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翠娟 周乃香 田艳芳
前列腺增生症(hyperplasia of prostate )为老年男性常见病。实际是前列腺细胞增生导致泌尿系梗阻而出现的以尿频、夜尿增多、进行性排尿困难为主要症状的男性病。手术摘除前列腺仍是目前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最佳选择,而膀胱痉挛是前列腺摘除术后常见并发症。有报道[1],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为50%。膀胱痉挛不仅给患者带来疼痛,而且易造成继发性出血、漏尿、引流管堵塞、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是困扰医疗护理工作的一个难题。目前,防治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的报道很多,如应用镇痛类药物、改变冲洗液的温度或速度、按摩足部膀胱穴等[2],虽都有一定的效果,但仍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膀胱痉挛的问题。经过大量临床观察,我们发现血凝块堵塞引流管造成引流不畅,是引起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的重要原因。2002年6月-2010年6月,我院对108例行前列腺摘除的患者术后采用了短暂快速冲洗法进行膀胱冲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2002年6月-2010年6月在我院泌尿外科住院的108例前列腺良性增生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年龄50~82岁,平均年龄66岁。随机分成观察组68例,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病情、疾病程度、症状体征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耻骨上经膀胱前列腺摘除术,术前检查,出凝血时间及凝血酶原时间正常。术后均留置膀胱造瘘管、气囊导尿管、耻骨后引流管,术后均未使用自控镇痛泵。
2.方法。两组均于术后立即开始密闭式持续膀胱冲洗,冲洗液为无菌生理盐水,温度20~30摄氏度,冲洗速度为手术当日100~120滴/min,术后1~2日为80~100滴/min。术后3~7日为60~80滴/min,持续冲洗膀胱3~7日。观察组采取短暂快速冲洗法,即在每日设定冲洗速度的基础上,定时挤压引流管,在确保引流通畅的情况下,关闭冲洗管5~10s,然后突然打开,使冲洗液呈水流状,持续20~30s,再恢复原来的冲洗速度。一般手术当日,每15~30min 1次,术后1~2日,1次/h,术后3~7日,每1次/2h。对照组采用传统冲洗法,即在每日设定冲洗速度的基础上,视冲洗液的颜色深浅随时调节冲洗速度,色深则快,色浅则慢。
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由课题组人员制定详细的观察表,随时观察、记录2组患者膀胱痉挛的情况及引流管堵塞情况。(1)膀胱痉挛的评估。膀胱痉挛可分为自觉症状和可观察症状。自觉症状指患者有明显的膀胱胀满感,急迫的排尿感,膀胱痉挛性疼痛等;可观察症状指膀胱冲洗不畅,冲洗液血色加深,冲洗液反流及导尿管周围有尿液溢出。根据膀胱痉挛的症状将膀胱痉挛分轻、中、重3型[3]。轻型:轻微的膀胱胀满感和膀胱痉挛痛,冲洗通畅,冲洗液颜色变化不大,5~6次/日;中型:明显的膀胱胀满感和膀胱痉挛痛,较强的尿意和便意,导尿管周围有血性尿液外溢,冲洗不畅,冲洗液颜色加深,每1~2h出现1次;重型:难以忍受的膀胱胀满感和膀胱痉挛痛,强烈的尿意和便意,导尿管周围血性尿液外溢加重,冲洗液反流,冲洗液血色明显加深,患者不断屏气,数分钟出现1次。(2)引流管堵塞程度的评估。根据引流管堵塞时处理方法的不同,将引流管堵塞分轻、中、重3种。轻度:短暂性引流不畅,经挤压后引流通畅;中度:引流明显不畅,挤压效果不明显,需用无菌注射器注入无菌生理盐水将血凝块冲开,恢复通畅,重度:以上处理均无效,需要更换引流管。
4.数据处理。以SPSS1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 检验和t检验。
结果
1. 2组冲洗法膀胱痉挛发生率比较见表1。
表1 2组冲洗法膀胱痉挛情况比较
组别 n 痉挛发生例数 合计
轻 中 重 例 %
观察组 68 9 6 0 15 22.0
对照组 40 8 12 1 21 52.5
注: =7.23,P&<0.01
2. 2组冲洗法引流管堵塞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2组冲洗法引流管堵塞情况比较
引流管堵塞例数 合计
