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卢美香 覃海坚 李春丽
【摘要】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剂量布比卡因在剖宫产术中腰麻的麻醉效果,探讨合适的局麻药剂量。方法 选择60例在我院足月待产,生命征正常,需行子宫下段剖宫产的孕妇,随机分为3组,A、B、C组,每组20例,选择L2~3间隙行蛛网膜下腔阻滞,每组应用0.75%布比卡因剂量分别为:A组1.5ml(11.25mg),B组1.4 ml(10.50 mg),C组 1.3 ml(9.75 mg)。观察感觉运动神经阻滞的起效时间,感觉消失达T4和T6的例数,麻醉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 三 组患者麻醉起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平面达T4以上的例数,A组高于B、C组(P&<0.05);镇痛效果A、B高于C组(P&<0.05);低血压、恶心呕吐的发生率A组高于B、C 组(P&<0.05)。三组产妇术后均无头痛发生。结论 0.75%布比卡因1.4 ml用于剖宫产腰麻能提供满意麻醉效果, 生命征正常,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关键词】 布比卡因 腰麻 剖宫产
布比卡因是一种传统的局部麻醉药,其起效快,作用时间长,安全系数高,已广泛应用于椎管内麻醉和神经阻滞麻醉。特别是产科应用时,对新生儿无明显抑制作用。但不同剂量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报道很少, 剖宫产手术蛛网膜下腔使用的局麻药布比卡因的用药剂量存在较大差异,而局麻药剂量是影响麻醉阻滞平面的重要因素。本文观察不同剂量布比卡因麻醉效果以探讨合适的局麻药剂量。现将我院60例应用布比卡因不同剂量腰麻剖宫产的麻醉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1月在我院需行经腹子宫下段剖宫产的产妇60例,年龄20~35岁,体重55~75 kg,有妊娠合并症患者排除,ASA评估为Ⅰ~II级,手术种类包括臀位11例,头盆不称15例,胎儿宫内窘迫29例,前置胎盘5例。随机均分为三组,即A、B、C组。蛛网膜下腔注入0.75%布比卡因剂量分别是A组:1.5ml(11.25mg),B组1.4 ml(10.5 mg), C组1.3 ml(9.75 mg),各组剂量均加入麻黄碱15 mg。
1.2麻醉方法 入室后常规监测,吸氧,开放静脉输入乳酸林格氏液,取左侧卧位,选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经硬膜外针孔用25 G腰穿针穿破硬脊膜(有明显突破感),抽出针芯缓慢回抽见脑脊液后按各组的剂量注入局麻药(约30s),拔出腰穿针,向硬膜外腔头侧置入硬膜导管4cm,.固定导管作硬膜外麻醉及术后镇痛。然后转平卧位,并向左侧倾斜20°左右,测麻醉平面,患者出现血压下降低于90/60mmHg加速输液及给予注射麻黄碱15mg至血压上升到正常并平稳,麻醉平面低于T7从硬膜外导管注入0.894%罗派卡因5~10ml。见麻醉平面达T7并固定后进行手术。
1.3 观察指标 用针刺法评定感觉阻滞平面的起效、持续和消退时间。记录腰麻痛觉消失平面达T4和T6的时间和例数,麻醉效果由术者依据肌松及产妇的牵拉反应分级:优, 肌松好,产妇无不适;良,肌松尚可, 牵拉反应可以忍受;差,肌松差,牵拉反应明显,需硬膜外给药。观察生命征变化,不良反应和处理情况, 硬膜外用药情况。围麻醉期中未给予镇静药。
1.4 统计学分析 实验全部数据采用SPSS11.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感觉阻滞平面:三组产妇出现组滞平面和到达最高胸段感觉阻滞平面及麻醉持续时间无显著差异,达到T7的例数A组高于B组,B组高于C组(P&<0.05),达到T4的例数A组高于B、C组(P&<0.05),A组5例,B组2例,C组无。麻醉效果比较: A、B组镇痛效果优于C组(P&<0.05)。由于感觉阻滞平面过低未达到T7,麻醉效果欠佳需硬膜外给药才达到满意麻醉效果者A组无,B组2例,C组6例(表1)。不良反应比较:低血压、恶心呕吐A组高于B、C组(P&<0.05)(表2)。三组病人术后均无头痛发生,三组新生儿娩出后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无显著差异。
