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冯文杰,李向林,陈丽茹,张立新,王淑英,袁志成,姚炳山
【关键词】 咳嗽变异型哮喘;荆僵白果方;支气管激发试验;中医疗法
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是哮喘的一个特殊类型,是由气道的变态反应型炎症所引起的,以咳嗽为主要表现,同时还可见咽痒、气短等症状,亦可发展为典型的哮喘,属亚急性或慢型咳嗽[1]范畴。现代医学主要以吸入激素及口服茶碱、β激动剂为主,疗程长,效果欠理想,加之恐惧激素的不良反应,患者常拒绝应用。笔者采用荆僵白果方治疗CVA 80例,并与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加茶碱缓释片口服治疗者进行对照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组制定的“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中CVA的诊断标准:①慢性咳嗽,常伴有夜间刺激型咳嗽;②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③呼气峰流速(PEF)日间变异率≥20%;④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
治疗前应用CHESTGRAPH HI-101肺功能仪检查,由同一经验丰富的医生完成检测,PEF日间变异率≥20%为入选病例,激发试验以不同浓度组胺雾化吸入,采用高压氧气为动力源,50 psi, 5 L/min,组胺配制浓度有0.03、0.06、0.125、0.25、0.5、1.0、2.0、4.0、8.0 mg/mL,以备试验用[3]。治疗前检测气道高反应的情况,用潮气法,以PC20-FEV1(使FEV1降低20%所需激发药物浓度)作为评价指标,PC20-FEV1&<8 mg/mL为气道反应性增高(阳性),为入选病例。
中医辨证以风邪犯肺为核心证型[4],证见咳嗽阵作,咽痒则咳,痰少,剧则气促,苔白,脉浮。年龄在14~60岁,就诊前1个月未应用激素口服或吸入治疗。
1.2 一般资料
140例CVA病例均为门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2组。治疗组80例,男42例,女38例;年龄14~30岁12例,&>30~40岁38例,&>40~50岁22例,&>50~60岁8例;轻度咳嗽13例,中度咳嗽38例,重度咳嗽29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3年。对照组60例,男36例,女24例;年龄14~30岁8例,&>30~40岁27例,&>40~50岁21例,&>50~60岁4例;轻度咳嗽9例,中度咳嗽29例,重度咳嗽22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3年。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单纯予荆僵白果方治疗:荆芥10~15 g,防风10 g,桔梗10 g,僵蚕10 g,薄荷10 g,桑叶15~20 g,沙参15~30 g,麦冬15~20 g,玄参10 g,炙紫菀10~15 g,白果10~15 g,生黄芪30 g。气虚自汗者加桂枝10~15 g、白芍10~15 g;阳虚畏寒者加制附子(先煎)10~15 g;阴虚火旺者加百合20~30 g、知母10~15 g;肝火犯肺者加青黛6 g、海蛤壳10 g;热邪偏重者加黄芩15 g。每日1剂,水煎早晚服,10 d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
1.3.2 对照组 给予布地奈德(商品名:普米克都宝,瑞典阿斯利康有限公司生产,批号II731)吸入,每次吸入200 ?g,早晚各吸1次,吸后及时漱口,同时口服茶碱缓释片0.1 g,早晚服用,10 d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2组均定期复查,记录观察临床症状及气道高反应的改善情况。临床症状按咳嗽积分法判定咳嗽的程度,1~2分为轻度,3~4分为中度,5~6分为重度。咳嗽计分标准见表1。治疗后48 h复查气道激发试验,评定气道高反应的改善情况。沙丁胺醇气雾剂备用,组胺激发后吸入400 ?g以缓解气道痉挛。表1 咳嗽计分标准
1.5 疗效标准
依据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组制定的“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2]拟定。临床控制:咳嗽症状消失,积分为0;显效:咳嗽明显减轻,原积分值减至2分以下;好转:咳嗽减轻,原积分值减少2分以上;无效:治疗后咳嗽积分无变化。
1.6 统计学方法
用Excel录入数据建立数据库,所有数据均应用ASA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8.3%,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咳嗽改善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支气管激发试验所需组胺激发的剂量在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有所增加,治疗组支气管激发试验转阴率28.75%,对照组支气管激发试验转阴率11.67%;治疗组气道高反应减轻程度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表4。表2 2组CVA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表3 2组CVA患者咳嗽症状改善时间比较(例)表4 2组CVA患者支气管激发试验治疗前后比较(例)
3 讨论
CVA是属支气管哮喘的变异型,其发病机理与哮喘的发病机制相同,临床上常常不易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慢性咳嗽相鉴别,失治误治时常发生,患者常大量服用各种抗生素及止咳镇咳药,却毫无疗效,如不能及时明确诊断,极有可能发展为典型的支气管哮喘。气道反应性测定和肺功能检查是该病的重要诊断手段。
CVA属中医“咳嗽”、“痉咳”范畴。《素问·咳论》云:“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素问·风论》亦云:“肺风之状,多汗,恶风,色皏然白,时咳短气,昼日则差,幕则甚,诊在眉上,其色白。”可以看出,CVA的发生与风邪有明显的关系,其病位主要在肺。该病的症状特点符合风邪致病的,“风胜则痒”、“风胜则挛急”、“风善行而数变”,表现为咽痒、干咳、痉挛性咳、时发时止,变化无常。因此,以疏风润肺、解痉止咳、益气为主的治疗原则。荆僵白果方中荆芥、防风味辛,祛风解痉;薄荷辛凉,清热利咽喉;桑叶苦、甘、寒,疏风润肺;僵蚕味咸、辛,祛风解痉、利咽止痒,临床应用常于咳嗽、哮喘、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沙参、麦冬甘、寒,养阴润肺;玄参苦、咸,清热养阴利咽;炙紫菀甘、温,润肺止咳化痰;白果甘、苦、涩,敛肺定喘;黄芪甘、温,益气固表、补气升阳。诸药合用共奏疏风润肺、解痉止咳、益肺气之功效。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比对显示,应用本药不但能治愈和改善CVA的临床症状,而且能明显降低气道的高反应,改善气道的高反应状态,同时又避免了吸入激素所导致的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晁恩祥.咳嗽变异性哮喘证治[J].世界中医药,2006,1(1):37-40.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组.咳嗽的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6):409-413.
[3] 刘又宁.实用临床呼吸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181-184.
[4] 罗社文,李友林,晁恩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证候学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7,14(3):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