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浅述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和护理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7532 日期:2025-06-29 来源:论文网
【摘要】探讨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和护理方法。及早识别消化道出血的征象、严密观察病情变化、迅速准确的抢救治疗和细致的临床护理是抢救患者生命的重要环节。
【关键词】消化道出血;护理

  随着医疗事业的迅速发展,医学诊疗手段的不断提高,对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和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更好地配合医学技术的发展,现将我们对消化道出血的观察及护理方面的体会简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于2005年3月至2010年成功地抢救上消化出血患者224例,其中男性178例,女性46例,年龄21-78岁,所有病人均符合消食化道出血的诊断标准,有明显胃病史98例,占43.75%,进辛辣、酒类、高纤维素诱发者121例占54%,无特殊诱因者5例占2.25%,呕血占123例占54.91%,黑便伴呕血101例占45.09%,其中治愈好转222例,死亡2例,死亡率为0.89%。
  1.2方法
  1.2.1观察方法 先进行护理评估,即病史评估。
  1.2.1.1出血病因的评估 尽快辨清出血部位,常见病因及其特点为消化性溃疡,有慢性、周期、节律性上腹痛,出血以冬春季节且多见,出血前可有饮食失调,劳累或精神紧张,受寒等诱因,常有上腹痛加剧,出血后疼痛减轻或缓解。
  1.2.1.2急性胃粘膜损害 有服用阿司匹林、保泰松、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等损伤胃粘膜的药物史或酗酒史,有创伤,颅脑手术、休克严重感染等应激史。
  1.2.1.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有病毒性肝炎,血吸虫病慢性酒精中毒等引起肝硬化的病因,具有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临床表现,出血以突然呕出,大量鲜红血液为特征,不易止血,大量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可加重肝细胞坏死,诱发肝性脑病。
  1.2.2出血量的估计 详细询问呕血(或)黑便的发生时间、次数量及性状,以便估计出血量和速度,一般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每日出血量>5-10ml,出现黑便表明出血量在50-70ml,一次出血后黑便持续时间取决于患者排便次数,如每日排便一次,粪便色泽在3天后恢复正常,胃内积血量达250-300ml时可引起呕血;一次出血量在400ml以下时,一般不引起全身症状,如出血量超过400-500ml可出现头晕、心悸、乏力等症状;如出血量超过1000ml,即出现急性周围循环衰竭的表现,严重者引起失血性休克。
  1.2.3身体评估 生命体征:有无心率加快,心律失常,脉博细弱,血压降低,脉压小,呼吸困难,体温不升或发热。精神和意识状态:有无精神萎靡,烦躁不安,嗜睡,表情淡漠,意识不清甚至昏迷。
  2 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2.1体位与保持呼吸道通畅 大出血时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并将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器。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或误吸;必要时用负压吸引清除气道内的分泌物,血液或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    2.2治疗护理 立即建立静脉通道。配合医生迅速,准确地实施输血、输液,各种止血治疗及用药等抢救措施,并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2.3心理护理 护士应向病人说明安静休息有利于止血、关心、安慰患者。抢救工作应迅速而不忙乱,以减轻患者的紧张情绪。经常巡视患者,大出血时陪伴患者,使其有安全感。呕血或解黑便后及时清除血迹,污物,以减少对患者的不良刺激,消化道出血病人常有疲乏、疼痛等,生活不能自理,加之对疾病缺乏正确认识,很容易产生急躁,忧虑和恐惧的心理。解释各种检查,治疗措施,听取并解释患者及家属的提问,以减轻他们的疑虑。
  2.4密切观察病情 大出血时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生命体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和神志并进行心电监护。准确记录出入量,疑有休克时留置导尿管,测每小时尿量,保持尿量>30ml/h。并密切观察症状体征。如患者烦躁不安,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四肢冰凉提示微循环血液灌流不足,而皮肤逐渐转暖,出汗停止则提示血液灌注好转,观察呕吐物和粪便的性质,颜色及量。定期复查红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血红蛋白,网组织细胞计数,血尿素氮,以了解贫血程度,出血是否停止。
  2.5生活护理 卧床病人应协助患者完成个人日常生活,如进食、口腔清洁,皮肤清洁,排泄,注意预防压疮,呕吐后及时漱口。排便次数多者注意肛周皮肤清洁和保护。
  2.6三(四)腔双气吏管的应用与护理 对肝硬化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者,可应用气囊压迫止血,熟练的操作和插管后的密切观察及细致护理是达到预期止血效果的关键。插管前应配合医生做好插管的准备工作,并向病人解释操作的过程及目的,配合方法等,以减轻病人的恐惧心理,更好的配合,插管前仔细检查,确保食管引流管,胃管,食管囊管,胃囊管通畅并分别做好标记,检查两气囊无漏气后抽尽囊内气体备用。协助医生为患者作鼻腔,咽喉部局麻,经鼻腔或口腔插管至胃内,插管至65cm时抽取胃液。检查管端确在胃内,并抽出胃内积血,先向胃囊注气150-200ml,至囊内压约50mmHg(6.7kPa),并封闭管口,缓缓向外牵引管道使胃囊压迫胃底部曲张静脉。如胃囊压迫已止血,则食管囊不必充气,如未能止血,继续向食管注气约100ml至囊内压约40mmHg(5.3kpa)并封闭管口,使气囊压迫食管下段的曲张静脉,管外端以绷带连接0.5kg沙袋,经牵引架作持续牵引,将食管引流管,胃管连接负压吸引或定时抽吸,观察出血量是否停止,并纪录引流液的性状,颜色及量,经胃管冲洗胃腔 ,以清除积血,可减少氨在肠道的吸收,以免血氨增高而诱发肝性胞病,出血停止后,放松牵引,放出囊内气体,保留管道继续观察24小时,未再出血可考虑拔管,对昏迷患者亦可继续留置管道用于注入流质食物和药液。
  2.7健康教育 帮助患者和家属掌握有关疾病的病因和诱因,预防治疗和护理知识,以减少再度出血的危险。注意饮食暴饮卫生和饮食的规律,进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避免过饥或暴食,避免粗糙,刺激性食物,或过冷过热,产气多的食物,饮料等,合理饮食是避免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环节。学会早期识别出血征象及应急措施出现头晕,心悸等不适,或呕血黑便时,立即卧床休息,保持安静,减少身体活动,呕吐时取侧卧位以免误吸,立即送医院治疗或定期门诊随访。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