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甲状腺结节的甲状腺显像的临床价值

论文价格:0元/篇 论文用途:仅供参考 编辑:论文网 点击次数:0
论文字数:**** 论文编号:lw2023103876 日期:2025-05-23 来源:论文网
代写论文网:           作者:程向荣 杜尼娜 姚淑娟 张海姣

【摘要】目的 甲状腺结节的甲状腺显像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对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采用静脉注射99mTc04-185MBq15min后行甲状腺前位静态显像,采集总计数300K。结果 甲状腺结节显像呈冷结节者52,温结节者2例,热结节者1例,甲状腺不显影或显影极淡者4例。结论 应用甲状腺显像技术测定是科学的、可行的,从影像特性去区分良、恶性还很困难,可结合其他检查作出初步诊断。
【关键词】9m Tc高锰酸钠 甲状腺显像 临床价值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最常见的一种病症,可表现在多种甲状腺疾病上,包括甲状腺的退行性变、炎症、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损伤性及新生物性等多种病变。甲状腺结节可以单发,也可以多发,多发的结节比单发的发病率高,而单发结节与多发结节相比甲状腺癌的发生率较高。为了解甲状腺99mTc04-显像对不同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我们对60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9 年至2010年对病理诊断为甲状腺结节患者60例,男14例,女46例,年龄5~85岁。其中单发结节50例,多发结节10例。
  1.2 显像方法 患者取仰卧位,固定头部,于肘静脉注射99mTc-MIBI 185MBq(5mCi),10~15min行甲状腺显像,然后再注射99mTcO4- 185MBq(5mCi),10~15min后重复甲状腺显像,将前者甲状腺影像减去后者,即为甲状旁腺影像。采集300s(或预置计数100k),能峰80keV,窗宽20%,矩阵64×64或128×128,放大2~4倍,患者体位及头颈部保持不动,然后再静脉注射99mTcO4-74~185MBq(2~5mCi),15min后将γ照相机的能峰调节至140keV,重复甲状腺部位显像,除采集的能峰不同外,两次采集的条件应保持一致。
  2 结果
  单发结节50例,多发结节10例。温结节者2例,热结节者1例,甲状腺不显影或显影极淡者4例。甲状腺显像的灵敏度为81.8%,特异性为83.3%。因此,认为受SPECT探头分辨率的影响,<1cm的结节99mTcMIBI甲状腺显像没有临床意义,但对于结节>1cm组,99mTcMIBI甲状腺显像呈阳性,且同时发现颈部淋巴结转移5例。
  3 讨论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疾病常见的一种临床征象,进行核素甲状腺显像,有助于对结节的功能进行判断。甲状腺结节十分常见,良性和恶性,预后、治疗方法完全不同。 转贴于 根据甲状腺结节部位放射性分布与邻近正常甲状腺组织放射性比较是否增高、相似、减低或缺损,可将甲状腺结节依次分为“热”、“温”、“凉”和“冷”结节四类,由于甲状腺摄取显像剂的多少与局部功能成正比,而结节的良、恶性与结节功能关系密切,因此结节放射性分布状况可反映其功能状态,在一定程度上也可反映其良、恶性。
  动态显像以99mTcO4为显像剂,主要观察甲状腺血流灌注情况。甲状腺癌组织中血管增多,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甲亢时,因心率增快,血流通过甲状腺时间缩短,颈动脉、颈静脉及甲状腺显影时间提前。甲状腺静态显像为冷结节时,若甲状腺动态显像显示结节处血流灌注增加,在14~18秒其放射性达到高峰且明显高于颈动、静脉,则甲状腺癌的可能性大;若结节不显影或略显影,提示甲状腺良性病变的可能性大。甲状腺功能亢进时,可见颈动、静脉提前到6~8秒显影,甲状腺于8秒时显影,其放射性逐渐增加,明显高于颈动、静脉影像。甲状腺功能低下时,由于血流灌注减少。甲状腺显影明显延迟,放射性亦减低。甲状腺动态显像可见结节于注药后12秒开始显影,随后放射性逐渐增加,至30秒时达高峰。
  静态显像,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疾病常见的一种临床征象,进行核素甲状腺显像,有助于对结节的功能进行判断。“冷”和“凉”结节表明局部组织分化不良,无功能或功能低下,可见于甲状腺囊肿、钙化、纤维化、腺瘤出血、甲状腺癌,甚至个别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或亚急性甲状腺炎。这类结节恶性几率较高,尤其是单发的“冷”结节恶变几率最高,可达20%,“凉”结节的恶变率10%左右,多发性“冷”结节的癌变率约0~18.3%,因此病理首先应考虑是否为恶性病变。“热”结节恶性几率一般仅为3.4%,多见于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瘤。该腺瘤属功能自主性,不受TSH调节,但它分泌的甲状腺激素通过TSH可对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产生不同程度抑制,临床上多无甲亢或可不典型、轻型甲亢,甲状腺摄131I率仅16‰~46%患者增高,单纯测定血清甲状腺激素检查常无法诊断,只有甲状腺显像对诊断有决定性意义:本病早期影像表现为单个“热”结节伴正常甲状腺组织不同程度的放射性减低,此时应与局部甲状腺组织增生变厚相鉴别,后者“热”结节功能受TSH调节。鉴别方法是行甲状腺激素抑制显像:患者口服T3或T4(方法同甲状腺抑制试验),重复甲状腺显像,若结节处放射性浓度、大小与首次显像一样而且结节周围放射性消失,则诊断为功能自主性腺瘤;若结节与周围甲状腺组织放射性浓度一致性减低,则应诊断为增生性结节或单纯增生。腺瘤体积较大时,易发生缺血、坏死等退行性改变,在“热”结节中心部位可出现放射性减低区。此时需与先天性一叶甲状腺缺如致使对侧甲状腺局部组织增生、气管前不分叶甲状腺相鉴别。鉴别方法有99Tcm-MIBI或201T1甲状腺显像。原理是该显像剂可被甲状腺组织摄取,但摄取的程度与甲状腺细胞的碘代谢功能无关,也不受血液中TSH影响,即使甲状腺组织完全受抑也可显影,因此静脉注射99Tcm-MIBI后1小时显像,若结节浓聚影以外出现甲状腺影像,即证实原来不显影是由于功能受抑制,可诊断为功能自主性甲状腺腺瘤,否则即不存在受抑制的正常甲状腺组织,为先天性一叶甲状腺缺如等。“温”结节,多见于良性甲状腺腺瘤,也可见于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一般恶性病变几率约为5.3%.极少数见于有正常甲状腺组织覆盖的小“冷”结节。
参 考 文 献
[1] 高绪文,李继莲.甲状腺疾病[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7275.
[2] 周前,林祥通,刘世珍,等.甲状腺核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0:150165.
[3] 潘中允.放射性核素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46.转贴于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客服微信:371975100
QQ 909091757 微信 37197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