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损伤是致残率、死亡率较高的疾病。颅脑损伤早期的低氧血症发生率达48%-72%,延迟治疗将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1]。为探讨高压氧治疗对早期脑外伤患者的疗效,笔者总结了我院2009年3月-2011年3月因颅脑外伤行高压氧治疗的患者100例,其中50例患者在颅脑外伤后14天内进行高压氧治疗(治疗组),50例患者在14天以后行高压氧治疗(对照组),结果表明,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现报道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9年3月-2011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颅脑外伤患者100例,按高压氧治疗时间不同分组,颅脑外伤后14天内行高压氧治疗者为治疗组,14天以后治疗者为对照组。颅脑外伤按哥拉斯分级法分为轻、中、重三型。治疗组中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12-68岁,病因构成:车祸36例,外界暴力8例,高空坠落6例,治疗组重型20例,中型22例,轻型8例;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10-65岁,病因构成:车祸35例,外界暴力7例,高空坠落8例,对照组重型21例,中型21例,轻型8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年龄、病因、病情及分型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采用青岛平度有限公司生产的大型医用空气加压氧舱,治疗压力为0.12mPa,加压20min,戴氧气面罩吸纯氧60min,中间吸空气5min,减压20min,对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用普通导管、L型套管等吸氧方式,待封管后可继续面罩常规治疗,每日一次,每10次为一个疗程,所有患者均治疗3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颅脑外伤疗效评定标准:① 治愈:症状体征消失,生活自理,恢复工作;② 显效:主要症状体征消失,生活基本自理;③ 有效:部分症状体征消失或减轻;④ 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善。
1.4 统计学处理
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应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升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
* 与对照组比较,P<0.05 转贴于
3 讨论
颅脑损伤常因脑组织受外力重创造成脑组织挫伤,可同时伴有颅内血肿,导致颅内高压、脑水肿、大脑缺血,引起大脑皮层广泛损伤,若脑干损伤使脑干网状结构上行系统受累,患者不能维持觉醒状态而昏迷。严重者因颅内压过高导致脑疝甚至死亡。颅脑损伤后,脑水肿高峰期在1周左右出现,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水肿出现早、程度重、持续时间长,可导致脑血管自动调节功能丧失后麻痹,进一步加重脑缺氧,患者预后多较差[2]。而早期高压氧治疗可以大大提高血氧分压,扩大氧的弥散半径,增加脑的氧合作用,减少脑细胞损伤,维持血脑屏障的完整性,达到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的目的,还可以促进侧枝循环,加速恢复损伤病灶周围缺血半影区神经细胞的功能。同时HBO治疗状态下颈内血管收缩,而椎一基底动脉扩张,可以增加脑干和网状结构的血供,有利于昏迷患者的清醒[3]。早期颅脑外伤的患者,病情比较复杂,应随时预防各种并发症,做好妥善处理,尤其应注意是否存在颅内出血或继发血肿,在保证高压氧安全的前提下,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
本文通过对100例各型颅脑损伤患者早期高压氧治疗和常规高压氧治疗的疗效分析进行对比,表明颅脑损伤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越早效果越好,早期高压氧治疗不仅能促使患者康复,还可提高治愈率和生活质量。因此,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颅脑外伤患者,只要生命体征平稳,无高压氧禁忌症,应尽量提前进行HBO治疗。
参 考 文 献
[1]周里钢,只达石,张銮,等.重型颅脑损伤中脑温脑组织氧分压持续监测[J].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0,16(1):38-40.
[2]薛庆澄.神经外科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07-109.
[3]杨思军,谷德祥,曹中柱,等.高压氧对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眩晕的治疗[J].中华航海医学杂志,1997,4(4):183.
关于颅脑外伤早期高压氧治疗疗效观察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论文大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