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糖尿病 健康教育 调查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在不断提高。为增加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识,探讨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我们与患者建立一种指导—合作—共同参与型的护患关系[1],使病人乐于接受护士传递信息,从而提高了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及用药依从性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年6月—2010年8月我科收住糖尿病患者185例,其中男性108例(58.3%),女性77例(41.7%),年龄在31—92岁,1型糖尿病患13例(7.0%),2型糖尿病患172例(93%).文化程度:高中及以上88例(47.5%),初中52例(28.1%),小学及以下45例(24.3%);职业:干部68例(36.7%),工人87例(47.1%),农民30例(16.2%)。
1.2 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内容包括健康教育方法的选择、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健康教育内容知晓情况。健康教育方法和教育方式的选择采用多项选择法,按每项被选择的人次多少统计,健康教育内容知晓情况采用单项选择法,被调查者对每个问题只做肯定或否定回答,按每项的累计人次计算百分比。调查人员以调查表为基础充分讲解问卷中各项问题的填表要求,使患者充分理解后实事求是的填写,文化程度在小学以下者,可由调查者代替填写,然后将调查表当场收回。符合调查表填写要求,项目齐全者,列入调查对象。调查表随即收回,发放185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85份,回收率100%。
2 结果
2.1 对健康教育方法的选择(表1)
表1 糖尿病患者对健康教育方法的选择
教育方法 所占例数 百分率(%)
医务人员个别指导 150 81.1
专家讲课或讲座 138 74.5
健康教育处方 80 43.2
放映有关幻灯或录像 62 33.5
推荐有关图书或手册 58 31.3
2.2 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表2)
表2 糖尿病患者对健康教育方式的选择
教育方法 所占例数 百分率(%)
电话咨询 155 83.7
护士家访 102 55.1
信函咨询 60 32.4
返院咨询 45 24.3
2.3 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表3)
表3 糖尿病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知晓率
内容 所占人数 百分率(%)
糖尿病必须严格控制血糖 138 74.5
必须严格控制饮食 143 77.2
长期高血糖导致心、脑、肾、眼等并发症 94 50.8
所用药物的使用方法、剂量和不良反应 88 47.5
坚持适当的锻炼控制体重 110 59.4
保持较好的情绪有利于血糖控制 80 43.2
过度紧张失眠及精神刺激引起血糖升高 75 40.5
临床分型、自己属于哪一型 78 42.1
糖尿病需终身治疗 146 78.9
低血糖反应的临床表现处理及预防 82 44.3
诊断为糖尿病开始戒烟、酒 96 51.8
自我监测和记录血糖和尿糖 70 37.8
按医嘱长期规律用药 68 36.7
遵循和执行医护人员的指导 148 80.0
严格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和起居规律 85 45.9
控制血糖需要家属配合 138 74.5
吸烟、过度饮酒、肥胖是可以避免的危险因素 89 48.1
主动与医护保持良好的沟通,
学习疾病有关知识 80 43.2
保持平稳、乐观情绪,面对疾病 94 50.8
未来的健康有此刻的自我关注开始 110 59.4
3 讨论
3.1 糖尿病已成为当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它是一慢性终身性疾病,其治疗效果除与患者病情和现有医疗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外,还有赖于患者的自身管理能力。而且患者对健康教育方法的需求具有多样性,不同知识层次选择不同的教育方法,选择最多的是希望医务人员个别交谈,指导及专家讲课,说明患者易于接受医务人员的教育,对医务人员的信任度高,依赖性强。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士除必须具备丰富的健康教育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外,还必须进行不断学习,以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知识层面高、疾病症状轻的患者,除了接受医务人员的宣教外,还能够积极寻找有关图书或手册丰富自己的保健知识。
3.2 从住院前预防至出院后康复的健康教育一体化模式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健康教育方式中,选择电话咨询,既经济方便又省时省力、实用,病人易于接受又有利于保护患者的隐私并能及时得到反馈信息而受到欢迎。要让患者得到及时的指导和干预,在出院小卡片上填上本科咨询电话号码,供患者和家属咨询,同时让患者留下家庭详细地址和电话号码,出院后护士可以随时家访,这样更提高了健康教育效果,也增加了病人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提高了满意度,同时也体现了护士的自身价值。
3.3 由于患者病情、文化程度、年龄、职业不同,他们对糖尿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差距很大,健康教育的需求不一。仅作一般的健康教育,有其本身的局限性,因此健康教育方式应个体化,因人而异。还可采用其他方式,以满足不同患者健康教育的需求,① 计划性健康教育:对共性问题有计划的群体教育,如在病区内开辟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有计划的开展集体健康教育,如医护座谈会;有些患者对治疗效果需求高,用药注意事项、饮食、休息、活动指导需求次之,对并发症防治、出院后复查时间和方法需求低。这说明患者重视当前病情治疗效果,而对平时的日常行为、生活中的保健意识淡薄,对健康教育往往重视治疗轻视预防;②随机性教育:针对不同的健康问题和心理状态给予有效的正确指导,在晨间护理、护理查房等时间,适时进行教育;通过询问病人和家属,发现不足,针对个体接受能力的不同给予强化教育。对患者在知识需求方面存在的误区,护理人员应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如糖尿病的预防重点在于相关的危险因素,因而要定期的进行健康查体如血糖、尿糖等;③患者之间的交流,开展同种疾病患者讨论会,建立阅读栏,达到互相沟通,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④交流答疑式教育,护士与患者交谈,根据患者从入院到治疗、护理的不同阶段进行健康指导,对患者提出的疑问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详细讲解,使患者真正对自己的病情有所了解,注意教育方式、语气、态度,避免简单、枯燥的说教和单调的书面标准教育计划,以病人乐于接受的方式进行教育。
3.4 从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内容知晓情况可以看出,对饮食调节、治疗方法和效果、、疾病控制情况、定期复查的时间和方法等方面了解的较多,但在心理因素对糖尿病的影响和自我护理及监测等方面未引起足够重视。掌握一定的糖尿病知识与技能离不开有效的健康教育知识。事实上,糖尿病患者缺乏相应的知识是非常普遍的。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尽管有些患者对一般性糖尿病常识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深入一些的知识了解甚少,不难看出有2/3的糖尿病患者不能遵医嘱有规律服药,不能主动自我监测血糖或尿糖,不清楚低血糖是怎么一回事更不懂得怎么去预防;有1/2的患者不能严格控制饮食、适当的运动和起居规律;不能说出自己所服用药物的种类、副作用及正确用法等。因此加强糖尿病健康教育,增加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知识的了解已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主要任务之一。众多研究显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在糖尿病管理和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能改善患者对糖尿病的“无知”状况,自觉地进行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及药物治疗并进行病情自我监测,这是长期有效控制病情的基础,不仅能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支出,同时能改善代谢控制[2]。
参 考 文 献
[1] 胡丽青. 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1):74.
[2] 陈家伟. 糖尿病教育的重要性[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6,4(2):51-52.
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现状调查与浅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