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作用。方法 对1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除采取常规护理外,术前、术后均进行心理治疗及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与全国正常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干预组SDS、SAS评定总均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理干预能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理干预 评估 乳腺癌术后 生活质量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mental intervention on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fter mastectomy. [Methods] 130 patients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intervention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usual care. The interven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mental interven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besides usual care. [Results] Before mental intervention, The scores of SDS and SAS did not show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interven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P﹥0.05),which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hen compared with normal people(P﹤0.001).The scores of SDS and SAS among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after mental intervention(P﹤0.001).The compliance of treatment among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01).[Conclusion]Mental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mong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after mastectomy.
【Key words】Mental intervention Evaluation Mastectomy Quality of life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34-50岁的妇女,发病率占育龄妇女的20~25%。在我国妇女乳腺癌的患病率占全身恶性肿瘤的7%~10%,并有逐渐上升的趋势。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乳腺癌患者5年生存率不断提高,但乳腺癌依然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身体健康的恶性肿瘤,患者诊疗期间将承受来自肿瘤本身和乳房缺失所致躯体形象受损两方面的双重打击;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本课题究研在围手术期行心理干预对改善乳腺癌手术患者的生活质量的作用,为心理干预在临床得到广泛应用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
2008年6月~2010年1月本院乳腺科经病理确诊为乳腺癌、乳腺癌术后的病人130例,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和对照组,其中干预组67例,对照组63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62岁;两组在年龄、受教育程度(排除文盲)、经济情况、孕产次、病程、病情等方面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资料采集
两组患者皆于入院时填写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性调查问卷、WHOQOL-100量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100);术前一天填写SAS,SDS;术后半年填写SAS,SDS、性调查问卷、WHOQOL量表。并通过访谈,了解患者的其他情况。
2.2 方法
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心理干预主要包括:医护人员通过实施劝告、安慰、支持、解释、保证等言语交流,使患者树立与疾病抗争的信心;通过教育、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识,向患者传播正确的疾病相关知识,帮助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理念;动员家庭及社会力量的支持;根据患者的实际心理问题随时作出调整。对照组则只是解答患者提问,对其需遵守的注意事项进行指导,不进行心理干预。
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1.0进行统计学分析。两样本均数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配对资料t检验、x2检验比较同一受试对象处理前、后的变化。
4 结果
干预组和对照组分别有12例和9例患者资料收集不全,资料齐全109份,干预组55份,对照组54份。
分析结果为:
4.1 两组入院时、术前、术后半年的焦虑、抑郁分值比较
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分值在入院时均无差异(P&>0.05),心理干预组在术前、术后半年的焦虑、抑郁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4.2 术后半年两组在性方面的比较
术后半年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两组女性魅力的自信心、性欲、性唤起所需时间、性高潮出现频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上述方面均较对照组明显改善;两组术后的性交频率无明显差异;干预组比对照组更经常和爱人交流性方面的问题,有显著性差异(P&<0.01);干预组术后半年对性生活的满意程度远远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性显著。因此,干预组的性生活质量较对照组明显改善。
4.3 两组在生活质量方面的比较
