型46例,脾虚肝亢型10例,阴虚风动型44例。临床表现:伴眨眼、挤眼等眼部症状者83例(83%),伴张嘴、咧嘴、努嘴等嘴部症状者46例(46%),伴耸鼻、吸鼻等鼻部症状者39例(39%);伴抬头、扭头、点头、歪脖子、梗脖子等头颈部症状者56例(56%),伴抬胳膊、扭胳膊、甩手、压手等上肢症状表现者36例(36%),伴吸、鼓肚子等腹部抽动者25例(25%),伴发声表现者66(66%)。所有患儿智力未发现异常,神经系统检查无阳性体征。正常对照组来源于本院体检健康人群,共30例,其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7~13岁,平均9.14岁,经体检和实验室检查,身体各项生理指标均在正常范围。
1.2 诊断标准
依据1994年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DXM-Ⅳ)》诊断标准[2]。①具有多种运动抽动和一种或多种发声抽动,但不一定同时存在,所指的抽动为突然、快速、反复性、非节律性、刻板的动作或发声;②1 d内发作多次抽动(通常是一阵阵发作)、病情持续或间歇发作超过1年,其无抽动间歇期连续不超过3个月;③上述症状引起明显的不安,显著地影响社交、就业和其他重要领域的活动;④发病于18岁前;⑤上述症状不是直接由某些药物(如兴奋剂)或内科疾病(舞蹈病或病毒感染后脑炎)引起。中医证候学标准参照《中医儿科学》[3]及《中医诊断学》[4],根据其临床表现,综合归纳辨证分为肝亢风动型、脾虚肝亢型、阴虚风动型。
1.3 治疗方法
1.3.1 肝亢风动型
烦躁易怒,性情急躁,挤眉弄眼,摇头耸肩,多语叫喊,肢体抽动有力,喉中异声,大便干结,舌质偏红,苔黄,脉弦数。治以平肝熄风,药用柴胡、白芍、石决明等。
1.3.2 脾虚肝亢型
抽动症状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眨眼噘嘴,洁喉清嗓,脾气急躁,面黄体瘦,食欲不振,偶发腹痛,便溏,舌淡红,苔白或白腻,脉细滑。治以健脾平肝,药用陈皮、茯苓、柴胡、白芍等。
1.3.3 阴虚风动型
抽动频作,吸鼻眨眼,摇头耸肩,性情急躁,手足心热,夜卧不安,潮热盗汗,好动多语,大便干燥,唇燥干裂,舌红,舌苔薄少或光剥,脉弦细。治以滋阴柔肝熄风,药用山茱萸、生地黄、知母等。以上方药依据病情及年龄酌定用量,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3个月为1个疗程。
1.4 疗效标准
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评分[5],依据治疗前后量表评分的减分率评定疗效。减分率=[(治疗前量表评分-治疗后量表评分)/治疗前量表评分]×100%。显效:减分率在75%以上;好转:减分率50%~75%;无效:减分率在50%以下。
1.5 总IgE测定
入选患儿治疗前后及正常对照组均抽取静脉血3 mL,置于不抗凝的无菌试管中,2 000 r/min离心5 min,收集血清,于本院检验科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统计学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各组单一抽动症状分值差比较
观察眉动、眼动、鼻动、嘴动、喉异声、重复语言、点头、耸肩、上肢动、腹动、臀动、下肢动等共12个部位的抽动情况。其中各组病例中均没有动眉、重复语言及臀动症状,故不作统计分析,其余症状比较情况见表1。结果表明:治疗3个月后,各证型中喉异声、点头、上肢动及下肢动症状缓解程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亢风动及阴虚风动证治疗后对于动鼻、眼动及嘴动症状改善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肝亢型治疗后对腹动改善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鼻动治疗后程度较治疗前有所加重,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亢风动型治疗后对耸肩改善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不同中医证型TS患儿治疗前后单一抽动症状分值比较
2.2 治疗前后不同证型抽动症状总积分比较
3种证型治疗后抽动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见表2。表2 不同中医证型TS患儿治疗前后抽动症状总积分比较
2.3 不同证型TS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3) 表3 不同中医证型TS患儿临床疗效比较
2.4 抽动障碍与总IgE的关系
对纳入的84例TS患儿检测血清过敏源总IgE水平,并与30例正常对照者进行比较,TS患儿总IgE水平为(147.30±255.12)IU/mL,略低于正常对照组的(191.33±210.72)IU/mL,二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16,P=0.09)。
3 讨论
依据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对患者的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及总体抽动进行综合疗效评定,本研究发现,治疗3个月后,各证型中喉异声、点头、上肢动及下肢动症状缓解程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亢风动及阴虚风动证治疗后对于动鼻、眼动及嘴动症状改善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虚肝亢型治疗后对腹动改善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鼻动治疗后程度较治疗前有所加重;肝亢风动型治疗后对耸肩改善程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长期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中医辨证治疗在抽动障碍患者初起疗效可观,大部分症状都能得到有效控制,但其病情时常反复,迁延不愈,疗程较长,治疗后期其症状主要为皱眉、眨眼、缩鼻、努嘴、喉部异声的反复发作,且顽固难愈。
