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满分消丸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40例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2033 日期:2025-08-13 来源:论文网

     作者:黄裕红 熊焰 阳航 陈斌

【关键词】 中满分消丸 肝硬化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SBP)是肝硬化常见并发症及导致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笔者采用中满分消丸联合头孢噻肟钠治疗肝炎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本院传染科2002年1月-2006年12月住院的肝炎肝硬化合并SBP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肝炎肝硬化诊断符合2000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1]标准,SBP诊断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男性32例,女性8例,年龄(40.42±10.91)岁;对照组40例,男性35例,女性5例,年龄(43.25±12.62)岁。以上病例均排除结核、继发性腹膜炎、肿瘤等。经统计学分析,2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静滴头孢噻肟钠2 g/次,2~3次/d,配合护肝,予安体舒通、呋噻米利尿,适当补充白蛋白。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中满分消丸:黄芩10 g,黄连5 g,知母10 g,厚朴10 g,枳壳10 g,法半夏10 g,陈皮10 g,茯苓15 g,猪苓15 g,泽泻15 g,党参15 g,白术10 g,姜黄10 g,甘草5 g。热盛大便干结者加大黄10 g;兼脾肾阳虚,大便溏薄者加干姜5~10 g;兼肝肾阴虚者加生地黄10 g、沙参10 g。由本院药剂科采用煎药机煎制取汁300 mL,分装两袋压包,每袋150 mL,1袋/次。温服,2次/d。2组疗程均为14 d。

  3 观察方法

  3.1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临床症状及体征,治疗前后检测血常规、肝功能、腹水常规、腹水培养等。

  3.2 疗效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治愈:腹膜炎症状、体征消失,体温正常,细菌培养阴性,腹水检查恢复正常;好转:腹膜炎症状减轻,细菌培养阴性,腹水白细胞数或多形核细胞数减少,但未完全恢复正常;无效:未达到上述标准者。

  3.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

  4 结果

  4.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治愈33例,有效2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0%;对照组治愈26例,有效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5.00%;治愈率治疗组为82.50%,对照组为65.00%。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χ2=4.60,P&<0.05)。

  4.2 2组病情缓解时间比较

  (见表1)表1 2组患者病情缓解时间比较(略)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4.3 2组治疗前后主要实验室指标变化

  (见表2)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主要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x±s)注: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5 讨论

  SBP是指无腹腔脏器穿孔、炎症等感染原因而发生的腹膜急性细菌性感染,常发生于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其病死率接近30%~50%[3]。SBP感染多来自肠道细菌,肠道细菌易位是导致SBP的主要机制,西医治疗以积极控制感染为治疗关键,头孢噻肟钠被认为是治疗SBP的用药首选,同时配合消除腹水和改善肝功能。

  SBP属中医学“鼓胀”范畴,表现为在原有“肝积”或“鼓胀病”基础上突起腹大坚满,脘腹撑急,外坚内胀拒按,伴有发热。《素问?五常政大论》云:“诸腹胀大,皆属于热。”此乃湿热毒邪搏结腹中,肝衰脾败,气机阻滞,血运不畅,水湿浊气壅结于内,病性属本虚标实,以标实为主,治疗宜清利湿热、行气利水。中满分消丸源于李东垣《兰室秘藏》,方中黄芩、黄连、知母清热利湿;厚朴、枳实、姜黄行气活血通络,气行则血行, 气行则水行;陈皮、法半夏化痰降浊;茯苓、猪苓、泽泻淡渗利湿;党参、白术、砂仁、甘草补脾燥湿。方中寓有泻心汤辛开苦降分理湿热;六君子汤补脾益气,意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苓汤渗湿利水,旨在给邪以出路。诸药相合,使湿热分消,气畅水泄,正扶邪退。
  
  关于SBP的发生机制,近年医者越来越重视内毒素血症与腹腔感染的关系。有研究显示,肝硬化患者血浆内毒素水平与小肠细菌过度生长有关[4]。现代药理研究显示,黄芩、黄连、猪苓可抑制肠道大肠杆菌生长,减少内毒素的产生;枳壳、茯苓、猪苓、白术、泽泻均有利尿作用;黄芩、茯苓、猪苓、泽泻、白术、厚朴均有保肝作用。本观察结果显示,中满分消丸与头孢噻肟钠联用治疗SBP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腹水常规及肝功能指标,有助于阻止病情进展和恶化,与对照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肝病学分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肝脏病学杂志,2000,8(6):324-329.

  [2] 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8.86-87.

  [3] Filik L, Unal S. Clinical and laboratory features of sportaneous bacterial peritoritis[J]. East African Medical Journal,2004, 81(9):474-479.

  [4] 王锦辉,陈 湖,孙光裕,等.肝硬化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与内毒素血症[J].中华内科杂志,2002,41(7):459-461.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