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小儿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疗法 清热利咽汤 金喉健喷剂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小儿常见急症,以高热、咽痛、扁桃体化脓为主要表现,且可合并肺炎、心肌炎、急性肾炎、风湿热等。笔者在常规使用抗生素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内服外用治疗46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观察病例均为2005年1月-2006年12月本院门诊及急诊、住院患儿,共92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6例,男24例,女22例;年龄3~14岁,平均7.2岁;病程1~3.5 d,平均1.86 d;病情属轻度14例,中度20例,重度12例;体温38~38.4 ℃者14例,38.5~38.9 ℃者20例,39~40.5 ℃者12例;血WBC(10.08±1.95)×109/L,N为0.69±0.08,L为0.31±0.09。对照组46例,男23例,女23例;年龄3~14岁,平均7.5岁;病程0.9~3.6 d,平均1.92 d;病情属轻度14例,中度19例,重度l3例;体温38~38.4 ℃者14例,38.5~38.9 ℃者19例,39~40.5 ℃者13例;血WBC(10.11±1.91)×109/L,N为0.68±0.09,L为0.32±0.08。2组上述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及疗效标准》[1]“乳蛾”的诊断标准。病情程度分为3级。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尚未出现局部或全身并发症的14岁以下患儿纳入观察对象。排除标准:①已出现局部或全身并发症者;②合并严重心、脑、肝、肾系统疾病者;③已使用过其它药物治疗者。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釆用西医常规治疗。轻度患儿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颗粒或片剂;中重度患儿静脉滴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针剂,90 mg/(kg· d),分2~3次以生理盐水稀释后静脉滴注。青霉素过敏者改用阿奇霉素,轻度用颗粒或片剂口服,中、重度用针剂静脉滴注,剂量为10 mg/(kg·d)。高热者口服退热药物(百服咛、美林等),并适当补充液体做对症支持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加服清热利咽汤,外用金喉健喷剂(贵州宏宇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50908~060901)喷咽喉部,每日4次。清热利咽汤基本方:金银花10 g,连翘10 g,炒僵蚕10 g,蝉蜕8 g,桔梗6 g,薄荷(后下)4 g,鲜芦根15 g,制大黄6 g,玄参8 g,青果10 g,栀子6 g,生甘草5 g。高热加半枝莲8 g、板蓝根12 g;呕吐加竹茹6 g、生姜3片;咳嗽加法半夏6 g、前胡6 g;热盛动风加羚角粉(另吞)3 g、钩藤6 g、地龙l0 g;头痛加白芷6 g。此为6岁量,药量可随年龄、个体差异相应增减。每剂水煎2次,共取汁250 mL左右,分早、中、晚3次温服,日服1剂。
3 疗效标准
痊愈:治疗3 d,体温恢复正常,症状、体征消失,异常的理化检查指标恢复正常;显效:用药3 d体温接近正常,扁桃体红肿明显消退,脓性分泌物消失,其它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异常的理化检查指标接近正常;有效:用药3 d体温下降、但有反复,扁桃体红肿有消退,脓性分泌物减少,其它症状、体征减轻,异常之理化检查指标有所改善;无效:用药3 d体温不减,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剧,体征无明显改善,异常的理化检查指标无好转。
4 结果
经t检验,2组用药后热退时间、脓性分泌物消失时间、总疗程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01);经χ2检验,2组愈显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经Ridit检验,2组总疗效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表2。表1 2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情况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01表2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1
5 讨论
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属中医“急乳蛾”范畴。咽喉为肺胃所属,风热邪毒入侵,咽喉首当其冲。其病因或由于邪盛传里,火热上蒸;或由于嗜食辛燥,热蕴脾胃,循经上炎,灼于咽喉,终致热毒壅结于喉核,气血瘀滞,肌膜灼腐成脓。本病多属实热证,针对病机,笔者自拟清热利咽汤,方中金银花、连翘、栀子、白僵蚕、蝉蜕、薄荷疏风清热、解毒利咽、消痈散结,使风热从外而解;制大黄泄热解毒散瘀,使热毒从下而泄。诸药共奏清泻三焦热毒之功。桔梗利咽消肿排脓,并载诸药上浮,直达病所;青果、鲜芦根、玄参养阴清热利咽,使热消不伤阴津;甘草抗炎消肿、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利咽消肿、养阴生津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金银花、连翘、栀子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炎、解热等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等均有中等强度的抗菌作用。金银花可促进吞噬细胞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甘草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可抗炎、解热镇痛、抗溃疡及调节免疫功能。金喉健喷剂具有祛风解毒、消肿止痛、清咽利喉作用,局部外用,可迅速消除咽痛症状,清除脓液,促进溃疡面黏膜的愈合。中药内外合用配合抗生素治疗,三者各司其能,协同治疗,故起效迅速,热退肿消而津不伤,避免了单用抗生素的缺陷,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体现中医攻邪不伤正,防病传变的治疗原则。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