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洪亮 王守勇 徐建洋 张亚东 王业国
【摘要】 目的 研究癫患儿免疫球蛋白与补体C3水平的变化。方法 应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测定各组病例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的水平。结果 癫组患儿IgG 、IgA较对照组低。结论 癫患儿服药治疗前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免疫因素参与了癫的发病过程。
【关键词】 癫;免疫球蛋白;补体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immunoglobulin and complement C3 levels of the children with epilepsy.Methods Immune transmission turbidimetry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levels of immunoglobulin and complement of each group.Results IgG, IgA of the children with epilepsy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Children with epilepsy have immune dysfunction before medication treatment. Immune factors are involved in the pathogenesis of epilepsy.
【Key words】 Epilepsy;Immunoglobulin;Complement
1969年Walker提出癫免疫学发病机制,1997年Besedevdsky提出“神经 内分泌 免疫”网络(NEIN) [1],此后大量的研究表明,在癫的发病过程中可伴发免疫紊乱或异常,但结果众说不一。我们对28例癫患儿进行了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和补体( C3、C4)免疫学指标的检测,拟进一步探讨癫患者是否存在免疫异常。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8例癫患儿来源于我科住院病人,根据临床发作特征及脑电图检查确诊,均无神经体征,男16例,女12例,年龄5个月~13岁,平均5.1岁。SGTCS 18例, CPS 5例,WEST 2例,SGTCS合并CPS 1例,SGTCS合并肌阵挛发作1例,失张力发作1例。脑部CT发现异常8例,其中脑外积水4例,双豆状核结节样钙化1例,双顶巨脑回伴灰质异位1例,双额巨脑回1例,结节性硬化1例。CT正常20例。规范化脑电图检出性放电16例,无放电12例。均未经抗癫药物治疗,无免疫性疾病及应用免疫制剂史。对照组14例妇幼保健院门诊体检健康儿童,年龄性别比例与研究组按1︰2匹配。
1.2 实验方法 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于入院24h内抽取2ml不抗凝静脉血用于检测免疫球蛋白及补体。CT采用美国GE双排螺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作头颅扫描。规范化脑电图[2]采用日本光电 4418K型脑电图仪检查。脑电分析系统为2110K型,同时配有视频监测系统。
1.3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s表示,两样本均数间比较应用两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水平的比较见表1。
表1 癫组与正常对照组免疫球蛋白和补体比较(略)
3 讨论
自1969年Walker提出癫免疫学发病机制以来,关于免疫指标的变化国内外文献报道不尽相同[3]。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对EP与免疫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是原发性EP患者的IgA降低,补体C3水平升高[4,7],但对免疫球蛋白IgG、IgM和补体C4等成分的研究结论不一。Bostantjopoulou等[5]在1994曾报道了20例未经过治疗的EP患者与对照组相比,IgG和IgM升高,C4降低, Basaran等[6]研究发现,未经抗EP药物治疗前患者血清B淋巴细胞及IgM和C3明显高于正常对照(P&<0 05)。
从表1可以看出,癫组在服药前IgA、IgG低,与国内学者的报道相符[810],提示癫患儿在抗癫药物治疗前存在体液免疫异常,也提示癫病人免疫机制多向紊乱的特点。癫患者在用药治疗之前已经存在免疫紊乱,可能因癫发作而损害脑部神经元,继而引起免疫机制的紊乱,而后者又进一步加重脑部损害,促进癫发作的发展。
癫患者存在免疫紊乱无可争议,无论其系发病前存在还是因癫发作而继发。本组病例提示在癫发病前已经存在免疫异常,表现为IgA、IgG滴度降低。这些异常可能参与了癫的发病过程。癫发作和免疫紊乱之间可能互为因果关系。反过来,可以推测,调节癫患者的免疫功能,可能有助抑制癫活动,控制癫发作。
【参考文献】
1] 周渊峰,王艺,孙道开.癫的免疫学研究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03,21(6):378379.
[2] 徐建洋,李洪亮,王守勇.规范化脑电图检查对癫诊断的价值[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2,15(2):8284.
[3] 徐家立,刘尔玺.癫与免疫及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分册,2000,27(4):185187.
[4] Bostantjopoulou S, Hatzizisi O, Argyropoulou O,et al. Immunological parameters in patients with epilepsy [J]. Funct Neurol, 1994, 9(1):11.
[5] Basaran N, Hincal F, Kansu E, et al. Humoraland cellular immune parameters in untreated and phentoinor carbamazepinetreated epileptic patients[J]. Int J Immunopharmacol, 1994, 16(12):1071.
[7] 李海波,郭虎,胡晓兰,等. 癫患儿红细胞粘附功能和补体C3水平变化的研究[J]. 中国妇幼保健,2004,19(2):59.
[8] 冯刚,宿丽娟,方德洋.癫患儿药物治疗前免疫功能状态的初步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10011002.
[9] 李海波,郭虎,陈丽琼.妥泰治疗前后癫患儿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04,12(4):287288.
[10] 许忠,郑百红,毓明涛.白细胞介素2及免疫球蛋白治疗小儿难治性癫临床应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5,20:478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