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氯醋酸治疗宫颈糜烂100例临床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9974 日期:2025-07-23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妇产科学 三氯醋酸 女性生殖器 尖锐湿疣
  宫颈糜烂是宫颈外口处的宫颈阴道部外观呈细颗粒状的红色区。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病,它对妇女身心健康造成很大的影响,如长期的脓黄色白带、接触性出血、严重的可扩散至盆腔,腰骶部疼痛,盆腔下坠痛等一系列症状,有的甚至引起不孕症,严重者可引起组织恶性病变,所以用聚焦超声和高频电刀治疗宫颈糜烂效果最好,一般一次性即可治愈,且治疗中患者无疼痛、无危险性,操作中无烟雾,损伤性小,止血功能强大,操作简单,易于掌握,可以普遍应用。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并认为不是病理改变,而是宫颈生理变化之一。宫颈糜烂是妇女常见病、多发病,选取我院妇科门诊自近年来采用70%三氯醋酸治疗宫颈糜烂疗效满意,现将自2008年6月~2009年6月治疗的100例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8年9月~2009年6月门诊经阴道镜检查宫颈刮片为二级或二级以下细胞,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在二级以下,3个月内未进行物理治疗的宫颈糜烂患者100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23岁。
  1.2治疗方法
  1.2.1 治疗前准备:详问病史,妇科检查宫颈刮片检查,阴道分泌物涂片查滴虫、霉菌,对有滴虫、霉菌患者先给予治疗,70%三氯醋酸治疗宫颈糜烂、对尾丝环患者不影响治疗。
  1.2.2 步骤:患者取膀胱截石位,用1‰新洁尔灭冲洗外阴及阴道,用窥器充分暴露宫颈,新洁尔灭消毒宫颈、擦净宫颈及阴道分泌物,用干棉球放在阴道壁两侧,以免损伤阴道粘膜,用干棉签蘸70%三氯醋酸先在瓶口处稍挤压使药液适中、防止流在正常组织上,在宫颈糜烂面按顺序涂糜烂面,略深处稍加挤压,有利于药液作用到增生病变间隙内,上药后鳞状上皮层变为灰白色,糜烂上皮变为棕黄色,增生乳头变平,治疗完毕用干棉球吸净分泌物,治疗4~6周禁止性生活,4~8周复查,宫口部上药有时自觉轻微下坠感。
  2 结果
  2.1 自觉症状:上药后l~2周坏死组织脱落:阴道分泌物内可见灰白色膜状物流出,一般无出血情况。2~3周后上皮开始由周围新生,4~6周后,所有病人白带减少色清,脓性白带消失,自觉外阴清爽,其中12例重度糜烂患者长期腰腹酸痛,随着宫颈糜烂治愈,腰腹酸痛症状消失。 2.2 宫颈糜烂程度与疗效:宫颈糜烂治愈率与其糜烂程度成正比,糜烂越重,治愈率越低,治疗次数增多,一般患者治疗4~6周复查,I—II度患者一般治疗一次可治愈,重度糜烂均需3~5次才有显效,糜烂广而深者上药时要适当加压,使药液充分作用于乳头间隙内,初2~3周内可连续上药2~3次,争取糜烂上皮一次脱落,也可同时补充物理疗法,该文中有10例在应用三氯醋酸同时应用物理疗法,4周后复查全部治愈,提示:三氯醋酸与物理疗法可互为补充。
  3 讨论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常见病,多发病,患病率在妇女病普查中居第一位,根据临床表现作出慢性宫颈炎的诊断并不困难,但明确病原体困难。对有性传播疾病的高危妇女,应作淋病奈瑟菌及衣原体的相关检查。由于宫颈糜烂与宫颈上皮内瘤样变或早期宫颈癌从外观上难以鉴别,需常规作宫颈刮片、宫颈管吸片,必要时作阴道镜检查及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经阴道B型超声检查对诊断深部的宫颈腺囊肿有帮助。根据上皮及间质细胞增生程度,子宫颈糜烂分3型。炎症初期,糜烂面仅由单层柱状上皮覆盖,糜烂面平坦,为单纯型糜烂;腺上皮过度增生并间质细胞增生,糜烂面凹凸不平,呈颗粒状,称颗粒型糜烂;腺上皮和间质细胞进一步增生,糜烂面凹凸更加显著,有乳头状凸起,称乳头型糜烂。根据糜烂面积占宫颈面积的比例,将宫颈糜烂分3度。轻度(I度):糜烂面积小于整个宫颈面积的1/3。中度(Ⅱ度):糜烂面积占整个宫颈面积的1/3~2/3。重度(Ⅲ度):糜烂面积占宫颈面积的2/3以上。宫颈糜烂与早期宫颈癌从外观上难以鉴别,须常规做宫颈刮片检查,必要时在阴道镜下取活组织检查,以明确诊断。也可通过固有荧光诊断仪进行检测,如有阳性征象则做定位活组织检查。
  正因为患病率高,很多轻度糜烂者得不到及时治疗致使慢性炎症长期存在或者由轻转重,70%三氯醋酸治疗宫颈糜烂方法简单而经济安全,无副作用,无出血,轻度糜烂效果最佳,适用于妇女病普查治疗及妇科治疗中。宫颈糜烂由于对宫颈糜烂认识上的不同,对宫颈糜烂的治疗,国内、外存在观念差异。国外学者对无临床症状者,不需任何治疗,仅做细胞学筛查,若细胞学异常,根据细胞学结果进行相应处理。国内部分学者认为宫颈管柱状上皮抵抗力低,病原体易侵入、发生炎症;采取各种治疗方法破坏柱状上皮及化生上皮,使宫颈阴道部全部为新生的鳞状上皮覆盖,减少异常化生及感染机会。
  积极治疗急性宫颈炎;定期作妇科检查,发现宫颈炎症予以积极治疗;避免分娩时或器械损伤宫颈;产后发现宫颈裂伤应及时缝合。
参 考 文 献
[1]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5-266.
[2]吕兴东,耿洪业,邓仁爱主编.妇产科病最新治疗[M].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1995.266~268.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