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病房新入院卧床病人皮肤情况评估及告知程序应用的效果。方法 对我院2008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的790例及2010年1月—2011年6月住院的675例新入院卧床病人和家属分别实施2种不同皮肤情况评估及告知程序,比较2组住院患者纠纷的发生率。结果 2010年1月—2011年6月住院的675例新入院卧床病人和家属全部实施新的皮肤情况评估及告知程序,因皮肤问题发生纠纷2例,发生率为0.29%;2008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的790例新入院卧床病人和家属,未实施新皮肤情况评估及告知程序,因皮肤问题发生纠纷6例,发生率为0.75%。结论 新入院卧床病人皮肤情况评估及告知程序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因皮肤问题发生的护患纠纷,护士责任心增强,患者及家属满意,值得在全院病房进一步开展
【关键词】入院 卧床病人 皮肤评估 告知程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法律意识逐渐增强,病人就诊的质量意识、参与意识、维权意识日益提高,对护理工作的开展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在这种新形式下实施护理告知程序为维护病人的知情权与护理人员的自身利益提供了广阔前景[1]。我院从2008年1月起针对各科室新入院卧床病人容易发生皮肤问题,在护理程序中新增加了规范的皮肤评估及告知程序,并由护士执行告知和签名制度,这一规定的出台,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服务意识,有效减少因皮肤问题而引起的纠纷,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我院病房2008年1月1日—2011年6月30日新入院卧床病人,将其分为2组,2008年1月—2009年12月为旧告知程序组,20010年1月—2011年6月为新告知程序组
1.2 方法 (1)旧告知程序护理告知程序中规定:对于新入院卧床患者的皮肤情况要求护士采取口头告知的方式,向患者及家属说明皮肤存在的问题。对护士的语言、介绍形式及检查皮肤的方法无明确规定,且不进行双方签字,有问题的皮肤均常规采取预防措施。(2)新告知程序护理告知程序中规定:①护士接诊时主动与患者及家属打招呼,热情、稳重,并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皮肤检查的程序;②保持病室环境温度适宜,注意遮蔽,请家属与护士一起对患者的全身皮肤进行认真检查,顺序为:头面部、耳后、肩胛部、双肘部、骶尾部、足跟踝部及骨折部位。内容包括:畸形和皮肤的情况,如皮疹、瘀红、红肿、破损及巴痕等,检查时动作轻柔,注意保暖。③检查过程中护士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患者的皮肤情况告诉患者及家属,包括正常和异常情况。④检查后填写皮肤评估表:评分≤10分为轻度,11-18分为中度,≥18分为重度,双方在评估表上签字认可。⑤留下家属的联系方式,定期进行沟通。(3)观察方法:①有皮肤问题根据评估分级按护理部规定进行逐级上报并作好皮肤追踪记录。②凡是家属由于皮肤问题向病房护士长、科护士长、护理部或院方投诉,经查实护士未履行评估及告知程序或未按规定逐级上报的均定义为纠纷,包括书面和口头2种形式。汇总一年的纠纷总数,以投诉的例次数计算纠纷的发生率。对于发生的纠纷,护士长应针对问题及时给予解决和处理,异常皮肤根据评估分级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简明统计10.32版进行X2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09年12月新入院的卧床病人790例,其中男403例,女387例;骨科疾病214例,心血管病136例,神经内科疾病265例,其他疾病175例。2010年1月—2011年6月新入院的卧床病人675例,其中男355例,女320例;骨科疾病176例,心血管病114例,神经内科疾病225例,其他疾病160例。2组患者在性别、疾病构成方面差异无显著性(表)1。
表12008—2011年我院病房新入院需卧床患者一般情况和纠纷发生率例(%)
转贴于
2.2 纠纷发生率2008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的790例新入院卧床病人发生纠纷6例,发生率为0.75%。2010年1月—2011年6月住院的675例新入院卧床病人发生纠纷2例,发生率为0.29%
3 讨论
