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视网膜中央动脉及其分支属于末梢动脉,除了视网膜睫状动脉以外,它是供应视网膜内层营养的唯一血管,血液供给障碍都可导致视网膜缺血缺氧,严重损害视功能。视网膜中央动脉的阻塞引起视网膜急性缺血,视力严重下降,是导致盲目的急症之一。故应早期诊断,立即抢救。如果有视网膜睫状动脉时,尚可保留一定的中心视力。
【关键词】 视网膜 动脉阻塞 治疗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21例,其中男18例,女3例;年龄最小28岁,最大66岁,平均54岁;右眼14例,左眼7例。进过治疗基本痊愈,下面将临床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2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多发生于老年人,常由于栓子或血栓阻塞、动脉痉挛、动脉粥样硬化等因素而引起。一旦视网膜中央动脉发生阻塞,其供养的视网膜急性缺血缺氧,视力立即下降。本病是导致盲目的眼科急症之一,能否及时诊治,直接影响患眼的预后。
2.1临床表现
起病时,视力急剧下降至手动或光感。 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缓或消失,而间接对光反射存在。
2.2眼底检查:(1)视乳头色淡,边缘模糊。(2)后极部视网膜呈灰白色水肿,黄斑区呈樱桃红点。4~6周后视网膜水肿消退,视盘颜色变白,视网膜出现脱色素和色素增生,视网膜血管变细,受累部位可见神经纤维层缺失。同时存在睫状动脉供血的患者,可保留一部分不受影响的盘斑束处视网膜色泽和一部分视力。(3)视网膜动脉狭窄,小分支细至几乎不易看见。血柱颜色发暗,反光变窄或消失。视网膜静脉正常或变细。(4)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视网膜动脉充盈延迟。视网膜静脉充盈也迟缓。病变晚期大量视网膜毛细血管无灌注区。(5)视野根据阻塞的程度和范围有所不同,可保留部分周边视野。黄斑区如有睫状动脉供应,可保留部分中心视力。
2.3治疗方案及原则
急性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应行眼科急诊抢救。应用血管扩张剂,立即吸入亚硝酸异戊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选用静脉、球后注射或口服血管扩张剂,如葛根素、丹参、罂粟碱、川芎嗪等。可给予纤溶制剂,静脉滴注尿激酶1万~3万U加生理盐水200ml,每天1次,连用5天。其他增加血流量的办法:(1)可以尝试降低眼压,按摩眼球或口服乙酰唑胺。(2)吸氧:吸入95%氧和5%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如发病超过数小时,绝大多数患者的视力预后极差。
3 视网膜分支动脉阻塞
3.1临床表现 :视力受损程度与眼底表现取决于视网膜动脉阻塞的部位和程度。患者常感到视野缺损。眼底所见:(1)通常在视乳头附近或在大的动静脉交叉处可见受累的动脉变细窄,相应的静脉亦略细。(2)阻塞动脉内有时可见白色或淡黄色发亮的小斑块。(3)在阻塞动脉供应的区域内,视网膜水肿呈象限形或扇形灰白色浑浊。若影响黄斑的血循环供应,亦可出现“樱桃红”点。
3.2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1)阻塞动脉和相应的静脉较未阻塞支充盈迟缓,有的受累动脉至晚期仍无灌注。
(2)静脉期阻塞处依旧低荧光。阻塞远端可见动脉逆行灌注,相应的静脉仍无灌注。有的病例于静脉晚期阻塞处出现强荧光,管壁荧光素染色与渗漏。
(3)发病2~3周后视网膜水肿消退,阻塞动脉变细并有白鞘。荧光血管造影可恢复正常。少数阻塞与未阻塞支或睫状血管形成侧支循环。
3.3治疗方案及原则
治疗相关的全身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颈内动脉粥样硬化等。
应用血管扩张剂,如葛根素或丹参注射液、烟酸、地巴唑等。给予维生素B1、维生素C、维生素E等。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发现视网膜无灌注区时,可用播散性激光光凝防止新生血管形成。
4 睫状视网膜动脉阻塞
4.1临床表现
患者突然出现视力下降,合并视野缺损。
检眼镜下睫状动脉供应区视网膜呈舌状或矩形灰白水肿。
4~6周后视网膜恢复透明,遗留变细的睫状视网膜动脉,黄斑区出现色素和脱色素改变,视乳头颜色变白。
5 视网膜毛细血管前小动脉阻塞
急性视网膜毛细血管前小动脉阻塞可以导致神经纤维层局部缺血而引起梗塞,神经纤维轴浆流转运阻断,形成局部缺血和坏死。常出现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高血压、白血病、结缔组织病、血管炎、放射性视网膜病变和AIDS病等眼底改变中。也可见于外伤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
5.1临床表现
对视功能的影响取决于阻塞的部位和大小,未影响黄斑时视力可不受影响。
眼底表现为形态不规则、大小约1/4视盘直径或更小的棉絮斑,通常5~7周消退,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时,持续时间较长。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于毛细血管前小动脉阻塞区呈现斑片状无灌注,邻近毛细血管扩张,晚期荧光素渗漏。
5.2治疗方案及原则
主要治疗产生毛细血管前小动脉阻塞的全身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胶原血管病等。
针对眼部病变,可给予血管扩张剂和一般支持治疗。
6 眼动脉阻塞
眼动脉阻塞影响视网膜和脉络膜循环,导致视力严重丧失,甚至光感消失。主要致病因素有巨细胞动脉炎、动脉硬化和栓子栓塞。
6.1临床表现
眼底类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但由于脉络膜循环减少,可以不出现樱桃红点。
视网膜电图a-波和b-波明显下降甚至消失。
后期可出现动脉狭窄,视盘色变浅,视网膜色素聚集,似单眼的视网膜色素变性。
6.2诊断要点
根据患眼无痛性急性视力严重下降,甚至光感消失,眼底类似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但樱桃红不明显,可以诊断。
视网膜电图a-、b-波显著下降或消失。
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有助于诊断。
如能进行颈部超声多普勒或经颅多普勒检查,则更有助于该病的诊断。
参 考 文 献
[1]视网膜动脉阻塞的急救治疗(文献综述)-《国外医学.老年医学分册》1987年02期.
[2]于路珍.眼底病.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18-19.
[3]黄建纲.视网膜动脉阻塞.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86,6:366-370.
[4]马志中,李宝民,窦洪亮,等.经眼动脉超选插管溶栓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中华眼科杂志,1996,32(6):445-447.
视网膜动脉阻塞的临床治疗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