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8例脑出血患者临床特征与预后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9366 日期:2025-07-17 来源:论文网

【关键词】 脑出血;临床分析

    脑出血(cerebral hemorrhage)是指各种非外伤性因素所致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出血,常形成血肿,直接破坏脑组织或使其受压、移位、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的一种病态[1]。脑出血的年发病率为60~80/10万人口,在我国占急性脑血管病的30%左右,急性期病死率约为30%~40%,是急性脑血管病中最高的[2],幸存者大多数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障碍。脑出血具有起病急、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的特点。我科于2005—2008年共收治均经颅脑CT检查确诊为脑出血的408例患者,现对其临床特征和预后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性别与年龄 本组408例,男232例,女176例;男女之比1.3∶1;年龄36~92岁,其中40岁以下18例,41~50岁76例,51~60岁132例,61~70岁116例,71~80岁48例,81岁以上18例。

  1.2 发病情况 情绪激动或活动时发病270例(占66.2%),死亡86例;安静状态下发病138例,占33.8%,死亡34例。

  1.3 血压状态 发病时血压明显升高(收缩压>180mmHg)320例(占78.4%)。本组有高血压病史318例(占77.9%),无高血病史者90例(占22.1%),发病时血压升高56例。本组52例初诊血压>200/100mmHg,经脱水降颅压等内科治疗后血压无明显下降均死亡。

  1.4 意识障碍 本组发病时无意识障碍124例;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284例,其中深昏迷68例,全部死亡;中度昏迷的44例,死亡25例;浅昏迷64例,死亡24例。

  1.5 瞳孔改变 发病时瞳孔改变96例(瞳孔不等大56例,缩小24例,双侧散大16例),经脱水降颅压治疗后2h瞳孔未改善的76例均死亡。

  1.6 治疗和预后 本组经脱水降低颅内压、调整血压、预防并发症等内科综合治疗344例,死亡88例,手术治疗64例,死亡32例,呈植物状态8例。死亡120例(占29.4%),死亡原因为脑疝104例,肺部感染12例,上消化道出血4例。

转贴于

  2 讨论
  
  从本组408例资料,分析脑出血患者临床特征与预后如下:(1)从性别与年龄来看,本组病例男女之比1.3∶1,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发病年龄以50~370岁多见,占60.8%(248/408)。(2)从发病情况看,本组情绪激动或活动时发病占66.2%(270/408),死亡86例,故动态下发病可作为脑出血的主要诱因和估计病情、预后的参考指标。可见对于脑出血患者,应尽量避免情绪激动和过度劳累等情况,以防脑出血的发生。(3)从血压状态来看,本组有高血压病史者占77.9%(318/408)。可见高血压动脉硬化是引起脑出血的主要原因,其机制是持续性高血压可使脑内小动脉硬化、玻璃样变,形成微动脉瘤,当血压骤然升高时破裂出血。本组52例初诊血压>200/100mmHg,经脱水降颅压等内科治疗后血压无明显下降均死亡。脑出血时颅内压升高,往往会引起代偿性血压升高,经脱水降颅压后血压下降,如经脱水降颅压后血压无明显下降则提示预后不良。(4)从意识障碍来看,意识障碍是脑出血的常见症状,本组发病时深昏迷68例,全部死亡;中度昏迷的44例,死亡25例;浅昏迷64例,死亡24例。可见意识障碍程度越深,预后越差。(5)从瞳孔改变来看,双侧瞳孔散大,且生命体征不稳定时,提示脑干功能严重受损。本组经脱水降颅压治疗后2h瞳孔未改善的76例均死亡。说明瞳孔改变是判断颅内压和脑损伤、病情发展、预后的显著标志,瞳孔改变出现越早,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
  
  本文主要从脑出血的部分临床特征与预后关系进行分析,有关脑出血预后的评估还可以从其他检测进行评估,如易飞等[3]报告急性脑出血早期血糖水平可作为了解病情、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的重要参考因素。研究证实脑出血可引起血糖应急性升高,这是因为脑出血后由于颅内压增高可直接或间接影响下丘脑体靶腺轴的结构及其功能,使体内胰岛素及胰高血糖素等激素平衡受到破坏,引起应激性高血糖。血糖变化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脑组织损伤的严重性,提示测定血糖对评估预后有一定意义。

参考文献


1] 徐新献,周崇伦.内科常见病症现代治疗[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666.

  [2] 饶明俐.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56.

  [3] 易飞,熊建忠,曾伟,等.血糖水平与急性脑出血意识障碍及预后的关系[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3)∶4042.

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