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喜炎平联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80例疗效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9986 日期:2025-07-23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观察喜炎平和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联用对婴幼儿手足口病(HFMD)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婴幼儿HFMD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予喜炎平和利巴韦林肌注加蒲地蓝消炎口服液口服,观察临床有效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8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喜炎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经济实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手足口病 喜炎平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法定传染病,近年发病率明显升高,传染性强,易并发心肌炎、脑炎,严重者可致死亡。本症多发生于学龄前儿童,尤以1~5岁婴幼儿最多,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热、疱疹性口腔炎,手、足、肛周可发生皮疹或疱疹。我院门诊自2008年5月至2010年9月分别采用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手足口病120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例均选自来我院儿科门诊就诊并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1]患儿共120例,均有发热和典型的皮疹,无肺炎、脑炎、心肌炎等并发症,随机分为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观察组男48例,女32例,年龄3.5±2.3岁;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3±2.6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护理、退热等治疗,观察组给予喜炎平( 江西青峰制药厂) 5~10 mg/kg肌注,1 次/d, 连用3~5 d,同时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江苏济川制药有限公司)0.4~0.8 ml/(kg·d),分3次口服,连服5~7 d;对照组予利巴韦林肌注,10~15 mg/kg, 1 次/d,加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液,至治愈。
1.3 疗效判定 显效:用药后2天内体温降至正常,4天内疱疹均干燥结痂,且无新的疱疹出现;有效:用药后4天内体温降至正常,6天内疱疹均干燥结痂,且无新的疱疹出现;无效:用药4天后体温才降至正常,6天后疱疹才全部干燥结痂或有新的疱疹出现。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5 临床疗效 观察组80例中显效62例(77.5%),有效16例(20.0%),无效2例(2.5%),总有效率为97.5%;对照组40例中显效25例(62.5%),有效9例(22.5%),无效6例(15%),总有效率为8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 1.6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有1例用药后皮疹明显增多(发病前2天接种麻疹疫苗),对照组有1例出现一过性血小板减少及2例白细胞减少,均在病愈后恢复正常。
   2 讨论
  手足口病多由肠道病毒柯萨奇病毒A16及肠道病毒EV71所致,为小儿常见的传染病。此病呈自限性,一般预后良好,但传染性极强,儿童易感,可引起幼托机构群体发病,目前尚无特效药物治疗,主要是护理和对症处理。 近年来在国内多个地区暴发,已致百余人死亡,引起了高度重视。本地区近几年流行的手足口病为柯萨奇病毒A16引起,症状轻,流行范围广(最小的7个月,最大的12岁),传染性较前几年明显增强;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合理用药(喜炎平或炎琥宁及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极少出现并发症,治愈率较文献报导高。
  喜炎平注射液是一种中药制剂的广谱抗病毒、抗菌药物, 主要成分为水溶性穿心莲内脂磺化物, 对多种病毒有灭活作用, 对炎症的渗出、水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各种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发热有明显解热作用;它能增强机体细胞的免疫功能, 提高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对病毒、细菌的吞噬能力[2]。本组资料显示, 观察组显效率77.5%, 总有效率97.5 %, 对照组显效率62.5%, 总有效率85%, P&<0.01, 观察组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本文结果表明, 喜炎平治疗手足口病具有明显的缩短发热及皮损愈合时间, 减轻口腔疱疹疼痛作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为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四味中药材的提取液,方中4味中药均有清热解毒之功效,且蒲公英消痈散结,苦地丁活血消肿,板蓝根凉血,黄芩泻火燥湿[3],诸药合用清热解毒、活血凉血、利湿,使表里之邪透泄而愈。现代药效学研究证实: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黄芩均有较广的抗菌作用,并且蒲公英和板蓝根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喜炎平联用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手足口病具有疗程短、见效快, 毒副作用少等优点, 经济实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利巴韦林为合成的核苷类抗病毒药,为广谱的抗病毒药,对多种DNA和RNA病毒有效,但其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缺乏有力的证据。据报道利巴韦林应用时仍要注意约10%病人可能伴随心肺方面的副作用。全身不良反应有疲倦、头痛、虚弱、乏力、胸痛、发热、寒战、流感症状等;消化系统症状有食欲减退、胃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度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本研究中对照组有一过性血小板减少及白细胞减少不良反应发生,而观察组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参 考 文 献
[1] 聂青和.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及其临床诊断与治疗[J].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8, 28(8): 639—640.
[2] 王林丽,愈稼.穿心莲及其制剂的药理作用和临床研究进展[J].中国药业,2003,12(10):72-73.
[3] 牛金茹, 李吉峰, 殷书梅, 等. HPLC法测定感冒止咳糖浆中黄芩的含量[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24(4): 278—280.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