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县市的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建设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7724 日期:2025-07-01 来源:论文网
进入21世纪以来,信息化已成为加快社会发展、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和实行现代化管理的重要手段,卫生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我国深化卫生改革的重要保障,是支撑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基础,是实现我国卫生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新医改方案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医疗卫生体系作了远景规划,将信息化作为保障规划成功的重要手段列为医改的重要内容。在此大背景下,溧阳市卫生信息化步入快车道。
  1 现状
  溧阳市总面积1535平方公里,辖10个镇,人口77.63万人,全市有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32家(2家二级医院、1家妇幼保健院、23家乡镇卫生院、12家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142家农村卫生服务站、6家民营医院),没有统一的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各乡镇卫生院的医疗信息系统建设参差不齐,多数为当地IT厂商开发,功能不全,很多公司的服务支持力度不够,系统中一些BUG长期未得到修正,影响部分数据的真实性和连贯性。没有防保业务功能,建立档案、妇幼保健等防保工作只能手工完成。农合报销补偿费用由医院垫付,月终需要医院凭纸质发票与保险公司结算,给医院的财务运转带来一定的压力。管理机构没有有效信息系统支撑,不能对农合基金的使用进行前馈控制和及时监管,不利于农合的良好运行。
  2 前期准备
  2009年6月,溧阳市卫生局确定了建设溧阳市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的初步目标,并与中国电信溧阳分公司确立了合作意向。在此基础上,对卫生信息化现状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分析,并组织人员到上海闵行等地参观学习信息化建设先进经验。7月开始,和多家软件开发单位接洽,优选信息系统软件平台,南京东软集团、杭州创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金仕达卫宁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等有实力有经验的软件开发商,分别演示了各自的信息系统,阐述了设计理念,现场回答了溧阳市卫生局关心的各类问题。经过调研论证和严格的招投标,最终选择了杭州创业软件股份有限公司负责软件的开发和实施。
  3 建设模式及目标
  基于溧阳市实际情况,我市区域卫生信息系统采用了电信投资、卫生局租用的模式,保障了技术力量,减轻了卫生局资金压力,为项目的尽早实施提供了便利,为卫生部门节约了人力资源和开支。溧阳电信分公司对网络、硬件、软件进行全方位的维护,为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高效保障,减轻了系统维护压力。
  经过反复讨论修改,确立了溧阳市区域卫生信息系统总体目标:建立溧阳市数字卫生信息平台,整合区域内医疗卫生信息资源。通过实现医疗卫生机构的业务协作和信息联动,全面提高区域公共卫生信息化水平,逐步完善区域卫生信息资源的统一、规范,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区域卫生信息的网上交换、集中管理与资源共享。
项目规划设计一个平台和四大业务系统,一个平台即市卫生信息交换平台,四大业务系统分别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系统,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医院管理系统(HIS系统),公共卫生系统。项目分两期实施,一期主要完成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系统和医院管理系统的建设,二期完成社区卫生服务系统和公共卫生系统的建设。    4 建设进程
  2009年9月8日,召开了溧阳市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启动会,成立了以卫生局局长为组长,分管局长为副组长,办公室主任、合管办主任、财务科科长等为小组成员的全市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建设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指导方案。所有涉及的单位采取一把手负责制,落实保障经费,做到组织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各医疗机构将既熟悉医疗业务又熟练计算机操作的人员充实到信息管理岗位上来,有效发挥其作用,提高了信息管理工作水平。
  启动会后,溧阳市卫生系统和溧阳电信分公司分工合作,全力以赴推进项目的实施。建立了中心机房,架设防火墙,数据服务器与通信服务器分开。软件开发上,项目组精心组织,从需求调研、方案制作、招投标、设备选型、售后服务、客户培训等方面迅速落实各项工作。一是试点医院先期到位。选择一家较大的综合性乡镇医院作为试点先行更换,试点安装调试期间,软件公司技术人员跟踪软件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二是分批集中培训到位。在试点运行平稳的基础上,对全市所有定点医院的操作人员分批进行培训,各个模块分开进行,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同步展开。培训结束后,进行一对一的严格考核。经过培训,医院的系统管理员熟练掌握了HIS所有模块的使用,其他人员都能胜任岗位操作。三是全面上线切换到位。培训完成后,制定上线计划,所有乡镇医院分批实施,到2009年底,我市26家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全部更换统一的HIS软件,2家二级医院也完成了接口的开发、测试并投入使用,新旧平台系统实现了无缝切换。四是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软件上线过程中及上线后,针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卫生局与电信公司、软件公司人员及时对接,确保问题得到及时圆满的解决。
  我市在推进公共卫生系统建设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完成了所有乡镇医院的新农合系统建设及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系统接入工作,有序推进了乡村卫生室的村系统上线工作,新农合县级统一软件已实现省厅公网测试,并开通省县互联VPN。目前所有医疗机构的系统使用正常,新农合结报运行顺畅,新农合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工作效率明显提高。新农合信息系统的应用,改变了传统人工报销模式,减轻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大大方便了群众看病报销。二是管理手段更加先进。通过整合村级系统和乡镇医院HIS系统,村卫生室所有药品、财务、诊疗信息等全部由乡镇医院管理,真正实现镇村一体化管理。三是监管工作更加科学。监管部门可以随时对定点医疗机构的药品使用和诊疗项目进行全面督查,能够迅速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大大增强了监管力度。
  5 建设经验及体会
  通过一年多来的努力工作,我市的区域卫生信息系统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全面达到信息化建设的目标还任重道远,在信息化建设中还存在如新农合预警机制还不太完善、各医疗机构硬件情况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需求为导向,以应用促发展,强化系统间的功能互撑和资源共享,完善信息化管理,达到管理和服务效能的最大化,为实现卫生事业又快又好的发展做出应有的努力。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