表1 三组麻醉效果及需硬膜外用药比较[例(%)]
组别 例数 优 良 差 硬膜外用药
A组 20 20(100) 0 0 0
B组 20 18(90) 2(10) 0 2(10)
C组 20 14(70) 4(20) 2(10) 6(30)
与C组比较P&<0.05
表2 三组不良反应比较[例(%)]
组别 例数 低血压 恶心 呕吐
A组 20 4(20) 3(15) 2(10)
B组 20 2(10) 1(5) 0(0)
C组 20 1(5) 0(0) 0(0)
与A组比较P&<0.05
3 讨论
剖宫产手术大多是急症手术,要求麻醉迅速有效保障母婴安全,尽量避免静脉给予镇静止痛药造成胎儿循环呼吸抑制。布比卡因腰麻用于剖宫产,尤其是急诊剖宫产有操作简便易行,起效快,平面易控制,阻滞完善,起效可靠,对循环干扰小,合并症少的优点,尤其是对胎儿的呼吸及循环影响小[1],已被应用于临床剖宫产术。但腰麻用药的差异可能导致麻醉平面过高或者过低使并发症发生率增加或麻醉效果欠佳,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布比卡因腰麻剂量的探讨已有报道[2]。本文研究观察不同剂量0.75%布比卡因对麻醉效果的影响,以探讨合适的局麻药剂量。由于子宫阴道由脊髓T12~L2和S2~4交感及副交感神经支配,腹腔上部内脏器官由T6~12自主神经支配,故此为了减少手术的牵拉及避免低血压发生,麻醉平面不要超过T5,最好控制在T6以下。超过此麻醉阻滞平面易导致低血压、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本文研究结果表明,感觉消失平面达T4的A组5例,B组2例,C组无,A组的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较B、C组高,而C组的麻醉阻滞平面较A、B组低,术中出现牵拉反射较A、B组高。B组在达到满意的麻醉效果的同时,又能减少低血压、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
剖宫产手术时低血压的防治是非常重要的,低血压不仅产妇头晕、恶心呕吐,还减少胎盘血流量导致胎儿循环呼吸抑制发生。腰麻合并低血压另一原因与机体代偿调节跟不上有关,有关脊麻后一过性血压下降,可采用脊麻超前扩容的方法,先输入平衡液或代血浆500ml,必要时给予麻黄碱[3]。另一原因是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剖宫产手术椎管内麻醉产妇易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对产妇和胎儿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4],应使子宫保持左倾位以减少胎儿对下腔静脉的压迫[5],以预防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的发生。
布比卡因腰麻起效快,麻醉完善,可靠性高,毒性作用小和时间可控等优点,同时腰穿针细(25G),前端为笔尖式,对硬脊膜损伤小,术后无头痛发生。本文结果表明,腰麻只要剂量得当,麻醉平面控制在T6以下比较安全。综上所述,0.75%布比卡因1.4ml适合剖宫产腰麻。
参 考 文 献
[1] 徐永灵,吴红波.腰硬联合阻滞下行剖宫产术中布比卡因不同给药方式的比较[J]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6):426-427.
[2] 张武,黄德樱,王光辉,等.小剂量布比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在剖宫产术中的应用.华中医学杂志,2009,33:154-156.
[3] 庄心良,曾因明,陈佰銮.现代麻醉学,第3版.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1313-1314.
[4] 黄绍强.预防剖宫产脊麻后低血压的研究进展.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88-90.
[5] 李志远,宋德玲,梁大为.盐酸罗哌卡因蛛网膜下腔注射剖宫产脐静脉血及产妇静脉血血药浓度的观察.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297-298脊麻. 转贴于
关于布比卡因腰麻在剖宫产术中合适剂量的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