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肺部并发症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50%以上的昏迷患者均有着不同程度的肺部并发症[1],在脑卒中的治疗中并发症的处理至关重要,它直接关系着病人的预后及死亡率,特别是复发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功能障碍者很易引起肺部并发症,如误吸、吸入性肺炎、窒息甚至死亡,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早期康复和社会回归。为此,本文重点叙述脑卒中后肺部并发症患者的康复指导。
【关键词】 脑卒中 肺部并发症 康复指导
1 临床治疗
1.1减少食管反流 伴有吞咽障碍者留置胃管降低误吸的发生率,并给增加胃肠蠕动和保护胃粘膜的药。鼻饲时注意食物的量、浓度和患者的体位。
1.2控制感染 借助痰培养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严格执行给药时间。积极治疗原发病,综合治疗。
1.3气道管理 保持气道通畅,辅以超声雾化吸入,注意液体量的摄入,必要时可采取气管吸引。
1.4机械通气 合并呼衰应予机械通气。
2 康复指导
2.1一般护理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定时通风,消毒液擦拭地面、桌椅;勤换床单衣裤,保持皮肤和口腔的清洁;治疗翻身时尽量减少暴露患者,注意保暖;给低盐、低糖、低脂、高维生素、高热量营养丰富的食品;对留有管道的患者要定期检查更换,并保证管道在位通畅;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医源性感染。
2.2心里指导 脑卒中后患者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患者常出现焦虑、悲观情绪、易激怒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这时医务人员要给予关心理解和安慰,恰当地运用非语言交流优势,做好心理护理,同时有效的家庭支持也是让患者重拾战胜疾病的信心,增加生活勇气的一剂良药。
2.3拍背排痰 首要措施也是预防感染的主要措施,脑卒中患者大多为老年人,因此肺的活动受限,咳嗽反射减弱,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清除,随重力流向肺底[2],因此没有良好的气道引流,就不会有疾病的康复和命体征的平稳,应2-3小时翻身1次,每日拍背3-4次。拍背的方法:患者取侧卧位或坐位时,护士一手扶住肩膀,右手掌屈曲成杯状,手腕微曲成150°角,由外向内,由上向下,有节奏的轻轻拍打背部或胸前壁,不可用掌心或掌根,拍打时用腕力或肘关节力,力度均匀一致,以患者忍受为度每次3-5分钟。通过拍背,使支气管、细支气管内痰液因振动而产生咳嗽反射,同时鼓励病人进行咳嗽及深呼吸,痰液由小支气管到大支气管,痰液随即咳出[3]。 转贴于
2.4体位 床头摇高30-50°,床头垫软枕,且半卧位与卧位经常变换,检查皮肤受压情况,这样不仅可预防褥疮发生,而且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引流。体位引流有时比抗生素更重要。
2.5肢体活动 保持下肢活动,教患者保持良好的功能位,指导家属学会按摩,协助患者双足放平置于地面,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相应交叉尽量向前伸直,低头、弯腰、收腹、重心逐渐移向下肢,协助人员双手拉患者肩关节使其站立,活动中注意循序渐进,步幅均匀,频率适中,确保患者的安全;为防止血液栓形成,住院期间每天检查双侧下肢周径,早期发现血栓形成征象,若已出现下肢血栓,应及早给抗凝、溶栓,防止致命的肺栓塞,如口服阿司匹林;日常生活中指导病人进行进食、穿脱衣服、双手交替排球、捡豆等自理活动,防止肌肉的废用性萎缩。
脑卒中具有发病率、致残、致死率高,且易复发的特点,康复指导可以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促进了患者和医务人员之间的信任感,增加了患者对疾病回复的信心,同时患者和家属获得了有关方面的知识和自护能力,利于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进行肺部物理治疗是促进痊愈的有效方法,现在肺的康复以提到日程上来,从而达到预防肺部并发症的目的。
参 考 文 献
[1]胡维铭,于永发等.神经内科主治医师700问[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1;508.
[2]程云.老年护理学.护士进修杂志,2008,17(4):244.
[3]邵学芳.肺部叩击疗法的改进.护士进修杂志,2010,16(3):238. 转贴于
关于脑卒中后肺部并发症的康复指导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