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方式的改变,电脑的普及,汽车的广泛应用,颈椎病逐渐成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率逐年增高,涉及人群较广且越来越年轻化。其中以神经根型发病率最高,约占颈椎病的60%[1],而且往往是其它类型颈椎病的早期表现,其临床症状以颈肩背部疼痛、上肢及手指的放射性疼痛、麻木、无力为主。给人们带来了身心痛苦,增加了生活及社会负担,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近五年来,中医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多采用针灸拔罐、推拿牵引、药物治疗或综合疗法,现就将针灸、推拿、药物治疗本病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 针灸治疗为主
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是临床常用方法,通常以局部取穴法为主,选穴以颈夹脊、风池、阿是穴频率最高,以毫针、电针、水针、针刀及其它治疗方法为常用,也有腹针等新疗法,亦有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治疗。张铁英等[2]根据病变累及的经络采用辨经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60例,各经主穴分别为手三里、天宗、消泺、极泉、天柱,痊愈率为58.9%,且疗程缩短。吴扬等[3]用腹针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取天地针(中脘、关元)、商曲为主穴,60例总有效率100%,明显优于传统的针刺法。熊晓燕[4]采用电针加水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显效率达95%。李明钊等[5]采用针刀加埋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33例中治愈(治疗后疼痛完全消失)101例,平均治疗2.3次;好转(疼痛明显减轻)27例,平均治疗3.42次;无效(疼痛未减轻)5例,平均治疗2次,有效率96.2%,1a后随访复发2例。张凯等[6]采用三步针罐疗法配合正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组40例,痊愈27例,显效11例,有效2例,无效0例,愈显率为95%,总有效率为100%。陈丹等[7]采用傍刺加电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结果疼痛及颈部功能情况均有一定改善(P&>0.05)。赵敏等[8]采用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总有效率97.14%。彭冬青等[9]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根据其证型采用贺氏针灸三通法,结果表明本法可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症状,减轻局部疼痛,疗效确切。何常春等[10]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经筋针刺治疗)和对照组(常规针刺治疗)各30例,对比观察两组间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经筋针刺组比传统针刺组更能有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刘公望等[11]采用四天穴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明显减轻疼痛,缓解临床症状和体征,评分比较明显优于颈夹脊穴针刺法,有肯定的临床疗效。
2 推拿牵引治疗为主
治疗神经根型颈推病,通常急性期用推拿按摩手法,可解除肌肉痉挛,松解关节囊和韧带挛缩,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无菌性炎症及致痛物质的吸收;缓解期则可通过手法的治疗,起到松解神经根与组织的粘连,改善狭窄的椎间隙,增加椎间孔直径,减小对神经根的压迫,疗效显著。蔡西国等[12]采用M c K e n z i e法结合推拿、牵引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将10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采用McKe n z ie法结合推拿、牵引疗法治疗;对照组54例,采用推拿、牵引疗法治疗,4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及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综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更佳。史全刚[13]采用角度牵引配合定点旋转手法复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80例,并与颈椎垂直牵引配合普通手法复位手法治疗40例做对照,取得较好疗效,认为角度定点手法复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效果优于垂直牵引配合普通手法复位疗法。
张海雁等[14]将4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病人依数字随机法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各20例,其中观察组运用牵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常规组运用物理治疗,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牵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缓解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优于常规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牵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对缓解神经根压迫症状行之有效。穆刚等[15]采取矫正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55例,治疗前后予以临床症状及颈椎X线对比。结果: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X线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差异。表明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进展矫正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良好效果。
黄皖生等[16]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龙氏手法为主的非药物综合方案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以物理疗法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67%,对照组70.00%,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以龙氏手法为主非药物综合方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的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陶世明等[17]采用旋扳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9例,与压痛点推拿结合应用,治疗后疗效迅速且较持久。詹文吉[18]将6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5例,采用颈椎牵引、推拿及臂丛神经牵拉样手法。对照组只行颈椎牵引推拿。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颈椎功能改善更明显(p&<0.01),表明臂丛神经牵拉样手法在单侧神经根型颈椎病治疗中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法。吴健康等[19]将120例神经根型颈病患者随机分为手法治疗组(83例)和牵引对照组(37例),分别施以仰卧拔伸手法和领枕吊带牵引治疗采用仰卧拔伸手法治疗,结果:治疗20次后,治疗组在改善头痛和生活能力方面优于对照组(P&<0.01)。表明仰卧拔伸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确切。
3 药物治疗为主
