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分时加减调寤寐理论探究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2356 日期:2025-08-16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内经》;《伤寒论》;失眠;调和营卫;桂枝汤

   《伤寒论》中桂枝汤乃治太阳中风表虚证之主方,而又不仅于此,内伤杂病的发热及自汗出、气上冲、妊娠恶阻、产后中风等证,均可治之。又经后世变通,凡内伤杂病及妇、儿、皮肤科等,乃至养生防病,无不用之效验,真正为群方之魁。中医治病贵在辨证论治,强调因人、因地、因时而异的个性化治疗,何以一剂桂枝汤竟能“通治百病”?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调和营卫。

  1 营卫失和发病观

  《内经》八十一篇中专论营、卫二气者有《灵枢·营气》、《灵枢·卫气》、《灵枢·卫气行》、《灵枢·五十营》、《灵枢·营卫生会》、《灵枢·卫气失常》等6篇之多,而其相关内容散见者更是不胜枚举,足见对营、卫二气的重视。营卫二气均来源于脾胃运化之水谷精微,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二者虽各不相同,但在运行中又具有阴阳相随、内外相贯而“偕行”的关系。机体全赖此营卫相随而不致为病,如《灵枢·五乱》云:“四时者,春秋冬夏,其气各异,营卫相随,阴阳已和,清浊不相干,如是则顺之而治。”赵彦晖《存斋医话稿》认为:“是营卫者,生身之大关键,不特营卫自病当注意,即脏腑有病,亦当顾及营卫也。”指出医者治病“加意于营卫可也”。杨氏[1]经过多年潜心临床验证,认为诸多慢性疾患,或现或隐地存在营卫不和这个潜在机制,故治疗必须重视“调和营卫”法的运用。调和营卫代表方——桂枝汤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便是很好的佐证。营卫失和所致病变在临床上涉及范围之多、病种之广自是不言而喻的。当今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指出,营卫失和不仅是外邪侵入人体的根本原因,也是内伤杂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营卫之说虽已被临床广泛运用,理论上却始终未能形成完整的学术体系。对于营卫病理,《伤寒论》中有卫强营郁、卫强营弱、卫弱营和、营卫俱弱等不同证型;清代叶天士也认识到营卫的重要性,将之与气血相并,提出卫气营血辨证;后世又有学者从阴阳和气血的角度谈营卫,均不能涵盖营卫病变的全部,尤其是与营卫循行规律有关的各种病变,而其中睡眠不佳是营卫不和的重要临床标志之一。

  2 营卫失和与失眠

  《灵枢·营卫生会》提出营卫运行与睡眠有关:“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灵枢·口问》说:“卫气昼日行于阳,夜半则行于阴,阴者主夜,夜者卧……阳气尽,阴气盛,则目瞑;阴气尽而阳气盛,则寤矣。”可见,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是人体寤、寐的基础。气行于阳则阳分之气充盛,阳主动,故昼日清醒少寤,精力旺盛充沛;气行于阴则阴分充盛,阴主静,故夜间目瞑安寝,安卧熟睡。由于青年人(少壮之人)营卫和调,运行正常。因此,“昼精而夜瞑”,肥胖者“肠胃大则卫气行留久,皮肤湿分肉不解则行迟,留于阴也久,其气不清则欲瞑,故多卧矣”;而瘦人“其肠胃小,皮肤滑以缓,分肉解利,卫气之留于阳也久,故少瞑焉”(《灵枢·大惑论》)。

  人体若营卫不和就必然影响睡眠,如《灵枢·大惑论》又言:“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虚,故不瞑矣。”《灵枢·邪客》也说:“今厥气客于五脏六腑,则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行于阳则阳气盛,阳气盛则阳跷满,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所以,无论任何原因,只要影响卫气运行,或致营卫失和,运行逆乱,卫气夜间不能入于阴分,“常留于阳”,就会导致阴分虚而阳偏盛,使人夜间仍处于像白天那样的兴奋状态而难以目瞑安寝。《景岳全书·不寐》中说:“不寐证虽病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

  总之,营卫二气随着日夜阴阳升降而有规律的变化,是人体生命节律的一种反映,通过调和营卫,使之运行有序,直接影响到人体的寤与寐。

  3 桂枝汤分时加减治失眠

  桂枝汤为调和营卫之第一方,清代柯韵伯在《伤寒论附翼》中称此方为“仲景群方之魁,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据统计,《伤寒论》113方88种中药中,组成桂枝汤的5种药出现的频率均为最高。且《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所载以桂枝汤为基础的加减方便有26首之多。《勿误方函口诀》云:“此方为众方之祖,古方以此为胚胎者有百余方,其变化运用无穷。”

  桂枝汤方中桂、芍等量配伍。桂枝辛温,辛能发散,温通卫阳;芍药酸寒,酸能收敛,寒走营阴。二药相伍,一辛散一酸收,一治卫强,一治营弱,解表和里,调和营卫。《本经疏证》指出:桂枝“其用之道有六,曰和营、曰通阳、曰利水、曰下之、曰行瘀、曰补中。其功之最大,施之最广,无如桂枝汤,则和营其首功也。”强调桂枝君之于桂枝汤,乃和营为主导作用;至于芍药,则重在泄营[2]。桂枝、生姜、甘草辛甘化阳,白芍、大枣、甘草酸甘化阴,诸药合用,“外证得之,为解肌和营卫,内证得之,为化气和阴阳”(尤怡《金医心典》中引徐彬氏言)。正因为桂枝汤助卫阳、调和营卫之功,所以前人又称之为“阳旦汤”。

  根据营卫二气循行及其对人体寤寐影响的规律,平旦阳气生,日暮阳气衰,营卫二气也随着发生相应的改变,即在昼夜的不同时间里,人的某些生理机能有盛衰的变化,其生理指标有一定幅度的波动。因此,不同的时间,机体对针刺、药物等的敏感性有所不同,从而影响临床治疗效果。故此,在《内经》以营卫循行为基础的中医睡眠理论指导下,以药物辅助来调节人体营卫之气的循行,针对非器质性失眠患者采用独特的分时治疗方案,即以桂枝汤为主方,通过调整桂芍比例,以达到分调营卫的目的。如在日间(尤以早上)以益卫补气为主,调整桂枝汤方中桂枝和白芍的比例,加大桂枝用量(桂、芍比例为2∶1),即桂枝加桂汤,突出桂枝辛温色赤,入心经,通阳达表温经,兴卫阳之功,以推动其卫气的运行,加强能量代谢;晚间进服滋阴养营药,以桂枝汤中加大芍药用量,桂枝和白芍比例为1∶2,即桂枝加芍药汤,使药性偏于里,入营血,走脏腑,减其辛散而增其益营之力,如此在夜间用之以延长卫气在阴分运行而改善睡眠。

  上述方案不仅能延长患者夜间睡眠时间,而且能提高睡眠质量,同时也立足于改善患者机体白天的功能状态,使患者白天的警觉性和注意力得到更大提高,这正是较为理想的安眠药物所应该具有的特点。医生通过时间治疗法尽可能帮助患者建立与环境协调的自身节律,有助于更好地工作生活。因此,针对非器质性失眠,根据昼夜节律不同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正是中医“因时制宜”治疗原则的具体运用。

参考文献


1] 杨诗德.营卫学说研讨[J].光明中医,1999,14(2):5-7.

  [2] 顾水华,张 俊.桂枝汤的组方与治疗特点[J].黑龙江中医药,2000,(2):63-64.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