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手术的麻醉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10016 日期:2025-07-23 来源:论文网
【摘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作为日趋常见的睡眠障碍疾病,因可能增加围术期病死率备受麻醉医师关注。0SA的发病率约在5%~25%,随着人口老龄化和肥胖,OSA发病率将大幅升高。OSA可引起上气道开放和维持困难、术后气道梗阻和呼吸抑制,而70%~80%OSA患者却未被诊断,因此术前辨识0SA患者对麻醉医师尤为重要。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睡眠障碍  麻醉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30~65岁。ASAⅠ~Ⅲ级。术前均经呼吸内科确诊为SAS。
  1.2 OSA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术前未辨识或诊断出OSA,是导致围术期并发症的主要原因。因此,术前所有患者均应进行OSA的筛选。术前评估包括系统复习患者医疗记录(如既往麻醉史中有无困难气道史、其他并发疾病、高级睡眠监测记录)。术前访视患者和(或)家属时,应询问有无 OSA症状,体格检查应包括OSA体征评估。
  2 麻醉的处理
  2.1术前处理
  OSA患者术前处理,其中一项措施为气道正压通气设备的运用,如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自动或手动调节型气道正压通气(APAP),此类设备可作为气道机械性支撑(充气夹板),并可增加咽部容积。CPAP被认为减轻高血压和右心衰,减少日间瞌睡时间,改善神经认知功能。一般认为连续4~6周CPAP治疗可减小舌头体积,增加咽部容积。基于上述优点,建议0SA尤其是重度OSA患者,术前应予以正压通气治疗。
  术前CPAP对OSA患者围术期结局影响尚不清楚。此外,仍未明确择期手术前CPAP疗法的最佳持续时间。在家中使用CPAP设备的患者,应将设备携带至医院以备术后使用。 OSA其他治疗模式包括下颌骨上抬设备、开口设备和气道矫正术。既往已行气道矫正术的患者,除非睡眠试验正常且无OSA症状,仍须怀疑有OSA并发症的风险。
  2.2术中处理
  较之于麻醉方式选择,手术类型和创伤大小、术后阿片类药物需求量似乎是OSA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决定因素,但若可能应首选局部或区域麻醉。局部麻醉可避免气道管理,降低术中镇静药和阿片类药物需要量。此外,局部或区域麻醉可用于术后镇痛,降低术后阿片类药物需求量。
  目前,门诊患者诊断眭检查的镇静中,74%先前未发现的OSA患者出现OSA,其中48%患者呼吸障碍指数≥15,提示为重度OSA。因此,对需中度镇静的患者,建议使用二氧化碳图持续监测患者通气。CPAP被认为可抵消镇静引起的气道关闭,因此术前使用CPAP的患者,在中度镇静下需特别注意。若需在深镇静下手术,特别是可能涉及气道的手术时,改行全身麻醉更为恰当(可保证气道安全)。
   2.3术后处理
  OSA患者易发术后并发症,如气道梗阻、低氧血症、再次插管以及高血压、心律失常和需要住院。OSA严重分级、缺氧程度及围术期阿片类药物使用是围术期并发症的预测因素。在一项234例多导睡眠记录仪确诊的OSA门诊手术患者回顾性研究中,OSA患者非预期住院及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类似,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l、麻醉方式及手术操作无明显差异。然而,OSA患者及对照组患者非预期住院率(分别为24%和l9%)却显著高于国家标准。同时,接受cPAP治疗的OSA患者理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偏低,但研究发现接受 CPAP治疗的OSA患者与非OSA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近。   患者一旦进入PACU,若可能均应保持半直立位体位(30°头高位)。尽管辅助吸氧有益于大多患者,但给氧时须注意,吸氧可能降低缺氧性呼吸驱动力,增加呼吸暂停事件发生率。若患者反复出现低氧,NCPAP可能降低气道梗阻和呼吸抑制风险,CPAP联合吸氧可能将优于单纯辅助吸氧。推荐术前应用CPAP的患者,术后应继续CPAP。据报道,拔管后预防性使用CPAP 24~48h,尽管可引起阿片类药物无限制应用,但可降低主要并发症发生率。
  3 小结
  镇静催眠药、阿片类药物、肌肉松弛剂能阻止气道肌肉的神经信号传人,加重上气道梗阻,诱发呼吸暂停。此外,上述药物通过抑制低氧血症和高碳酸血症诱发的过度通气反应,加重OSA。与正常睡眠过程,OSA患者的苏醒依赖于窒息,药物所致的气道梗阻和呼吸暂停,使OSA患者丧失对窒息应答并苏醒的能力,遭受潜在生命危险。
  手术应激反应也将影响睡眠节律。术后焦虑、疼痛和阿片类药物可能剥夺OSA患者睡眠,扰乱睡眠节律,加重睡眠障碍。术后早期REM睡眠减少,可引发随后REM睡眠的反弹,并持续数天以上。OSA患者术后REM睡眠反弹时,更易出现气道梗阻和有生命危险的呼吸暂停。目前已知,术后睡眠紊乱与手术部位和创伤大小有关。与住院患者手术相比,门诊手术多为轻中度创伤手术,故对睡眠影响较小。
  OSA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风险高,可出现困难气管插管、术后并发症增多(如拔管后气道梗阻、应用阿片类药物后呼吸抑制),给麻醉医师临床实践带来一定挑战。由于未经诊断的OSA患者普遍存在,针对性的病史回顾和体格检查有助于OSA患者的辨识。OSA患者门诊手术的计划和管理尚无定论。由于对OSA患者术后的研究有限,目前任何推荐建议均为推测性的。审慎的围术期管理,须根据OSA严重分级、诊断或手术创伤、术后镇痛需求并在充分理解其潜在并发症的指导下进行。充分的术前评估工具可有助于OSA患者的辨识(如问卷调查法)。对拟行门诊手术的OSA患者,为改善其手术预后,应在麻醉知情同意书中说明一些特殊问题及OSA的风险性。
参 考 文 献
[1]黄勤,方瑜.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的麻醉处理(附38例报告).期刊-核心期刊.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05年 第02期.
[2]贾晓辉,王颖,丁海燕.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麻醉处理.中华医学会 2007年 第5期.
[3]陈宇,黑子清,黄文起.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麻醉处理.实用医学杂志 2001年 第10期.
[4]崔希军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手术的麻醉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年 第22期.
[5]刘俊杰.赵俊.现代麻醉学[M](第2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225-227.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