组别 n 轻 中 重 例 %
观察组 68 9 3 0 12 17.6
对照组 40 9 7 1 17 42.5
注: =7.92,P&<0.01
3. 2组冲洗法膀胱痉挛间隔时间比较见表3。
表3 2组冲洗法膀胱痉挛间隔时间比较
组别 n 膀胱痉挛例数 痉挛间隔时间(x-±s,h)
观察组 68 15 5.0±0.3
对照组 40 21 1.5±0.2
注:t=42.06,p&<0.01
讨论
1. 本研究中,观察组膀胱痉挛的发生率及痉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冲洗方法膀胱痉挛的例数与引流管堵塞例数接近,提示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与引流管堵塞关系密切。有报道,膀胱痉挛与引流管堵塞互为因果。前列腺摘除术后,前列腺窝渗血较多,如冲洗不能及时有效,极易形成较大血凝块而堵塞引流管,造成引流不畅,膀胱内压升高,诱发膀胱痉挛;而膀胱痉挛又使出血进一步加重,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另有报道[4],血凝块堵塞引流管引起的膀胱痉挛,不论采用何种镇痛方式,或加大镇痛药剂量均无效。因此,对前列腺摘除的患者术后均应将引流状况作为首要的观察指标。本研究针对这一问题,从解决引流管堵塞入手,改进冲洗方法,对68例前列腺摘除的患者采取了短暂快速冲洗,利用短暂快速冲洗的作用,使沉积在膀胱内的小血块得到及时有效的冲出,避免了较大血凝块的形成,从根本上解决了引流管的堵塞,减少了膀胱痉挛的发生。
2. 传统的膀胱冲洗,是根据冲洗液的颜色深浅随时调节冲洗速度。由于此方法是在一定冲洗速度的基础上增加或减少滴数,因速度差异小,难以形成急流,因此,不能有效地将沉积在膀胱内的小血块冲出。同时,因冲洗时间和冲洗速度不确定,随意性较大,容易造成一定时间内大量冲洗液进入膀胱,使膀胱过度充盈,内压增高,诱发膀胱痉挛。观察组所采取的短暂快速冲洗法,是在确保引流通畅的情况下,先关闭冲洗管5~10s,然后突然打开冲洗管,使冲洗液呈水流状,控制冲洗时间在20~30s,使膀胱内液体充分流出,这样,即达到了冲洗目的,又不会造成大量冲洗液进入膀胱。
3. 护理要点。(1)加强心理护理。术后因疼痛、精神紧张、焦虑等,可使血压升高,出血加重,增加引流管堵塞,应教会患者放松的技巧,分散注意力,缓解紧张情绪,减轻心理负担。做好家属的思想沟通,给患者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2)保持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引流情况,保持引流管通畅,是本次研究的关键问题。术后立即进行膀胱冲洗,妥善固定引流管,防止折叠、扭曲,定时挤压引流管,如为较大血凝块堵塞引流管,挤压无效时,应及时用无菌注射器抽吸无菌生理盐水,及时反复高压冲洗抽吸血凝块,直至引流通畅,以免造成膀胱充盈、痉挛而加重出血。(3)准确记录尿量、冲洗量、和排出量。尿量=排出量-冲洗量。以防TUR综合征。(4)避免腹内压增高的各种因素。如便秘、咳嗽等,手术前后,预防呼吸道感染,戒烟;术前行清洁灌肠,术后5日内禁止灌肠和肛管排气,以免造成前列腺窝出血;术后给予流质饮食或易消化的食物,并辅加多纤维食物,利于排便。(5)预防泌尿系感染。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冲洗液及时倾倒,会阴护理每日2次,导尿管周围用无菌棉垫包裹,污染后及时更换,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鼓励患者多饮水,以增加尿液排出。(6)生活指导。术后1~2个月内,应避免受凉、劳累;避免剧烈活动,如跑步、骑自行车、性生活等,防止继发性出血;前列腺窝的修复需要3~6个月,因此,鼓励病人多饮水,勤排尿;多摄入粗纤维食物,忌饮酒及辛辣食物,以防便秘造成继发性出血;前列腺摘除术后,可因膀胱逼尿肌不稳定,仍会有排尿异常现象,应有意识地练习收缩腹肌、臀肌、及肛门括约肌,以训练排尿功能。
参 考 文 献
[1]王成,赵定平.前列腺摘除术后膀胱痉挛防治方法的探讨.江苏医药杂志,2000,26(7):569.
[2]吴文通,胡可,严庆波,等.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列腺术后膀胱痉挛.中国临床医学,2003,10(5):717.
[3]梅华.泌尿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 431.
[4]]潘继荣.前列腺切除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中华当代医学,2005,3(2):83.
不同膀胱冲洗法对降低前列腺摘除术后患者膀胱痉挛的临床分析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