两组于入院时、术后半年的生活质量组间比较:入院时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在生活质量及各个领域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后,干预组的术后半年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内比较:对照组术后与入院时配对比较:生活质量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P=0.15)。干预组术后与入院时配对比较:生活质量明显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1)。
5 讨论
乳腺癌是妇女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多发生于34-50岁的妇女,是一种严重危害妇女身体健康的恶性肿瘤[1]。由于乳腺癌手术将患侧乳房切除以及周围淋巴切除,切除后女性美丽的体形消失。患者诊疗期间将承受来自肿瘤本身和乳房缺失所致躯体形象受损两方面的双重打击,有些人感到无脸见人,未婚者担心今后能否结婚,对患者及家庭成员的心理健康造成影响;另外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乳腺癌患者生存期较长,在康复期间,患者还将面对可能出现的肿瘤转移、复发的压力。这一切给乳腺癌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冲击,从而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2]。 转贴于
资料显示,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障碍发生率远高于其他恶性肿瘤[3-4]。国内一些调查显示,乳腺癌患者手术两年后仍有高达45%左右的焦虑及60%左右的抑郁存在,在治疗期间患者焦虑的发生率更是高达90%以上。近年来,乳腺癌患者的心理问题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4,5]。进行心理干预得到了广大学者的认同,并积累了成功的经验。McArdl等[6]对272例年龄小于70岁的乳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组进行心理干预,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来测定。结果发现,心理支持组的各项得分最低,且有统计学意义,因此认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心理支持可以降低心理问题的发生率。
本研究表明: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前后存在明显的情感障碍,对照组术前的情感障碍以焦虑为主,并以术前一天最明显,入院时其次,术后半年下降,提示离手术越近,焦虑越高;对照组术后的情感障碍以抑郁为主,并以术后半年最高,较入院时、术前明显增高,并且均高于城市健康人群(19.94%)。
本研究两组患者的SAS,SDS比较提示,围手术期心理干预可解除患者的心理重负,使焦虑、抑郁的程度显著降低(P&<0.01)。并且提示,心理干预改善焦虑症状于术前效果最明显,改善抑郁症状于术后效果最明显。生存质量的评价目前多以生存质量量表(QOL)来评价[7],它是跨国(地区)、多文化、多语言的、国际通用的标准QOL普适性量表(WHOQOL),具有可比性、权威性。本研究发现,干预组与对照组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术后半年比较,差异显著;对照组术后与入院时配对比较无显著差异;干预组术前与术后比较总的健康状况明显好转(P&<0.05),说明心理干预对乳癌术后患者的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可改善乳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使干预组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1);而对照组则生活质量下降(P&<0.05)。
乳腺为性器官,乳腺切除后发生性生活的变化,有研究发现61.7%的患者术后对性生活有明显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出现性生活质量下降,甚至终止性生活,影响到患者家庭生活和术后生活质量[8,9]。本研究表明,术后半年尽管两组的性生活频率没有差异,对照组术后半年患者性欲较术前降低,性生活质量明显下降(P&<0.01)。但干预组不仅性功能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1),性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1),对性生活的满意程度远远高于对照组(P&<0.01)。
以上研究提供了这样的信息:心理治疗性干预可以提高乳腺癌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今后的工作重点应放在对人的不健康心理改造上,即加强对人格、认知及防御机制的重建,以期达到提高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王丕琳,张铁,智迎辉.乳腺癌诊疗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及干预策略研究[J].肿瘤防治杂志,2005,12(22):1691-1694.
[2]杨振雷,张苏范,王颖.乳腺癌患者个性特点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5,9(4):169.
[3]黄丽,沈晓红,祝一虹.抗癌明显的心身特点初步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2):54-55.
[4]W.Janni.Age-Specific Incidence of Breast Cancer?Are Younger Women at a Higher Risk?Breast Care.2006,1:26-27.
[5]Carlsson M,Hamrin E.Psychological and psychosocial aspects of breast cancer and breast cancer treatment.Aliterature review.Cancer Nurs,1994,17(5):418-428.
[6]McArdle JM,George WD,McArdle CS,et al.Psychological support for patients undergoing breast cancer surgery:a randomised study. BMJ.1996 Mar 30;312(7034):813-6.
[7]方积乾.生存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
[8]郭桂芳,肖菊青,朴玉粉.乳腺癌手术后病人婚姻质量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1,36(4):258-261.
[9]Grabsch B,Clarke DM,Love A,McKenzie DP,Snyder RD,Bloch S,Smith G,Kissane DW.Psychological morbidit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women with advanced breast cancer:a cross-sectional survey.Palliat Support Care.2006,4(1):47-56.
心理干预应用于乳腺癌术后患者的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相关论文大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