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处理体会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9325 日期:2025-07-17 来源:论文网

【摘要】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30例窒息新生儿复苏后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早产、胎位异常、胎儿窘迫及妊娠并发症等是导致重度窒息的常见产科原因。结论 针对不同产科原因,重点监护,选择最佳分娩方式,是降低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复苏;护理

     新生儿窒息是指新生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循环障碍,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积极做好新生儿窒息的抢救和护理是减少窒息并发症、降低围生儿病死率的关键措施之一。

  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607~200908收治的窒息新生儿30例,均符合《实习新生儿学》窒息的标准[1],男18例,女12例;早产儿12例,过期产儿5例,出生体质量>4 000g 6例,2500~4000g 14例,<2500g 9例,体质量最低1500g 1例。根据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1]:窒息的程度以Apgar评分法在新生儿出生后进行lmin、5 min、10 min评分,0~3分为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10分为基本正常。本组中轻度窒息27例,重度窒息3例。患者入院后首先了解窒息复苏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经有效复苏后本组治愈27例(90.0%),好转2例(6.7%),死亡1例(3.3%)。

  2 护理

  2.1 监测生命体征 呼吸是监护的重点。如果呼吸频率持续>60次/min,呼吸暂停15~20s/min,伴心率下降,唇周及四肢肢端发绀,并常有呼气性呻吟,这时患儿常需要氧气吸入。一般采用头罩给氧4~5L/min。应根据血气分析结果调整用氧浓度,因为低氧会造成重要器官不可逆的损害,长期高浓度吸氧又会造成氧中毒。心率和血压常随呼吸情况而改变,监护中主要测心率,注意心音强弱,心律齐否。心率如果低于80次/min,应采取胸外心脏按压或应用兴奋心脏的药物。如果心率高于180次/min,并伴有肝肿大,可能有心衰发生,根据医嘱使用强心药等[2]。

  2.2 保温 保温在新生儿抢救中很重要,如果保温不好就会延长复苏反应时间。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母体体温高于外环境,所以要求新生儿娩出即置于预热的保温区内,应在30~32℃的抢救床上进行抢救,维持肛温36.5~37℃。胎儿娩出后立即揩干体表的羊水及血迹,减少散热,专家认为新生儿体温35.5~37.5℃为最佳体温。因为此体温段的新生儿耗氧量最低,代谢率最少,热量丢失最少,对各种疾病抵抗能力最强,减少一些并发症的发病危险性。

  2.3 呼吸道的护理 迅速开放气道:胎儿娩出后应迅速用吸管清除口、咽、鼻、喉等器官中的异物,吸入羊水发生窒息的新生儿出生后数天内仍有羊水从口中溢出,故要特别注意, 以防返流引起吸入性肺炎,应取侧卧位,观察至无分泌物流出。迅速建立自主呼吸:轻度患儿可采用触摸胎背、指弹足底、手按胸廓等方法刺激患儿恢复自主呼吸。建立有效静脉通道,保证药物应用和肾上腺素、碳酸氢钠、扩容药物。经上述处理仍无效的患儿可用人工呼吸、胸外按摩、抢救者的食指和中指垂直按胸骨下1/3处,按压胸骨1.5~2cm,频率120次/min,要接近新生儿的正常心率,手指不能离开皮肤,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同步,心脏按压每3次给1次加压给氧的人工呼吸,必要时用呼吸机。返流引起吸入性肺炎,应取侧卧位,观察至无分泌物流出。

  2.4 合理喂养 窒息后的患儿由于胃肠道缺氧缺血,容易发生呕吐和上消化道出血。因此,应根据患儿的病情决定开始喂奶的时间,特别是早产儿和重度窒息儿。经口喂养应在缺氧改善后,由少到多,由稀到稠,以母乳为佳。对吸吮反射好的新生儿,指导产妇正确哺乳;吸吮反射差的新生儿,应指导产妇正确的挤奶方法,挤出乳汁由护士用滴管或小勺进行试喂,如无呛咳,按时由护士喂乳,早产儿1次/2 h,从5ml开始,每次递增2~3 ml,足月窒息新生儿1次/3 h,每公斤体质量日递增20~160ml。喂牛奶最好是脱脂奶,奶与水稀释比例是1∶1,出现腹胀、呕吐时要禁食。

  2.5 纠正酸中毒和扩容 新生儿窒息时,由于二氧化碳潴留和乳酸堆积,常导致呼吸性和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只要加强通气,促进二氧化碳排出便可纠正,而代谢性酸中毒则必须给予碱性药物方能纠正,一般用5%碳酸氢钠2~3ml/kg,加10%葡萄糖10ml脐静脉缓慢推注。推注时必须加强通气维持正常的PaO2,以免导致室颤、颅内压升高及颅内出血等, 同时还应扩容治疗,方能解决根本问题,可先用25%葡萄糖2ml/kg根据病情静滴适量的晶体溶液和血浆,必要时用库血。补充血容量时应正确计算并加强检测以免扩容过量。因新生儿窒息失去了脑血管自动调节能力,颅内压血管压力增高还可导致脑水肿和脑出血。窒息引起缺氧,脑细胞受损而发生不同程度的脑水肿应及早用脱水疗法,可减轻脑水肿的发展。

  2.6 新生儿窒息的预防 胎位异常、胎儿过大易致新生儿窒息,特别是持续枕横或枕后位、臀位、横位。一旦出现宫缩,就难以促使胎头旋转,出现相对性头盆不称而致分娩困难,从而加重产妇的紧张情绪及疲劳,导致宫缩乏力,产程延长,特别是第二产程延长。因胎儿除经受宫缩时胎盘血管受阻外,对胎儿的挤压及胎头下降时盆底阻力等作用致长时间的宫内缺血、缺氧造成新生儿窒息。胎盘因素、重度妊高征及子痫等妊娠并发症,这些因素均可使胎儿发生窒息明显提高,胎盘因素及其他妊娠并发症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胎盘功能低下,在临产后表现胎盘储备功能明显不足,导致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或新生儿死亡[3]。阴道助产也是造成新生儿窒息的因素之一,因为阴道助产常用于第二产程,胎心变化、胎位异常、母亲有并发症、胎儿偏大、第二产程延长、需要尽快结束分娩时,助产对胎儿的进一步牵拉刺激,极易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和新生窒息的发生。因此,产程中要严密观察胎心和羊水情况,采用监护仪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胎儿窘迫,针对巨大儿和不同异常胎位时应选择最佳分娩方式,减少阴道助产,或严格掌握和熟练操作阴道助产手术,减少新生窒息的发生。综上所述,新生儿窒息重在预防,应加强围生期保健,及时发现并处理高危妊娠,尽量避免早产和剖宫产,提高产科技术,产程中加强胎儿监护,及时发现并处理胎儿宫内窘迫,是预防新生儿窒息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83.

  [2]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 .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8123.

  [3] 周秀华.急救护理学[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259260.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