我们还发现,TS患儿的情绪改变程度与抽动症状的轻重成正比。从中医角度看各种精神、情志方面的改变,日久则伤肝;肝为刚脏,体阴用阳,主筋藏魂,其志怒,其气急。或肝失疏泄,肝气不舒,气机逆乱而风动;亦或肝经有热,邪热循肝经上扰,可症见耸鼻、眨眼、努嘴等表现。《灵枢?本神》曰:“任物者谓之心。”心主神明,心气不足则易出现心神不宁、惊悸不安、虚烦等症状;“言语善恶,不避亲疏者,此神明之乱”,神明被扰,故作秽语。“肺开窍于鼻”,肺气不足,或肺表不固,肺失宣降,或木火刑金,肺热被郁,则清窍不利,往往多表现为鼻腔鼻窦部的急慢性炎症;患者可有长期鼻塞的病史,或平素鼻腔黏膜干燥,部分CT提示鼻炎或鼻窦炎改变。临床研究发现,抽动障碍患儿多表现委屈,而“肺主悲”,长期情绪抑郁、爱委屈可导致悲忧伤肺,肺之阴阳失衡,而至卫气不足,反复外感,外风引动内风,使患者病情反复。因此,我们认为抽动障碍最相关的病机涉及心神不宁、肝风扰动、肺窍不利。
我们发现,TS患儿眼、鼻、嘴黏膜会反复出现各种炎症,如结膜炎、鼻炎、口腔溃疡、唇炎等,当这些炎症表现明显时则相应局部抽动的症状加重,因此,局部炎症是否与抽动障碍有关,是否是上述部位反复发作顽固难愈的原因之一,这些炎症的性质是什么?是否由过敏引起?为此,我们探讨了抽动障碍与过敏反应的关系。过敏反应是一种特殊的病理性免疫反应,过多的IgE和过敏原结合刺激机体产生化学物质,引发过敏症状[6]。血清IgE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体的过敏状态。调查发现,TS患儿的过敏原阳性率高于哮喘儿,但过敏原的种类相对集中,且不表现为喷嚏、咳嗽等常态的过敏反应[7]。临床观察发现,TS患儿主要伴有耸鼻、眨眼的头面部动作,我们推测,鼻腔鼻窦部的过敏反应或与TS发病有着一定的关联。本研究检测89例患儿血清过敏源总IgE水平,并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发现TS患者总IgE水平略低于正常对照组,二者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考虑抽动障碍与过敏反应的关系不明显。有研究表明,血清总IgE水平受年龄、基因组成、免疫状态及疾病过程等影响,IgE水平增高可出现于过敏性疾病(如异位性皮炎)、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感染(如EB病毒单核细胞增多症)、皮肤病(如大疱性类天疱疮)、肿瘤性疾病(如Hodgkins病)、免疫缺陷病(如维-奥二综合征、高免疫球蛋白E血症)、胸腺发育不全(如内兹罗夫综合征),以及肾病综合征、囊性纤维病等其他疾病[8]。血清IgE水平随季节变化而消长,即从春季开始升高,秋季到达最高峰,然后逐渐下降,冬季降至最低水平[9]。而本次研究的IgE检测全部在冬季进行,总体处于偏低的水平,故此次研究结果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将继续进行临床观察,在不同的季节抽动障碍患儿的IgE水平。同时由于上述我们能够找到的IgE阳性率是正常人群,不是正常儿童的阳性率标准值,因此,今后我们研究中进一步完善,设IgE儿童正常对照组以增强可比性,更具说服力。此次研究病例数较少,我们将加大观察样本量,继续对此进行研究。
参考文献
[1] 吴江.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62.
[2] 吴家骅.DSM-Ⅳ关于抽动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J].中华儿科杂志, 1996,34(5):352.
[3] 汪受传.中医儿科学[M].2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137-140.
[4] 朱文锋.中医诊断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17-166.
[5] Leckman, Riddle, Hardin, et al. The yale global tic severity[J]. J Am Acad Child Adolesc Psychiatry,1993,43:1712.
[6] DE Comings, BG Comings. A controlled study of Tourette syndrome. Ⅵ. Early development, sleep problems, allergies, and handedness[J]. Am J Hum Genet,1987,41(5):822-838.
[7] 王亚莉,方凤,潘志尧.儿童多动症、抽动症与过敏原[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20(6):370.
[8] Prussin C, Metcalfe DD. IgE, mast cells, basophils, and eosinophils[J]. J Allergy Clin Immunol,2006,117(2 Suppl Mini- Primer):S450-S456.
[9] 王顺朝,王长征,吴国明,等.血清IgE季节性消长与哮喘发病关系的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1991,13(5):506-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