3.1《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明确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病人的病情、医疗措施和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病人,及时解答咨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医疗纠纷的数量急剧增加,其范围的扩大超过了医护人员的思维和工作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为了减少纠纷,便于举证倒置,采取了重点护理告知记录与签字的办法,一些重要环节或关键问题的告知后,必须有知情同意主体的签字。便于发生纠纷时具有法律效应的证据来证明已履行的告知义务。从临床发生的各类医疗纠纷中分析得出:纠纷的前提是医疗护理服务的缺陷。很多纠纷是由于医护人员没有认真履行告知义务而造成的。履行告知义务、搞好护患关系是减少护患纠纷的有力保证。同样,作为护理人员也要切实维护患者的权益,履行医务人员的告知义务,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因为病情告知是尊重患者的最实际的体现[2]。同时从保护医护人员自身的角度来说,病情告知也是减少纠纷的必要措施。
3.2 在应用新的皮肤情况告知程序前后的2个时期,纠纷的发生率由0.75%下降到0.29%,下降了0.46个百分点,虽然本院因皮肤问题纠纷发生率较低,但纠纷发生率的下降趋势是很明显的。因2组之间只有告知程序发生了变化,医生、护士结构无变化,患者的性别、疾病谱无变化,且前后2阶段纠纷的统计方法相同。因此,前后2个时期纠纷发生率的下降与新入院卧床病人皮肤情况告知程序的实施有很强的关联性。这一措施的实施很可能是纠纷发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3.3 2008-2009年住院的790例新入院卧床病人中,曾出现由于入院接诊不清发生皮肤问题引起的护患纠纷6例,主要原因是告知程序不完善,个别护士缺乏责任心和自我保护意识,没有很好的为病人履行告知义务。经过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使护理工作质量持续改进,我们制定了新的皮肤情况评估及告知程序,规定了详细的内容和统一的方法,特别增加了护患双方签字的要求,规范了护士的语言和行为,使每位护士能够很清楚地了解患者入院的具体告知程序和皮肤评估方法。通过此项措施的执行,对于护患双方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3.4 履行告知义务是和谐护患关系的需要。护理告知贯穿在病人住院期间的整个过程中,实施护理告知符合现代护理理念;使病人的权力得到充分的体现,取得了病人的理解支持配合,并参与到医疗护理过程中来;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通过信息到传递、反馈,增加了护患交流机会,拉近了护患之间的距离,病人被尊重、被接纳的愿望得到了满足;在履行告知义务的过程中,护理人员通过使用温和、亲切友善的语言,实现护患双方的沟通。既使病人掌握了相关的医学知识、了解了有可能出现的皮肤问题,提高了自我保护能力,又体现了对病人的尊重,增加了病人对护士的信任度,有利于建立和谐的护理患关系[1]。
3.5 提高了护理质量。表现在因皮肤问题发生的纠纷率明显降低,主要是由于护士在接诊过程中能够及时全面地了解患者的情况,特别是皮肤情况,引起护士的高度重视,便于加强护理。同时规定各班护士对有问题的皮肤详细记录和评估,认真交接班,进行质量追踪,增强了护士的责任心和护理的连贯性,提高了皮肤护理的质量,保证了手术和治疗的顺利进行,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3.6 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实施皮肤情况评估及告知程序符合整体护理理念,融洽了护患关系,可以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和对病情的知晓率[3]。
总之,通过新的皮肤情况评估及告知程序的实施,可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确保护理安全,保障医护人员的自身权益和病人的知情同意权,真正使病人得到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服务。
参 考 文 献
[1] 王宝珠,金玲,于静,等.临床护理操作告知程序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07,21(1):265—266.
[2] 徐玉麟.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2.4.
[3] 郑玉霞,李霞,陈翠杰,等.临床护理告知程序[J].中外医疗,2011,9.
关于新入院卧床病人皮肤情况评估及告知程序的应用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