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探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危害与防护对策。手术室作为医院的重要救治场所,属于高危工作区,其环境复杂,设备繁多,涉及面广、人员流动性大、而且手术护理工作具有节奏快,连续性,无规律,繁忙等特点,同时又有患者病情复杂,意外情况发生较多等特点。因此手术室护生在工作中面临许多潜在的职业性危害。其中,作为手术室的医护人员,经常与手术缝针、剪刀和注射器等锐利器械接触,极易发生各种伤害,以及接触各种辐射辅器、化疗等刺激性药物、传染病患者和各种消毒剂的广泛应用,危害手术室人员身体健康的因素日益增多。同时手术室是护理专业学生见习实习的重要基地,目前学生普遍存在职业防护知识的缺乏,防护意识淡薄等问题。因而加强护生的自身职业防护教育,了解工作中易受到的各种危害,掌握必要的防护措施,并增强护生的职业防护教育提高其职业防护意识是手术室带教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保证其身心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就近年来手术室护士职业防护教育的现状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关键词】手术室护士 职业暴露危害 防护对策
引言 由于手术室护士工作环境的特殊性,在手术室护理操作过程中,经常暴露于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及一些具有损伤性的医疗用具(如针、刀、剪)中,护士如果不注意自身防护,极易造成自身损伤,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这就要求对手术室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强化手术室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以减少手术室护士受到的伤害.
1 职业暴露危害因素
1.1生物因素(1)皮肤粘膜损伤。(2)无保护接触病人的体液、血液等污染物,时间较长。
1.2物理因素(1)噪音。(2)电器、激光、电离辐射。(3)电灼伤、化学药品烧伤。
1.3化学因素(1)化学消毒剂。(2)麻醉废气。(3)其他废气的影响。
1.4细胞毒素类药物。
1.5生理、心理因素。
2 防护对策
2.1生物因素防护对策
2.1.1预防锐器刺伤 规范操作规程,重视基本功的训练;术中在手术台上正确放置刀、剪、针等锐器,正确传递器械;安全处理针头。
2.1.2工作中应保护皮肤粘膜,树立自我保护意识,养成戴手套操作的习惯,以阻断传播途径。
2.2 物理因素防护对策
2.2.1噪音防护 麻醉机、电钻等定期维修;吸引器、电钻、 电锯等不用及时关闭;要求工作人员谈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
2.2.2激光、电器、电离辐射使用防护 使用激光仪器时要戴防护眼镜;使用c臂机或x线摄片时,穿铅衣、戴铅帽等,做好照射前的准备工作,照射时控制时间、控制距离,尽量减少照射次数,提高照射的有效率;妊娠期禁止与x射线接触。
2.2.3预防电灼伤、化学烧伤 手术室仪器设备定专人管理,定期维修;使用各种仪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手术前检查仪器,确认功能完好方可使用;电极板用一次性极板;使用乙醇等易燃消毒剂,用量不可太多,防止浸湿敷料。
2.3化学因素防护对策
2.3.1提高手术室的空气质量;手术间空气消毒不宜用甲醛薰蒸;紫外线消毒时应严格掌握消毒时间,消毒时严禁入内。在接触挥发性消毒剂时,必须戴好口罩、帽子、手套,避免直接接触;消毒剂要现配现用,合理使用。
2.3.2麻醉废气的管理 麻醉机定期检测,防止管道漏气,在使用吸入性麻醉药时,采用高效低毒的麻醉剂,现配现用,添加麻醉剂时防止洒漏,全麻过程用二氧化碳吸附剂,管道连接紧密,防止漏气。室内装有通风设备,麻醉机废气排气管连接到室外。
2.3.3其他废气预防 手术使用电刀同时用吸引器吸,将用电刀时产生对人体有害的异味,用吸引器吸尽烟雾,室内安装空气调节装置,保持充足氧气,定时开窗通风。
2.4化学毒素类药物的防护 ①护士应严格操作规程,合理使用防护用品;②在没有通风设备的病区,操作台应设在靠近排气扇的窗口,要定期对空气中药物浓度进行监测;③操作过程中手套一旦破损应立即更换,操作台面应覆盖一次性防护垫,减少药液污染;④操作结束后脱去一次性口罩、帽子、手套,并洗手;⑤应改进输液设备,以减少药物通过排气管污染空气;⑥配制化疗药物的注射器、碎安瓿应置于密闭的容器内,防止化疗药物蒸发而污染空气,并及时送焚烧炉焚烧。
2.5生理、心理因素防护对策 提高心理素质,加强心理调整,保持健康心理状态。注意保持良好的操作姿势和习惯,适当调整班次顺序,劳逸结合,与护士家庭成员多交流,多沟通,注重业务水平提高,以便能胜任本职工作,保持心理稳定与愉快。
3 手术室实习护士职业防护现状与对策
3.1 自我防护知识缺乏
3.1.1对108名实习护士进行调查发现,完全知道洗手程序的护生占33.33%;知道去除一次性手套后仍须洗手原因的占30.56%;而针对刺伤后感染哪些疾病的知晓率仅为11.11%;对于刺伤后应该如何处理的知晓率仅为16.67%。造成此种局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关于防护知识的正规教育太少,为避免护士职业感染的危险,对她们进入临床实习进行职业防护培训非常必要。
3.1.2 护士的紧张 心理容易导致意外损伤
手术室的专业性和动手操作性很强,工作模式与普通病房区别很大,护生到手术室实习面对的是各种种类的手术、繁杂的器械、复杂高端的仪器设备等。因此,护生进入手术室实习后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安、紧张,甚至是焦虑。另外,自我防护知识的缺乏,导致操作时手忙脚乱、无所适从的现象,极易发生意外伤害,如安剖割伤,传递器械时扎伤,回套注射器针头刺伤等。
如何使学生在进入临床实习前就能掌握有关职业防护知识,并具有较强的防护意识和基本防护技能,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4 讨论
手术室是现代医院高危区之一,作为一个开放性治疗的特殊场所,周围潜伏着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运动功能及心理社会性因素造成的职业危害,严重威胁着手术室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引起医护人员的广泛关注。手术室护士工作时常暴露于缝针、刀剪等锐利器械及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多种职业性危险因素中,感染传染性疾病的几率极高。因此,积极有效地防护各种职业危害因素对于保证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参 考 文 献
[1]冯光敏,孙艳杰,王杰.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危害与防护j.中国工业医学杂志,2002.
[2]陈云芳.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危害及防护j.当代护士,2005.转贴于
研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Tag: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