中医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药物方面,处方中大都遵循“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痰瘀并治”的辨证思想,以活血通络为治疗原则,应用补气、活血之药,气血兼顾,以达到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患者疾病的目的。赵昌林等[20]将160例确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治疗组用白芥子散外敷,对照组口服颈复康,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显效34例,有效16例,总有效率88.8%,高于对照组71.3%的总有效率,两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表明白芥子散剂外敷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疗效。陈宏贤等[21]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照组采用维脑路通注射液静脉滴注,1个疗程后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并观察临床疗效优患者3个月后病情复发情况。结果:两组疗效(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说明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并且复发率低。表明灯盏细辛注射液静脉滴注结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好,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杜晓军[22]采用静滴复方骨肽注射液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与颈椎牵引,口服镇痛药对照。结果表明复方骨肽能够有效缓解颈椎病患者的疼痛及麻木症状,而且能够避免口服镇痛药物的胃肠道副作用和激素样副作用。郎然等[23]采用根痛平片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与同期采用颈复康颗粒治疗的40例对比,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治疗组疼痛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马勇等[24]采用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法将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90例随机分为颈痛颗粒组(观察组)60例,颈复康颗粒组(对照组)30例,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0.0%,P&<0.05,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明显的疗效。杨富坤等[25]采用七里散加六味地黄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04例,1疗程后治愈率为94.12%(98/104),总有效率100%,随访3个月-1年,无复发。表明七里散加六味地黄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高,安全无副作用。陶缨等[26]将59例颈椎病患者分成两组,治疗组44例采用颈椎灵口服液治疗,对照组15例采用颈复康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的变化及其安全性。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气滞血瘀,肝肾亏虚型症状均有明显改善,两组的疗效基本相当。
吕方华[27]采用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神经根型颈推病42例,对照组36例用茶普生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75.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表明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宋杨[28]用口服壮骨片及舒络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照组采用口服颈复康治疗。治疗组有效率为91.3%,高于对照组的87.5%。任婕等[29]采用盘龙七片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照组口服芬必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06%,对照组78.79%,且有统计学意义 (P&<0.01)。表明盘龙七片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有确切疗效。杨洸等[30]采用白芍木瓜灵仙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照组口服根痛平冲剂,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3%,对照71.2%,有统计学意义(P&<0.01)。卢世魁等[31]采用痹麻痛消汤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对照组采用西药配合牵引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81.3%,经统计学分析,P&<0.01,两组有明显差异,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吴平[32]采用补肝强肾益气活血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7例,结果:37例中显效19例(51.35%),有效12例(32.43%),好转4例(10.81%),无效2例(5.41%),总有效率94.59%。杨国谋等[33]采用补阳还五汤合弥可保治疗神经根麻木型颈椎病,对照组给予弥可保针500μg。结果经过2-3个疗程治疗,观察组39例治愈29例,显效7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44%;治疗组39例治愈19例,显效12例,有效1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宋琪等[34]采用固本舒筋汤为基本方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并根据不同证型加用相应药味,使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既有恒法可依,又不失灵活变通,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为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林运贤等[35]将52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接受活血化瘀汤、手法治疗和单独手法治疗,计算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2%,对照组为88%,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活血化瘀汤能有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值得推广。东野长新等[36]采用温养通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6例,结果:76例患者中,治疗时间最短1个疗程,最长4个疗程。痊愈41例(54%),显效21例(28%),好转14例(18%)。总有效率为100%。通过临床观察,表明温养通痹汤有增强免疫功能,改善局部血供,加速消退炎症性水肿,松弛肌肉痉挛,缓解疼痛麻木的作用,用于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显著。 4 小结
目前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针灸、推拿、牵引、药物等,均为保守治疗。临床中采用综合治疗手段,以期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已成为主流方法,但也存在一定弊端,如果使用烦乱则增加患者的医疗开支。如何围绕提高临床疗效,发挥中医特色优势,为临床提供疗效肯定、可信度高、切合实际、操作规范、易于推广的综合治疗方案,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梁爱秋.颈椎病治疗近况与展望[J].湛江民族学院学报,1996.18(1):77.
[2]张铁英,孙琳.辨经取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推病360例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5):18.
[ 3 ] 吴扬扬, 鲍安珍. 腹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 2 0 例[ J ] . 上海针灸杂志,2005.24(1):7.
[ 4 ]熊晓燕.电针加水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J ].上海针灸杂志,2005.4(1):19.
[5]李明钊,李立.针刀加埋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33例[J].现代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0):1535.
[6]张凯,蒋戈利,邢军等.三步针罐疗法配合正骨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0例[J].中医杂志,2008.49(6):527-528.
[7]陈丹,王友军,吴荣华等.傍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的量化评价[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4):219-221.
[8]赵敏,李雪,李华.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8例[J].人民军医,2009.52(5):271.
[9]彭冬青,董玉喜,刘云霞.贺氏针灸三通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26例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09.50(3):231-234.
[10]何常春,尹林玉.经筋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09.15(4):66.
[11]刘公望,王秀云,孟向文等.四天穴针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09.28(1):25-28.
[12]蔡西国,刘青松.McKenzie法结合推拿、牵引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中医正骨,2007.19(9):10-11.
[13]史全刚.角度牵引配合定点旋转手法复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临床观察[J].按摩与导引,2006.22(7):7-8.
[14]张海雁,何颖.牵引结合关节松动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疗效观察.现代临床医学,2008.34(2):96-97.
[15]穆刚,孔令勤,张君涛等.矫正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症,2006.15(3):259.
[16]黄皖生,潘长青.龙氏手法为主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26(6):1254-1256.
[17]陶世明,刘延华,周肆华.旋扳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9例[J].西南军医J o u r n a lof Military Surgeon in Southwest China Jan.,2008:10(1):84.
[18]詹文吉.臂丛神经牵拉样手法治疗单侧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5.20(2):126-127.
[19]吴健康,熊爱民,詹红生等.仰卧拔伸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3例临床分析[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22(3):42-44.
[20]赵昌林,陈孝银.白荞子散外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8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6.27(8):34.
[21]陈宏贤,赵新梅,林道庞.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07.28(11):1865-1866.
[22]杜晓军.复方骨肽注射液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07.28(6):50-51.
[23]郎然,王晓平,杨朦.根痛平片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2006.18(11):49.
[24]马勇,周建中,周临东等.颈痛颗粒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60例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16(4):27-28.
[25]杨富坤,任丰河.七里散加六味地黄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04例疗效观察[J].临床军医杂志,2006.34(4):448-449.
[26]陶缨,王志刚.颈椎灵口服液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1):17-19.
[27]吕方华.活络效灵丹加味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42例观察[J].实用中医药杂志,2009.25(6):359.
[28]宋杨.口服壮骨片及舒络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65例临床观察[J].药物与临床.2009.6(14):83.
[29]任婕,邹季.盘龙七片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9.1(5):50-51.
[30]杨洸,杨耀洲,赵玛丽等.白芍木瓜灵仙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J].中医正骨,2008.20(2):9-10.
[31]卢世魁,孙渊.痹麻痛消汤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78例[J].湖南中医杂志,2006.22(5):38-39.
[32]吴平.补肝强肾益气活血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37例[J].中国中医急症,2008.17(1):115-116.
[33]杨国谋,吕巧儿,贺灵慧.补阳还五汤合弥可保治疗神经根麻木型颈椎病[J].中医药学刊,2006.24(4):726.
[34]宋琪,姜淑洁.固本舒筋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22例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2007.26(9):595-597.
[35]林运贤,韩定转,谢玉光.活血化瘀汤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7.13(11):97-99.
[36]东野长新,东野广刚.温养通痹汤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eine 2006 Feb,15(3):350.